“竇參,字時中,工部尚書誕之玄孫”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20 17:12:10
竇參傳
竇參,字時中,工部尚書誕之玄孫。參習法令,通政術,性矜嚴,強直而果斷。少以門廕,累官至萬年尉。時同僚有直官曹者,將夕,聞親疾,請參代之。會獄囚亡走,京兆尹按直簿,將奏,參遽請曰:“彼以不及狀謁,參實代之,宜當罪。”坐貶江夏尉,人多義之。
累遷奉先尉??h人曹芬名隸北軍芬素兇暴因醉毆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參捕理芬兄弟當死,眾官皆請俟免喪,參曰:“子因父生,父由子死,若以喪延罪, 是殺父不坐也?!苯哉渥锒葰⒅豢h畏伏。轉大理司直。按獄江淮,次揚州,節(jié)度使陳少游驕蹇,不郊迎,令軍吏傳問,參正辭讓之,少游悔懼,促詣參,參 不俟?jié)?。時婺州刺史鄧珽坐贓八千貫,珽與執(zhí)政①有舊,以會赦,欲免贓。詔百僚于尚書省雜議,多希②執(zhí)政意,參獨堅執(zhí)正之于法,竟征贓。明年,除監(jiān)察御 史,奉使按湖南判官馬彝獄。時彝舉屬令贓罪至千貫,為得罪者之子因權幸誣奏彝,參竟白彝無罪。彝實能吏,后累佐曹王皋,以正直強干聞。
無幾,遷御史中丞,不避權貴,理獄以嚴稱。數(shù)蒙召見,論天下事,又與執(zhí)政多異同,上深器之,或參決大政。時宰頗忌之,多所排抑,亦無以傷參。然多率情壞法,甚為有識所嗤。時神策將軍孟華有戰(zhàn)功,為大將軍所誣奏,稱華謀反,當死,無以自白,參悉理出之。
參無學術,但多引用親黨,使居要職,以為耳目,四方籓帥,皆畏懼之。李納既憚參,饋遺畢至,外示敬參,實陰間之。上所親信,多非毀參。參任情好惡,恃權貪利,不知紀極,終以此敗。貶參郴州別駕,貞元八年四月也。
(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第八十六》)
注:①執(zhí)政:掌管政事的大臣。②希:迎合。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習法令,通政術習:熟悉
B.按獄江淮,次揚州次:停留
C.時彝舉屬令贓罪至千貫舉:檢舉
D.外示敬參,實陰間之陰:陰謀
解析:D項,陰:暗中。
答案:D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強直而果斷皆正其罪而杖殺之
B.彼以不及狀謁以會赦,欲免贓
C.甚為有識所嗤上所親信
D.子因父生為得罪者之子因權幸誣奏彝
解析:A項,連詞,表并列/連詞,表承接。B項,均為連詞,表因果,“因為”。C項,助詞,表被動/助詞,……的人。D項,介詞,因為/介詞,通過。
答案:B
3.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縣人曹芬/名隸北軍/芬素兇暴/因醉毆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
B.縣人曹芬/名隸北軍/芬素兇暴/因醉毆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
C.縣人曹芬/名隸北軍/芬素兇暴/因醉毆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
D.縣人曹芬/名隸北軍/芬素兇暴/因醉毆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
解析:注意“女弟”是指妹妹。
答案:C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竇參擔任萬年尉時應同僚的請求代替他值班,恰逢夜里獄囚逃走了,京兆尹追究責任時,他主動承擔罪罰。
B.在審理曹芬案時,盡管眾官都請求免除曹芬兄弟的死罪,但竇參不為所動,堅持依法杖殺了他們。
C.竇參擔任御史中丞時,不避權貴,審理案件以嚴厲著稱,但也有依循個人感情破壞法規(guī)的缺點,被有見識的人譏笑。
D.竇參因自己任情好惡,恃權貪利,不知限度,加上皇上親信的指責詆毀,被貶為郴州別駕。
解析:B項,“盡管眾官都請求免除曹芬兄弟的死罪”錯,是請求讓曹芬兄弟守喪期滿再處決。
答案:B
5.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參正辭讓之,少游悔懼,促詣參,參不俟?jié)?br/> 答案:竇參以嚴正的話語責問他,少游后悔害怕,急忙去見竇參,竇參不等他來就渡過長江(離開了)。(注意“讓”“促”“俟”“濟”的翻譯)
②數(shù)蒙召見,論天下事,又與執(zhí)政多異同,上深器之。
答案:(竇參)多次承蒙皇上召見,議論天下大事,又與宰相(掌管政事的人)的看法多有不同,皇上很器重他。(注意“蒙”“器”及偏義復詞“異同”的翻譯)
(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xiàn)竇參“不避權貴”、嚴正執(zhí)法的兩個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答案:①在雜議婺州刺史鄧珽貪贓案時,官員們大多迎合宰相的意見,只有竇參堅持認為應依fa6*論處。(婺州刺史鄧珽坐贓八千貫,珽與執(zhí)政有舊,以會赦,欲免贓。詔百僚于尚書省雜議,多希執(zhí)政意,參獨堅執(zhí)正之于法。)
②湖南判官馬彝因檢舉屬下縣令貪贓犯法被此下屬的兒子通過權貴寵臣誣告,竇參替他洗脫冤屈。(時彝舉屬令贓罪至千貫,為得罪者之子因權幸誣奏彝,參竟白彝無罪。)
③神策將軍孟華被大將軍誣陷謀反,竇參審理清楚并釋放了他。(神策將軍孟華有戰(zhàn)功,為大將軍所誣奏,稱華謀反,當死,無以自白,參理出之。)(答出兩點即可)
參考譯文
竇參,字時中,是工部尚書竇誕的玄孫。竇參熟悉法令,通曉政務治理的學說,性情端莊嚴肅,剛強耿直而且果斷。年輕時因為門蔭的庇護,做官做到萬年尉這個職 位。當時同僚中有位(在官署中)值班的人,天色將晚時,聽說親人病了,請竇參代替他值班。適逢(當天夜里)有囚犯逃走,京兆尹按照值班名冊,將要上奏,竇 參立即請求說:“他因為來不及寫請假報告,我實際上代替他值班,應當由我接受罪罰。”他因此被貶為江夏尉,人們認為他有義氣。
竇參多次升官擔任奉先尉??h里有個叫曹芬的人,名籍隸屬北軍,曹芬平素兇暴,因為喝醉酒毆打他的妹妹,他的父親要解救女兒卻不能做到,就投井而死。竇參拘 捕審理曹芬兄弟判處死罪,眾官都請求等待他們守喪期滿再處決,竇參說:“兒子因為父親而生,父親由于兒子而死,如果因守喪而延緩處罪,這是殺父而不獲 罪?!庇谑钦撟C他們的罪狀杖殺他們,全縣畏懼敬服。竇參轉任大理司直。巡查江淮罪案,停留在揚州,節(jié)度使陳少游十分傲慢,不到郊外迎接他,只是派遣軍吏傳 達問候,竇參以嚴正的話語責問他,少游后悔害怕,急忙去見竇參,竇參不等他來就渡過長江離開了。當時婺州刺史鄧珽因貪贓八千貫獲罪,鄧珽與宰相有交情,又 適逢大赦,想要免去贓款?;噬舷略t百官在尚書省聚議,官員們大多迎合宰相的意見,惟獨竇參堅持認為應依fa6*論處,最終收回了贓款。第二年,竇參被授予監(jiān)察御 史,奉命出使審查湖南判官馬彝一案。當時馬彝檢舉屬下的縣令貪贓達一千貫,被犯罪者的兒子通過權貴寵臣上奏誣陷馬彝,竇參最終辨明馬彝無罪。馬彝實際上是 有才能的官員,后來多次輔佐曹王李皋,憑著正直能干聞名。
不久,竇參升任御史中丞,他不避權貴,審理案件以嚴厲著稱。多次承蒙皇上召見,議論天下大事,又與宰相的看法多有不同,皇上很器重他,有時讓他參與決策大 事。當時的宰相很忌妒他,對他多加排擠壓抑,但也沒有辦法傷害他。然而竇參往往依循個人感情破壞法規(guī),很為有見識的人所譏笑。當時神策將軍孟華立有戰(zhàn)功, 被大將軍誣陷上奏,聲稱孟華謀反,罪當處死,孟華沒有辦法自己辯白,竇參全部審理清楚并釋放了他。
竇參沒有學問,只是多任用親信黨羽,使他們擔任要職,以他們?yōu)槎?,四方的籓鎮(zhèn)節(jié)帥,都害怕他。李納因為害怕竇參,贈送了很多財物,外表顯得敬重竇參,實 際上暗中離間他。皇上的親信,大多指責詆毀竇參。竇參依循個人內(nèi)心的好惡做事,依仗權勢貪圖利益,違反綱紀,終于因此失敗。竇參被貶為郴州別駕,當時是貞 元八年四月。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中文言文中有哪些成語·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xiàn)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十則》)·不恥
- 《百家姓.莘》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莘氏即是辛氏,因為他們的發(fā)音相近。2、出自姒姓,以封國名為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啟封高辛氏的兒子摯于
- 文言文閱讀之靈隱寺靈隱寺僧某,以茶得名,鐺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數(shù)等,恒視客之貴賤以為烹獻;其最上者,非貴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貴官至
- 文言文《戰(zhàn)國策東周或為周最謂金投》原文及翻譯原文:或為周最謂金投曰:“秦以周最之齊疑天下,而又知趙之難子齊人戰(zhàn),恐齊、韓之合,必先合于秦。秦
-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舒所懷,不可得也。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
- 顏氏家訓·慕賢文言文閱讀練習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①,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②,熏
- 高三語文文言文的實詞全解故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事,事故)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舊,與'新'相對)3暮去朝來顏色故(衰老)4
- 待漏院①記宋·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
-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秦數(shù)挑戰(zhàn),廉頗不肯。趙王
- 中考的文言文積累:《論語-季氏篇》《論語●季氏篇》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笨鬃釉唬骸扒螅瑹o乃爾是過與?夫
- 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分享一直到五四運動以前,文言作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書面語言被人們代代相傳、沿用下來,其語言成分基本未變。以下是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
-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重頭戲,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它有省略的成分,如果你不知道它省略了什么成分,就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在考
-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舉孝廉,除漢中府丞。荀或進之太祖,太祖以畿為司空司直。追拜畿為
- 簡肅薛公墓志銘歐陽修公諱奎,字宿藝,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顯,而以公貴。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師①以策干行在,不見用。公生十余歲,已
- 陳太丘與友期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 郭索與鉤輔文言文閱讀附譯文【原文】歐陽文忠嘗愛林逋詩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辀之句,文忠以謂語新而屬對親切。鉤辀,鷓鴣聲也,李群玉①詩云:方穿詰
- 黃貞文傳(清)楊鳳苞黃淳耀,字蘊生,號陶庵。嘉定縣人。少即以圣賢自期。嘗作日歷,晝所為,夜必書之。缊袍糲食,不茍取一錢。崇禎十六年,試禮
- 文言文《方圓處世寬嚴待人》原文及翻譯原文:方圓處世,寬嚴待人處潔也立方,處丸也宜圓,分水宇之也當方圓并用;待善人宜寬,待惡 人宜嚴,待庸眾之
- 《精衛(wèi)填海》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衛(wèi)填海》文言
- 北史原文:韓鳳,字長鸞,昌黎人也。鳳少聰察,有膂力,善騎射,稍遷烏賀真、大賢真正都督。后主居東宮,年尚幼,武成簡都督三十人,送令侍衛(wèi),鳳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