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14 00:19:13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fēng)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而觀于其市,復(fù)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br/>譯文
燕趙一帶自古就稱說多有慷慨重義、悲壯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參加進士考試,接連幾次未被主考官錄取而不得志,懷抱著杰出的才能,心情憂郁地要到這個地方去(謀職)。我料知他此去一定會有所遇合,(受到賞識)。董生努力吧!
像你這樣不走運,即使一般仰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都會同情愛惜你的,更何況燕趙一帶豪杰之士的仰慕仁義是出自他們的本性呢!然而我曾聽說風(fēng)俗是隨著教化而改變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現(xiàn)在的風(fēng)氣跟古時說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過你這次的前往測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為你的這次前往而產(chǎn)生一些感想。請?zhí)嫖覒{吊一下望諸君(樂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還有過去時代屠狗者(高漸離)一類的埋沒在草野的志士嗎?替我向他們致意說:“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當(dāng)政,可以出來做官(為國家效力)了!”
注釋
00、燕、趙:借指現(xiàn)在的河北一帶。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壯的歌聲抒發(fā)內(nèi)心悲憤的人,多指有抱負(fù)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這里是指禮部主管考試的官。 03、利器:銳利的武器,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適茲土:憂郁地到那個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趙地區(qū)謀職。適,到……去。茲,這。茲土,指燕趙之地,當(dāng)時受地方割據(jù)勢力統(tǒng)治。 05、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賞識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時:像你這樣不走運的人。 07、慕義強(qiǎng)仁者:仰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何況。 09、出乎其性:(仰慕正義)來自他們的本性。這句意思是,燕趙之士由于有這樣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風(fēng)俗與化移易:風(fēng)俗隨著教化而改變。與,跟隨。易,改變。 11、吾惡(wū)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現(xiàn)在的風(fēng)氣跟古時說得有什么不同呢?惡,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憑你這次的前往測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測驗、判斷。 13、望諸君:即戰(zhàn)國時燕國名將樂毅,后因政治失意,離燕至趙,趙封他為望諸君。望諸,古澤名,在現(xiàn)在河南東北部,又稱“孟諸”。有司:這里是指禮部主管考試的官。 1 4、屠狗者:凡指高漸離一類埋沒在草野的志士。高漸離,荊軻的朋友,他的職業(yè)是屠狗。荊軻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敗后被殺。據(jù)《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燕國有以屠狗為業(yè)的義士,這里泛指隱于市廛暫不得志的俠義之士。 1 5、謝:告訴。 1 6、出而仕:出來做官。
賞析二
其二,韓愈為了實現(xiàn)唐王朝的統(tǒng)一,很希望朝廷能夠招攬人才,但在這一點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許多詩文中,都替自己與他人抒發(fā)過懷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詩,也是為董邵南寫的,詩中小序有這樣的語句:“縣人董生邵南隱居行義于其中,刺史不能薦,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比娫谫潛P董生“隱居行義”的同時,也對“刺史不能薦”表示遺憾。這位董生隱居了一段時間,大約不安于“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的現(xiàn)狀,終于主動出山了,選擇了去河北投靠藩鎮(zhèn)。對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韓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臨行之前,韓愈要送一篇序文給他。但這樣的序文是很難措辭的。贊成他去嗎?固然如此,因?qū)λ幸欢ǖ耐椋糍澇?,則違背了韓愈自己的政治主張;阻止他去嗎?說明那是“從賊”,那就是變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別,也不合“贈序”的要求,更何況對于“懷抱利器”的董生去求發(fā)展(藩鎮(zhèn)名義上還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對意見,畢竟是說不通的,作者畢竟對董生懷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來,這篇“贈序”實在是難以下筆了。 但韓愈畢竟是文章大家,倡導(dǎo)“惟陳言之務(wù)去”的他,寫文章常常因難見巧,以巧取勝。這篇贈序的構(gòu)思、用語就頗為精巧。 文章一上來就先贊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著即敘述董生“懷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這很有點為董生預(yù)賀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說: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爭取吧!除此外,作者還深入一層:像你這樣懷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義強仁”的人都會愛惜的,何況那些“仁義出乎其性”的“燕趙之士”呢?又將河北贊美一通,為董生賀。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確找對了! 這其實都是些反話,所謂的“心否而詞唯”。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紙上談兵文言文及其翻譯紙上談兵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紙上談兵文言文及其翻譯,歡迎大家閱讀!趙括紙上談兵趙括自少時學(xué)兵法,言兵事
- 宋史原文:李熙靖,字子安,常州晉陵人,唐衛(wèi)公德裕九世孫也。祖均、父公弼皆進士第。公弼,崇寧初通判潞州,以議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詔令,坐削
- 綱鑒易知錄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綱鑒易知錄》是一部記載從傳說時代至明末歷史的綱目體通史。清代學(xué)者吳乘權(quán)編輯的簡明中國通史讀本,初刻于康熙五十
- 張元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語文考試的一道基本的題型,它需要學(xué)生對于古文有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張元傳文言文翻譯,僅供大家參考。張元傳張元
-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王世貞 【原文】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
- 鄭燮原文:十月二十六日得家書,知新置田獲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要須制碓制磨,制篩羅簸箕,制大小掃帚,制升斗斛。家中婦
- 趙犨傳趙犨,其先天水人。幼有奇智,齠齔之時,與鄰里小兒戲于道左,恒分布行列為部伍戰(zhàn)陣之狀,自為董帥,指顧有節(jié),如夙習(xí)焉,群兒皆稟而從之,無敢
- 葉夢得原文:出作入息,農(nóng)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貿(mào)遷有無,商之治生也;膏油繼晷,士之治生也。然士為四民之首,尤當(dāng)砥礪表率,效古人體天
- 百家姓田文言文歷史來源「田」源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田氏即為陳氏。如春秋時齊國大臣田成子即為陳成子。后來田和取代「姜」 氏政權(quán),歷史上稱為「田
- 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與練習(xí)題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游褒禪山記》一、 知識點梳理1、文體知識“記”是散文的一種體裁,可敘事,可寫景,可狀物(記
- 中考《傷仲永》文言文復(fù)習(xí)資料《傷仲永》是北宋文學(xué)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xué)習(xí)
- 高中語文背誦文言文技巧化“長”為“短”。即要把篇幅長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幾個短小的部分來背。這樣一來,每次背的內(nèi)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
- 公諱弼,字彥國,幼篤學(xué),有大度。范仲淹見而識之,曰:“此王佐才也。”懷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異等中第。會郭后廢,范仲淹
- 文言文木蘭詩感悟木蘭辭讀后感(一)“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泵慨?dāng)吟誦這詩句時,我就感到了木蘭的勤勞與懂事。當(dāng)她看到
- 新唐書原文:顏真卿,字清臣,秘書監(jiān)師古五世從孫。少孤,母殷躬加訓(xùn)導(dǎo)。既長,博學(xué),工辭章,事親孝。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調(diào)醴泉尉。再遷監(jiān)察
- 明史原文: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孫也。幼英敏。及長,博聞強記,善議論,好談兵。正統(tǒng)中,從王驥征麓川有功,擢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又從沐斌征騰沖,以
- 婁機,字彥發(fā),嘉興人。乾道二年進士,授鹽官尉。丁母憂,服除,調(diào)含山主簿??の毋~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設(shè)廬以處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
- 舊唐書原文:褚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亮幼聰敏好學(xué),善屬文。博覽無所不至;經(jīng)目必記于心。喜游名賢,尤善談?wù)?。年十八,詣陳仆射徐陵,陵與商榷文
- 汪若海,字東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師,入太學(xué)。靖康元年,會金人侵?jǐn)_,朝廷下詔求知兵者,若海應(yīng)詔。時已割河北地。其年冬,再犯京師,若海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