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劉安世》“劉安世,字器之,魏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7 02:40:54
劉安世,字器之,魏人。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于司馬光,咨盡心行己之要,光敏之以誠,且令自不妄語始。調洺州司法參軍,司戶以貪聞,轉運使吳守禮將按之,問于安世,安世云:“無之?!笔囟Y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戶實貪而吾不以誠對,吾其違司馬公教乎!”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光薨,擢右正言。
章惇以強市昆山民田罰金,安世言:“惇與蔡確、黃履、邢恕素相交結,自謂社稷之臣,貪天之功,僥幸異日,天下之人指為‘四兇’。今惇父尚在,而別籍異財,絕滅義理,止從薄罰,何以示懲?”會吳處厚解釋確《安州詩》以進,安世謂其指斥乘輿,犯大不敬,與梁燾等極論之,竄之新州。
進左諫議大夫,有旨暫罷講筵。民間歡傳宮中求乳婢,安世上疏諫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納后而親女色。愿太皇太后保佑圣躬,為宗廟社稷大計,清閑之燕,頻御經(jīng)帷,仍引近臣與論前古治亂之要,以益圣學,無溺于所愛而忘其可戒?!?br/>哲宗俯首不語。
章惇用事,尤忌惡之。初黜知南安軍,再貶少府少監(jiān),三貶新州別駕,安置英州。宣和六年,復待制,中書舍人沈思封還之。明年卒,年七十八。
安世初除諫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以身任責,脫有觸忤,禍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辭,當可免。”母曰:“不然,吾聞諫官為天子諍臣,汝父平生欲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當捐身以報國恩。正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所之?!庇谑鞘苊?。年既老,群賢凋喪略盡,巋然獨存,而名望益重。梁師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賢,求得小吏吳默嘗趨走前后者,使持書來,啖以即大用,默因勸為子孫計,安世笑謝曰:“吾若為子孫計,不至是矣。吾欲為元佑①全人,見司馬光于地下?!边€其書不答。死葬祥符縣。后二年,金人發(fā)其冢,貌如生,相驚語曰:“異人也!”為之蓋棺乃去。
(節(jié)選自《宋史·劉安世》,有改動)
注:①元佑,宋哲宗趙煦的年號。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轉運使吳守禮將按之 查辦
B. 陛下富于春秋 年歲
C. 章惇用事,尤忌惡之 憎恨
D. 金人發(fā)其冢 發(fā)現(xiàn)
9.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司戶實貪而吾不以誠對 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吾當從汝所之 縱一葦之所如
C.啖以即大用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D.默因勸為子孫計 吾今為之虜矣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今惇父尚在,而別籍異財,絕滅義理,止從薄罰,何以示懲?”(5分)
(2)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以身任責,脫有觸忤,禍譴立至(5分)
11.文末說“吾欲為元佑全人”,結合全文,簡要概括劉安世身上所體現(xiàn)的“全人”特點。(4分)
參考答案
8.D發(fā):打開
9.B用在動詞前,構成名詞性詞組;A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C項,介詞,用/介詞,把;D項,介詞,替/介詞,被。
10(10分)(l)(5分)現(xiàn)在章淳父親還健在,他卻另外登記其它田產(chǎn),滅絕道義情理,(若)只是從輕處罰,用什么來表現(xiàn)出懲戒的意義?(譯出大意2分,落實“籍”“止”“何以”各1分)
(2)(5分)如果就任這個官職,必須有見識有膽略,用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職責,倘或有觸犯忤逆,禍患貶謫立即到來。(譯出大意2分,落實“居”“脫”“明目張膽”各1分)
11.自省、正直(敢于直諫)、忠君愛國(捐身報國)、孝敬、不為名利所動。(任答四點,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參考譯文】
劉安世,字器之,魏人??贾羞M士,沒有參選官任。跟從司馬光學習,咨詢盡心行己的要旨,司馬光教導他誠實,而且令他從不亂說話開始。調任洺州司法參軍,沼州司戶以貪污聞名,轉運使吳守禮打算查辦他,向劉安世詢問,劉安世說:“沒有這種事。”
吳守禮因而停止此事。但劉安世內心常常不自安,說:“司戶確實貪污而我不以誠實應對,我豈不是違背了司馬公的教誨??!”司馬光入為宰相,推薦劉安世為秘書省正字。后司馬光去世,提升為右正言。
章惇因強行買昆山民田被罰金,劉安世說:“章惇與蔡確、黃履、邢恕向來互相交結,自認為是社稷大臣,貪天之功,僥幸將來得到皇帝的寵幸,天下人指陳他們?yōu)椤膬础,F(xiàn)在章惇父親還健在,他卻另外登記其它田產(chǎn),滅絕道義情理,(若)只是從輕處罰,用什么來表現(xiàn)出懲戒的意義?”恰逢吳處厚解釋蔡確《安州詩》進獻之事,劉安世認為蔡確是指斥皇帝,觸犯大不敬條令,同梁燾等人極力論述這件事,把蔡確放逐到新州。
(劉安世)進任左諫議大夫,有旨意暫時罷免講筵,民間喜傳宮中求取奶媽,劉安世上疏進諫說“:陛下正當壯年,沒有立皇后而親近女色。希望太皇太后保佑圣上的身體,為宗廟社稷大事計議,清閑之余,應多臨御經(jīng)史研讀之處,多引用親信大臣談論前朝治亂的要旨,來增加皇上的學問,不要溺于所愛而忘記其可以作為勸戒。”哲宗低頭不說話。
后來章惇當權,特別憎恨劉安世。初貶知南安軍,再貶為少府少監(jiān),三貶新州別駕,安排他在英州居住。宣和六年(1124),恢復待制職務,第二年劉安世去世,終年七十八歲。
劉安世開始被任命為諫官,沒有接受君命,進屋稟告母親說:“朝廷不因為安世不賢,讓我擔任諫官。如果就任這個官職,必須有膽識敢作敢為,用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職責,倘或有所觸犯忤逆,禍患貶謫立即到來。皇帝正用孝治理天下,如果以老母親辭謝,應當可以免任此職?!蹦赣H說:“不行,我聽說諫官是天子的諍臣,應獻身以報效國家的恩典。即使恰好獲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當跟從你居住。”劉安世于是接受任命。年紀老了,眾賢差不多都死了,唯安世巋然獨存,而名望更高。梁師成當權,有生殺予奪之權勢,內心折服劉安世的賢能,找到(曾經(jīng)在劉安世身邊供過事的)小吏吳默,派他持信來,以馬上重用引誘劉安世,吳默就勸劉安世替子孫打算,劉安世笑著感謝說:“我如果替子孫打算,不至于這樣了。我想做元佑十全十美的人,在黃泉下去見司馬光。”歸還梁師成的信沒有答復。死后葬在祥符縣。二年后,金人打開他的墳墓,相貌如生,互相驚異告訴說:“這是異人?!碧嫠w上棺材才離開。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隋書 賀若弼傳》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賀若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為金州總管,宇文護忌而害之。臨刑,呼弼謂之曰:
- 《公輸》文言文練習及參考答案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1—7題。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
- 周忱傳文言文閱讀翻譯導語:周忱,字恂如,江西吉水人。明成祖永樂二年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如下是小編整理的周忱傳文言文閱讀及翻譯,歡迎閱讀與分享
- 劉孺字孝稚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劉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齊太常敬子。孺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年十四,居父喪,毀瘠
- 鬼怕惡人文言文【原文】鬼怕惡人《艾子雜說》艾子行水,途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顧廟中,而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
- 愛蓮說文言文附答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漢書原文:魏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易》,為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為茂陵令。頃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詐稱御史止傳,丞不以時
- 王顯字德明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我們學習過不少,也經(jīng)常在閱讀中出現(xiàn)。那么小編今天為大家?guī)硎峭躏@字德明文言文翻譯,請看看:王顯字德明文言文翻譯原
- 文言文教學中應重視文言詞匯的積累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景,變換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
- 文言文《前出師表》原文及賞析《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前出師表》原
- 二翁登泰山文言文翻譯我們常聽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保敲赐瑢W們懂得這句俗語的由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翁登泰山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喜
- 初中文言文常見語句翻譯一: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翻譯:北方有人欺負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殺掉他。二: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翻譯:中間戴著高高的
- 文言文斷句翻譯練習知人善任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馮簡子能斷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
- 葛洪原文: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識④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
- 《幼時記趣》文言文翻譯《幼時記趣》選自《浮生六記》?!陡∩洝肥乔宄L洲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記敘了作者夫婦的家
- 文言文寡人之于國也的知識點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剛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通“毋”,不要)(2)無失其時(通“毋”,不要)(3)頒白者不負
- 出人頭地文言文翻譯注釋和道理1、文言文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
- 左傳鄭子家告趙宣子(文公十七年) 作者:左丘明 原文:晉侯合諸侯于扈,平宋也。于是晉侯不見鄭伯,以為貳于楚也
- 鑿壁借光文言文翻譯刻苦學習可以到什么地步呢,鑿壁偷光完美地詮釋了刻苦學習的程度。小編整理了鑿壁借光文言文翻譯,歡迎欣賞與借鑒。鑿壁偷光匡衡勤
-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異讀字異讀字所謂異讀,是指一個字有兩個以上的讀法。文言文中的異讀有三類:破音異讀、假借異讀、古音異讀。1、破音異讀前人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