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夕望招客》《百丈山記》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14 06:05:28
【甲詩】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注釋】:
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乙文】
百丈山記①
◆朱熹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臺。下臨峭岸,深昧險絕。于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數(shù)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旦起下視,白云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往來,或涌或沒,頃刻萬變。臺東徑斷,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注釋】:
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陽市東北與今武夷山市交界處,海拔690米。
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噴出。
【閱讀訓練】:
6.【甲詩】中作者觀景的時間順序經(jīng)歷了哪幾個過程?請選取詩中的相關詞句填寫在答案的空格處。(2分)
7.請根據(jù)【甲詩】 “晴天雨”的注釋和相關詩句提示,說說“夏夜霜”是什么意思?(2分)
8.請結合你所學過的文言文,解釋【甲詩】和【乙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就( ) 殫( ) 若( ) 或( )
9.縱觀【甲詩】,有人認為是“望”字統(tǒng)領全篇,有人認為是“夕”字統(tǒng)領全篇,你贊同哪種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2分)
10.通讀【乙文】,說說作者觀景的立足點在哪里?作者以立足點為中心,共寫了哪幾個方位的景物?(2分)
11.請用“/”線為下邊的句子準確斷句。(2分)
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
12.翻譯下邊的句子。(2分)
臺東徑斷,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13.積累鏈接:請默寫出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頸聯(lián)。(2分)
【參考答案】:
6.(2分) 夕茫茫 → 燈火萬家 → 月照平沙
7.(2分)是月光照在沙灘上明白(銀白)如霜的意思。
8.(2分) 就:靠近,登臨;殫:完全,盡;若:好象;或:有的;
9.(2分)認為“望”統(tǒng)領全篇的(1分),是從作者觀景的視角來看(1分);認為“夕”統(tǒng)領全篇的(1分),是從景觀的主體內(nèi)容來看(1分)。(兩種說法各有道理,不分高下,言之成理即可。)
10.(2分)立足點:石臺(1分)。方位:(石臺)東南;(石臺)西南;(石臺)下;(石臺)東。(答對二或三個給0.5分,四個全給1分)
11.(2分)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畫對一處得1分)
12.(2分)石臺東面,小路斷絕,那些畏懼險途的人不敢走(過),到這里值得觀賞的景物也就窮盡了。(“者”“度”“是”“窮”四個關鍵詞的翻譯錯一個扣0.5分)
13.(2分)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錯一字扣1分)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三晉已破智氏》文言文三晉已破智氏,將分其地。段規(guī)謂韓王曰:“分地必取成皋?!表n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倍我?guī)曰:“不然。臣
- 宋史原文:李重貴,孟州河陽人。姿狀雄偉,善騎射。少事壽帥王審琦,頗見親信,以甥妻之,補合流鎮(zhèn)將。鎮(zhèn)有群盜,以其尚少,謀夜入劫鈔。重貴知之,即
- 歸去來兮辭文言文知識點一、重點詞解釋: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一邊…一邊)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q
- 林逋論學問原文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而以既問于師,又辯諸友,為當時學者之實務。蓋學以學為人也,
- 周梅圃君家傳〔清〕姚鼐梅圃君,長沙人,周氏,諱克開,字乾三,梅圃其自號也。以舉人發(fā)甘肅,授隴西知縣,調(diào)寧朔。其為人明曉事理,敢任煩劇,耐勤苦
- 戴名世蓼莊圖記[清]戴名世余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慨然有遺世之思。說者謂淵明生當晉、宋之際,志欲棄塵離垢,高舉遠引,托而為此記,非真有是事。
- 古鏡文言文翻譯古鏡是沈括作品,出自《夢溪筆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古鏡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的閱讀。原文予于譙亳得一古鏡,以手循之,
- 中考文言文重點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羲月:三峽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中斷的地
- 愚溪詩序柳宗元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 《桃花源記》譯文及注釋《桃花源記》編排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是講讀課文,居單元之首,本單元通過對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唐詩的鑒賞,培養(yǎng)學
- 高考文言文基礎知識復習《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文學常識:《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
- 《韓非子·難一》寓言故事原文: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quot;
- 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 。 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
- 趙貞吉,字孟靜,內(nèi)江人。六歲日誦書一卷。及長,以博洽名。最善王守仁學。舉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俺答①薄都城,謾書求貢。詔百官廷議,貞吉奮袖
- 文言文《六一詩話》閱讀理解《六一詩話》作者是宋朝的歐陽修,中華民族最早的詩話,開后代詩歌理論著作新體裁。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六一詩話》閱讀理解
- 南史原文:沈炯,字禮明,吳興武康人也。炯少有雋才,為當時所重。景之難,吳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師,以炯監(jiān)郡。京城陷,景將宋子仙據(jù)吳興,遣使召炯,
- 八年級語文下冊的文言文單元的即時練單元即時練一、積累與運用1.文學常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盡了
- 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居易文辭富艷,尤精于詩筆。自讎校至結綬畿甸,所著歌詩數(shù)十百篇,皆意存諷賦,箴時之病,補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
- 《越州鑒湖圖》序曾鞏鑒湖,一曰南湖。漢順帝永和五年,會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東南者皆委之。
- 畫地學書文言文翻譯歐陽修是以“廬陵歐陽修”自居。下面一起看看畫地學書文言文翻譯吧~畫地學書宋代: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