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顏氏家訓》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28 17:34:07
古人云:“千載一圣,猶旦暮也;五百年一賢,猶比膊①也?!毖允ベt之難得,疏闊如此。儻遭不世明達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②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鬃釉唬骸盁o友不如己者?!鳖?、閔③之徒,何可世得!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xiāng)異縣,微借風聲,延頸企踵,甚于饑渴。校其長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于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
梁孝元④前在荊州,有丁覘者,洪亭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孝元書記,一皆使之。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時云:“丁君十紙,不敵王褒數(shù)字?!蔽嵫艕燮涫舟E,常所寶持。孝元嘗遣典簽⑤惠編送文章示蕭祭酒,祭酒問云:“君王比賜書翰,及寫詩筆,殊為佳手,姓名為誰?那得都無聲問?”編以實答。子云嘆曰:“此人后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庇谑锹務呱詮凸文?。稍仕至尚書儀曹郎,末為晉安王侍讀,隨王東下。及西臺⑥陷歿,簡牘湮散,丁亦尋卒于揚州;前所輕者,后思一紙,不可得矣。
(節(jié)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
[注]①比膊:指肩并肩。②較:明顯。③顏、閔:指孔子的弟子顏回、閔損。④梁孝元:指梁朝孝元帝。⑤典簽:官職名。⑥西臺:古時指江陵。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頗善屬文,殊工草隸 工:擅長
B.無友不如己者 友:朋友
C.儻遭不世明達君子 儻:假如
D.及西臺陷歿,簡牘湮散 湮: 埋沒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言圣賢之難得,疏闊如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不納其諫,以至亡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此人后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 遂見用于小邑
D.每相狎侮,不加禮敬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開篇引用古人的話強調(diào)圣賢難得,為文章的中心“慕賢”作了鋪墊,接著用形象的比喻闡述了環(huán)境對人一生成長的重要性,告誡人們交友須謹慎。
B.第二段作者批判了“貴耳賤目,重遙輕近”的流俗,并以孔子、宮之奇為例,指出這種流俗必會造成亡國的后果。
c.第三段通過記述“頗善屬文,殊工草隸”的平民出身的丁覘不被重視的事例,揭露了封建士族等級制度下,賢才常被埋沒的社會現(xiàn)象。
D.作者認為,人在少年時,心志與情緒都未確定,往往會受到所交往之人的熏漬、濡染,因此擇友非常重要?!暗珒?yōu)于我,便足貴之”這種觀點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7.將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5分)
(2)他鄉(xiāng)異縣,微借風聲,延頸企踵,甚于饑渴。(5分)
參考答案:
4.B.(友:結(jié)交,名詞活用為動詞。)
5.A.(之:均為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以:連詞,相當于“而”/介詞,因為;C.遂:副詞,竟然/連詞,于是;D.相:副詞,互相/偏指一方,相當于第一人稱代詞“我”。)
6.B.(以孔子、宮之奇為例,主要是為了批判“貴耳賤目,重遙輕近”的流俗,虞國國君重遙輕近,不納宮之奇之諫,以至亡國,是從國君角度來說重遙輕近的嚴重后果,但并不帶有普遍意義。此項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7.(1)因此和好人在一起,如同進入種滿芝蘭的花房,時間久了,自然也會變得無比芬芳;若是和壞人在一起,如同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會染上腥臭。(5分)
(2)對身居他鄉(xiāng)異縣的人,只要他稍稍有些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如饑似渴地想見一見。(5分)
【參考譯文】
古人說:“一千年出一位圣人,還近得像從早到晚之間;五百年出一位賢人,還密得像肩碰肩?!边@是講圣人賢人是如此稀少難得。假如遇上世間所少有的明達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我出生在亂離之時,長成在兵馬之間,遷移流亡,見聞已多,遇上名流賢士,沒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時候,精神意態(tài)還未定型,和人家交往親密,受到熏漬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即使無心去學習,也會潛移默化,自然相似,何況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為明顯易于學習的東西呢!因此和好人在一起,如同進入種滿芝蘭的花房,時間久了,自然也會變得無比芬芳;若是和壞人在一起,如同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會染上腥臭。墨子看到染絲的情況,感嘆絲染在什么顏色里就會變成什么顏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須謹慎??鬃诱f:“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顏回、閔損那樣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勝過我的地方,就很可貴。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視所說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也往往輕慢,缺少禮貌尊敬。而對身居他鄉(xiāng)異縣的人,只要他稍稍有些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如饑似渴地想見一見。其實比較二者的短長,審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遠處的還不如身邊的,此所以魯人會把孔子叫做“東家丘”。從前虞國的宮之奇從小生長在虞君身邊,虞君對他很隨便,聽不進他的勸諫,終于落了個亡國的結(jié)局,真不能不留心??!
梁元帝從前在荊州時,有個叫丁覘的,只是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很善于寫的作文章,尤其擅長寫草書、隸書,元帝的往來書信,都叫他代寫??墒牵姼锶溯p賤他,對他的書法不重視,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學習,一時有“丁君寫的十張紙,比不上王褒幾個字”的說法。我是一向喜愛丁覘的書法的,還經(jīng)常加以珍藏。后來,梁元帝派掌管文書的叫惠編的送文章給祭酒官(蕭子云)看,蕭子云問道:“君王剛才所賜的書信,還有所寫的詩文,真出于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會毫無名聲?”惠編如實回答,蕭子云嘆道:“此人在后生中沒有誰能比得上,竟然不為世人稱道,也算是奇怪事情!”從此后,聽到這話的對丁覘稍稍刮目相看,丁覘也逐步做上尚書儀曹郎。最后丁覘做了晉安王的侍讀,隨王東下。到元帝被殺,西臺陷落,書信文件散失埋沒,丁覘不久也死于揚州。以前那輕視丁覘的人,以后想要得到丁覘的一紙書法,也不可能了。
簡析:
《顏氏家訓》是我國南北朝時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他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告誡子孫?!额伿霞矣枴肥俏覈鴼v史上第一部內(nèi)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shù)著作。闡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內(nèi)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diào)教育體系應與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lun6*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內(nèi)容切實,語言流暢,具有一種獨特的樸實風格,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nèi)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譯,歡迎
- 兩小兒辯日的文言文翻譯兩小兒辯日是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兩小兒辯日的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原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
- 梟將東徙的文言文翻譯梟將東徙是一個典故來的,常被用來表示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著手的意思,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梟將東徙的文言文翻譯,
- 舊五代史原文:張希崇,字德峰,幽州薊縣人也。父行簡,假薊州玉田令。希崇少通《左氏春秋》,復癖于吟詠。天佑中,劉守光為燕帥,性殘酷,不喜儒士,
- 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漢乾祐舉進士,為秘書郎。宰相馮道引之,與呂端同直弘文館,改右拾遺、集賢殿修撰。宋初,加中書舍人。開寶三年,知貢舉。
- 彭城王浟轉(zhuǎn)都督、定州刺史。有老婦姓王,種菜三畝,數(shù)被偷。浟乃令人密往菜葉上書字。明日市中,見菜葉有字者,捕訊之,果為賊。后境內(nèi)無盜。&nbs
- 高中語文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一、一詞多義“之”1、公從之 (代佚之狐的'建議)2、許之 (人稱代詞,鄭文
- 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桓公服紫》主要是以齊桓公喜愛穿紫色的衣服論述起來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譯,歡迎參考閱讀!齊桓公好服紫
-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
- 勉諭兒輩文言文勉諭兒輩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①。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絹②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
-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趙襄
- 獨樂園記司馬光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如與眾樂樂?!贝送豕笕酥畼?,非貧賤者所及也。孔子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
- 戴 文 進 傳毛先舒 明畫手以戴進為第一。進,字文進,錢塘人也。宣宗喜繪事,御制天縱。一時待詔有謝廷
- 鑿壁偷光(鑿壁借光)。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原文衡乃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書映③光而
- 承宮樵薪苦學原文承宮,瑯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xiāng)里徐子盛明《春秋》經(jīng),授諸生數(shù)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jīng)
- 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
- 陳慶之,字子云,義興國山人也。幼而隨從高祖。高祖性好棋,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從高祖東下平建業(yè),稍為主
- 新唐書原文:尹思貞,京兆長安人。弱冠以明經(jīng)第,調(diào)隆州參軍事。屬邑豪蒲氏驁肆不法,州檄思貞按之,擿其奸贓萬計,卒論死,部人稱慶,刻石嘆頌。遷明
- 明史原文:童仲揆,南京人。舉武會試,歷都指揮,掌四川都司。萬歷末,擢副總兵,督川兵援遼,與同官陳策并充援剿總兵官。熹宗初立,經(jīng)略袁應泰招蒙古
-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學,既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是考試中學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跟上改革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