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讀淵明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2 03:01:16
讀淵明傳
(明)袁宗道
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澤靜者,不厭脫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沖暑拜起之勞人也。何口體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復(fù)惡饑,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淵明夷猶柳下,高臥窗前,身則逸矣;瓶無儲粟,三旬九食,其如口何哉?今考其終始,一為州祭酒,再參建威軍,三令彭澤,與世人奔走祿仕,以饜饞吻者等耳。觀其自薦之辭曰:“聊欲弦歌①,為三徑②資?!奔暗霉?,亟命種秫,以求一醉。由此觀之,淵明豈以藜藿為清,惡肉食而逃之哉?疏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慣簿書。雖欲不歸而貧,貧而餓,不可得也。子瞻檃括③《歸去來辭》為《哨遍》,首句云: “為口折腰,因酒棄官,口體交相累?!笨芍^親切矣。譬如好色之人,不幸稟受清贏,一縱輒死,欲無獨(dú)眠,亦不可得。蓋命之急于色也。
淵明解印而歸。尚可執(zhí)杖耘丘,持缽乞食,不至有性命之憂。而長為縣令,則韓退之所謂“抑而行之,必發(fā)狂疾”,未有不喪身失命者也。然則淵明者但可謂之審緩急,識重輕,見事透徹,去就瞥脫④者耳。若蕭統(tǒng)、魏鶴山諸公所稱,殊為過當(dāng)。淵明達(dá)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譽(yù)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萬倍正在見事透徹去就瞥脫何也?見事是識,去就瞥脫是才,其隱識隱才如此,其得時而駕,識與才可推也。若如蕭、魏諸公所云,不過惡囂就靜,厭華樂淡之士耳。世亦有稟性孤潔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擬淵明哉!
【注】①弦歌,指出任縣令。②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③檃括,就原有的文章剪裁改寫。④瞥脫,爽快。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沖暑拜起之勞人也 沖:頂著。
B.以饜饞吻者等耳 等:等同。
C.慵惰之性,不慣簿書 簿書:簿冊文書。
D.識與才可推也 推:稱譽(yù)。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然山澤靜者,不厭脫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B.高臥窗前,身則逸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殊為過當(dāng) 若屬皆且為所虜
D.亟命種秫,以求一醉 寧許以負(fù)秦曲
1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口腹享受,四體安逸是人之常情,作者認(rèn)為這兩者常?;ハ喔蓴_妨礙,很難兩全。
B.陶淵明能寫出“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詩句,正是因為他有作者所十分推崇的才識。
C.在人們心目中陶淵明的形象歷來是很飄逸的,作者覺得這是過譽(yù),于是重加評說。
D.該文是一篇否定歷史定論、自出心裁的雜說類文章,多引古人論述佐證自己觀點。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
(1)人固好逸,亦復(fù)惡饑,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
(2)世亦有稟性孤潔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擬淵明哉1
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nbsp; (3分)
淵明達(dá)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譽(yù)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萬倍正在見事透徹去就瞥脫何也?
參考答案
14.C(3分。名詞用作動詞,指處理文書檔案一類事務(wù))
15.D(3分。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A.代詞,……的人/代詞,用在時間詞后不譯;B.連詞,表讓步,算是/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副詞,幫助判斷/介詞,表被動)
16.B(3分。強(qiáng)加因果,且文中“識”指“見事”,“才”指“去就瞥脫”)
17.(1)人本來就喜歡安逸,也厭惡饑餓,沒有(只)看重身體的安逸而輕視口腹之欲的。 (4分,句意正確1分,“固、厚、薄”各1分)
(2)世上也有像這樣天賦稟性孤傲高潔的,然而并不是君子所推崇的,怎么能夠用來比 擬陶淵明呢?(4分,句意正確1分,“重、何、擬”各1分)
18.淵明達(dá)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譽(yù)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萬倍/正在見事透徹/去就瞥 脫/何也?(3分。斷對兩處給1分,斷錯兩處扣1分)
【參考譯文】
口腹追求味道,四肢渴望安逸,是人的本性。然而山野水邊的隱居者,不厭惡粗糧;而愛吃鮮美食品的人,一定是冒著嚴(yán)寒,頂著酷暑跪拜官場的勞苦之人。為什么嘴巴和身體兩種天性(的追求)如此的相互妨礙呢?人本來就喜歡安逸,也厭惡饑餓,沒有(只)看重身體的安逸而輕視口腹之欲的。陶淵明從容自得地徜徉柳樹之下,怡然地安臥窗前,身體算是安逸了,然家無積糧,月吃九餐,又如何對待口腹呢?現(xiàn)在考察他的經(jīng)歷,先擔(dān)任江州祭酒,接著做了建威參軍,后又做了彭澤縣令,與世人為當(dāng)官求取俸祿奔走,來滿足饞嘴的等同罷了??此晕彝扑]的話說:“暫且想要做官,做為隱居的資本?!钡鹊降玫焦?,急忙要求種高粱,為了一醉。從這一點來看,陶淵明難道是把野菜作為清潔的食物,厭棄肉食而逃離嗎?不健壯的體格,不能承受官場的迎奉;散漫懶惰的性格,難以勝任官場事務(wù),即使不想歸隱而貧窮,貧窮而挨餓,也做不到啊。蘇軾把《歸去來辭》改寫為《哨遍》,首句說:“為了口腹而放棄尊嚴(yán),因為喝酒而放棄做官,口腹身體相互拖累?!笨梢哉f親切極了。就比如好色的人,不幸天生清瘦羸弱,一放縱就死,不想一人獨(dú)眠,也不可能。因為生命比欲念更重要啊。
陶淵明辭去官職歸隱,還可以拄著拐杖到小丘除草。拿著缽盤討飯,不至于有性命的憂慮。假如長久做縣令,那么就像韓愈所說的“壓抑自己做事,一定會生重病的”,沒有不失去性命的。既然這樣,那么陶淵明只可說是明白事情輕重緩急,認(rèn)識事理透徹,選擇放棄爽快的人罷了。像蕭統(tǒng)、魏了翁諸位所贊譽(yù)的,很是過分了。陶淵明通達(dá)的話,也不肯接受這樣不近人情的贊譽(yù)。然而自古以來高潔之士,超過常人萬倍的,正在于認(rèn)識事理透徹,選擇放棄爽快。為什么呢?認(rèn)識事理透徹是“識”,選擇放棄爽快是“才”,他隱藏自己的才識如此,抓住時機(jī)辭官引退,其才識值得尊崇。至于像蕭、魏等人所說的,不過是厭惡喧囂,選擇安靜處躲避,討厭浮華,甘于淡泊的人罷了。世上也有像這樣天賦稟性孤傲高潔的,然而并不是君子所推崇的,怎么能夠用來比擬陶淵明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齊桓晉文之事》專項練習(xí)【教學(xué)目標(biāo)】1. 知識目標(biāo):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2、進(jìn)行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提高文言文翻譯能力?!窘虒W(xué)過程】
- 杜環(huán),字叔循。其先廬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東,遂家金陵。環(huán)尤好學(xué),工書,重然諾,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張氏年六十余,
- 《謝莊字希逸》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19分)謝莊字希逸,陳郡陽夏人,太常弘微子也。年七歲,能屬文,通《論語》。及長,韶令美容儀,太祖見而異之
- 張誠,字直亮,閩地漳浦人。祖楚長順人。父文,戶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蔭,少甚桀驁,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悟奮力。十一遂得舉賢良文學(xué),始解褐
- 文言文辭職信如何寫尊敬的`領(lǐng)導(dǎo)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雖出自古書三國,吾以為對當(dāng)今之事亦有裨益。今,天下遭遇百年經(jīng)濟(jì)危機(jī),
- 文言文中表示思念的句子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以下內(nèi)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表示思念的句子,歡迎參考!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 文言文文體知識要點中考文言詩文知識點匯編之文體知識1.說是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從內(nèi)容上看,文體可以敘述事情,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fā)表議論;大
-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眹埣磶?/div>史記原文:蔡澤者,燕人也,游學(xué)于諸侯小大甚眾,不遇。去之趙,見逐。之韓、魏,遇奪釜鬲於途。聞應(yīng)侯任鄭安平、王稽,皆負(fù)重罪於秦,應(yīng)侯內(nèi)慚,蔡澤明史原文:羅通,字學(xué)古,吉水人。永樂十年進(jìn)士。授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揮郭赟與清軍御史汪琳中交通為好利,通劾奏,逮治之。三殿災(zāi),偕同官何忠等極垣崇祖,字敬遠(yuǎn),下邳人也。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護(hù)之謂門宗曰: “此兒必大成吾門,汝等不及也?!背?,崇祖遇太祖于淮陰,太祖以其武勇明史原文:沈束,字宗安,會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進(jìn)士,除徽州推官,擢禮科給事中。時大學(xué)士嚴(yán)嵩擅政。大同總兵官周尚文卒,請恤典屈突通仕隋為虎賁郎將。(隋)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達(dá)、監(jiān)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fù)生。陳蕃有大志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后遭母憂,棄官行喪。服闋,刺史周景辟別駕從事,以諫爭不合,投傳而漢書原文:尹賞字子心,鉅鹿楊氏人也。以郡吏察廉為樓煩長。舉茂材、粟邑令。左馮翊薛宣奏賞能治劇,徙為頻陽令,坐殘賊免。后以御史舉為鄭令。永始、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譯注釋啟示原文范式字巨卿,少游學(xué)于太學(xué),與汝南張劭(shào)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史記原文: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yè),為里監(jiān)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及陳勝、項梁等起,諸將徇地李星沅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李星沅傳》是一篇文言文人物傳記,怎么做《李星沅傳》的閱讀題目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李星沅傳》文言文閱讀原文晉書原文:王浚,字士治,弘農(nóng)湖人也。家世二千石??2┥鎵灥?,美姿貌,不修名行,不為鄉(xiāng)曲所稱。晚乃變節(jié),疏通亮達(dá),恢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中秋賦-文言文形體散文中秋賦(并序)敖國華時維丙申,序?qū)僦星?,誠領(lǐng)導(dǎo)之邀,縣邑之墨客風(fēng)塵而至;逢佳節(jié)之期,酒鄉(xiāng)之騷人匆忙而往。瞻烈士之墓,覽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