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贊,魏州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19 21:13:45
劉贊,魏州人也。父玭為縣令,贊始就學(xué),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則玭自肉食,而別以蔬食食贊于床下,謂之曰:“肉食,君之祿也,爾欲之,則勤學(xué)問以干祿;吾肉非爾之食也?!庇墒琴澮媪W(xué),舉進士,為羅紹威判官,去為租庸使趙巖巡官,又為孔謙鹽鐵判官。明宗時,累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權(quán)豪不可干以私。
是時,秦王從榮握兵而驕,多過失,言事者請置師傅以輔道之。大臣畏王,不敢決其事,因請王得自擇。秦王即請贊,乃拜贊秘書監(jiān),為秦王傅。贊泣曰:“禍將至矣!”
秦王所請王府元帥官屬十余人,類多浮薄傾險之徒,日獻諛諂以驕王,獨贊從容諷諫,率以正道。秦王嘗命賓客作文于坐中,贊自以師傅,恥與群小比伍,雖操筆勉強有不悅之色秦王惡之后戒左右贊來不得通贊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則杜門不交人事。
已而,秦王果敗死,唐大臣議王屬官當(dāng)坐者,馮道曰:“元帥判官任贊與秦王非素好,而在職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劉贊皆以正直為王所惡,河南府判官司徒詡病告家居久,皆宜不與其謀。而諮議參軍高輦與王最厚,輦法當(dāng)死,其余可次第原減。”朱弘昭曰:“諸公不知其意爾,使秦王得入光政門,當(dāng)待贊等如何?吾徒復(fù)有家族邪!且法有首從,今秦王夫婦男女皆死,而贊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難之,而馮赟亦爭以為不可,贊等乃免死。于是論高輦死,而任贊等十七人皆長流。
初,贊聞秦王敗,即白衣駕驢以俟,人有告贊奪官而已,贊曰:“豈有天子冢嗣見殺,而賓僚奪官者乎,不死幸矣!”已而贊長流嵐州百姓。清泰二年,詔歸田里,行至石會關(guān),病卒。
16.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別以蔬食食贊于床下 別:另外
B.秦王從榮握兵而驕 兵:兵器
C.率以正道 率:引領(lǐng)
D.唐大臣議王屬官當(dāng)坐者 坐:定罪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權(quán)豪不可干以私闕秦以利晉
B.因請王得自擇因人之力而敝之
C.秦王嘗命賓客作文于坐中君幸于趙王
D.贊等乃免死臣乃敢上璧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劉贊小時候起,父親就激勵他勤學(xué)求仕,不要無功享用國家的俸祿,劉贊因此發(fā)憤讀書,最終考中進士,走上仕途生活。
B.文章敘寫秦王的屬下多阿諛奉承之輩,秦因劉贊剛直進諫,不曲從而討厭他,不愿與他接近,這些都從側(cè)面襯托了劉贊的品格。
C.在秦王死后。唐大臣們對劉贊的處理意見不一,有的主張按從罪處死,有的主張區(qū)別對待,最后因馮道、馮赟的堅持,劉贊得以免死。
D.劉贊在被秦王選為太傅后,哭泣著預(yù)感災(zāi)禍將臨;得知秦王事敗身亡,就穿上白衣服騎著驢等等罷官;可見他是個富有遠見的人。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雖 操筆勉 強 有 不 悅 之 色 秦 王 惡 之 后 戒 左 右 贊 來 不 得 通 贊 亦
不 往月一 至 府 而 已 退 則 杜 門 不 交 人 事。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⑴爾欲之,則勤學(xué)問以干祿;吾肉非爾之食也。(3分)
⑵且法有首從,今秦王夫婦男女皆死,而贊等止其一身幸矣!”(4分)
參考答案
16.B
17.D
18.D
19.雖操筆勉強/有不悅之色/秦王惡之/后戒左右贊來不得通/贊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則杜門不交人事。
20.①你如果想吃,就勤奮學(xué)習(xí)掙得俸祿。我吃的肉不是你能吃的。
②況且法律分首犯和從犯,如今秦王夫婦兒女都死了,而只殺劉贊等人自身一人算是他們的幸運了!
(7分,第1句3分,第2句4分 意思相符即可 有欠缺酌情扣分)
參考譯文
劉贊,魏州人氏。父親劉玭是縣令,劉贊開始讀書時,穿的是青布衣衫,每次吃飯時劉玭自己吃肉,而另外讓劉贊在床下吃蔬菜,劉玭對劉贊說:“肉,是皇上給的俸祿,你如果想吃,就勤奮學(xué)習(xí)掙得俸祿,我吃的肉不是你能吃的?!币虼藙①澑?a href="/cd/n/nuli20966.htm">努力學(xué)習(xí),考中進士。他做官嚴守法度,有權(quán)有勢的人也不能夠從他這里謀求好處。
當(dāng)時,秦王從榮擁兵自重,有很多過失,有人說應(yīng)該請一位師傅來輔佐他。大臣們害怕秦王,不敢替他決定他的事,因此請秦王自己選擇。秦王就請來了劉贊,授予他秘書監(jiān)的官職,做秦王的師傅。劉贊哭著說:“禍患將要來了?!?br/>秦王請來的王府元帥等官十幾人,都是些輕浮陰險狡詐的人,每天都對秦王阿諛奉承來使秦王高興,只有劉贊從容進諫,用正確的道理坦率地奉勸秦王。秦王曾經(jīng)讓賓客在座位上做文章,劉贊認為自己是師傅,恥于和這些小人物為伍,雖然勉強寫了文章,但卻露出不高興的表情。秦王有些討厭他。后來告訴左右的的人劉贊來時不要通報。劉贊也就不去了,只是每月一日到秦王府上,回到家里就閉門不出,謝絕人事往來。
不久秦王果然兵敗而死,大臣們商議秦王屬下的官員哪些應(yīng)該收監(jiān)受罰,馮道說:“任贊和秦王向來不和,在職不過一月,詹事王居敏和劉贊都因為正直而被秦王厭惡,河南府判官司徒詡告病在家很久了,(這些人)都應(yīng)當(dāng)沒有參與秦王所謀劃的事。而諮議參軍高輦和秦王關(guān)系很好,他按法應(yīng)當(dāng)判處死刑。其他人可以依次按實際情況判刑?!敝旌胝颜f:“大家不知道秦王的意圖,假使秦王進了國都(當(dāng)了國君),會怎樣對待劉贊這些人呢?我輩還有家室族人嗎!況且法律分首犯和從犯,如今秦王夫婦兒女都死了,而只殺劉贊等人自身一人算是他們的幸運了!”馮道等人都阻攔這樣做,馮赟也力爭說不能殺他們,于是劉贊等免于死罪。于是判處了高輦死刑,而劉贊等十七人都被長期流放。
最初,劉贊聽說秦王兵敗,就穿上白衣騎著驢等待判刑,有人告訴他只是被免了官,劉贊說:“哪有天子的后代被殺,而官僚卻只是被免官的道理?我不死算是幸運了啊!”不久劉贊被流放到嵐州做百姓。清泰二年,皇上下詔讓他回故鄉(xiāng),走到石會關(guān),病死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解元小傳傳文言文翻譯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鑠人,垂手過膝,能百步穿楊葉,號“小由基”,看看下面的解元小傳傳文言文
-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充風(fēng)韻淹雅,文義見稱。初辟大將軍王敦掾,轉(zhuǎn)主簿。敦兄含時為廬江郡,貪污狼藉,敦嘗于座中稱曰:“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
- 初中文言文復(fù)習(xí)之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麗。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著鏡子,問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個更美?他妻
- 袁枚原文:古立大宗,以馀財歸之,有不足者資之于宗。后世廢宗法,遂有一族而異目相視者。然漢之樊重、魏之楊椿,均能散所有濟族人數(shù)世之窮。第未嘗扁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照玄上人詩集序附答案予初杭時,求士于鄭希道先生。先生為余言,照玄上人之為詩,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詩名者,莫之先也。余素
-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嚴命為功曹。嚴欲徙郡治舍,洪固諫不聽,遂辭功曹,請退。嚴欲薦洪于州,為部蜀從事。先主爭漢中,急書發(fā)
- 順民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萬乘之國,百戶之邑,民無有不說
-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掩耳盜鈴》
- 《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原文及翻譯袁宏道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袁宏道原文:廬山之面,在南康,數(shù)十里皆壁
- 高考文言文學(xué)常識導(dǎo)語:文言知識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項目,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學(xué)常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高考文言文學(xué)常識一1、《論
- (劉)幾,字伯壽,生而豪俊,長折節(jié)讀書,第進士。從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鹵,民病遠汲,幾浚渠引水注城中。役興,客曰:“自郭汾陽城①此州,茍
- 王忠嗣,華州鄭人。父戰(zhàn)死,忠嗣時年九歲,入見帝,伏地號泣,帝撫之曰:“此去病孤也,須壯而將之?!备n今名,養(yǎng)禁中。肅宗為忠王,帝使與游。及長
-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xué)自力,器識宏遠。中進士第,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
- 文言文賞析: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 。
- 初三語文第五章《與妻書》文言文知識歸總結(jié)一、1不能竟書而欲擱gē筆放下2稱chn心快意符合3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經(jīng)受4使之肖xio我相像,
- 《資治通鑒》序 (宋神宗)御制朕惟(想,思考)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剛健篤實,輝光日新①?!稌芬?/div>傅弈傅弈,相州鄴人也。尤曉天文歷數(shù)。隋開皇中,以儀曹事漢王諒,及諒舉兵,謂弈曰:“今茲熒惑①入井,是何祥也?”弈對曰:“不為怪異?!闭彶粣偂?/div>《答李翊書》文言文翻譯《答李翊書》是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韓愈給李翊的復(fù)信,是一篇書信體論說文。他闡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即先培養(yǎng)道德修鄒炳泰,字仲文,江蘇無錫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纂修四庫全書,遷國子監(jiān)司業(yè)。國學(xué)因元、明舊,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請。四十八資治通鑒原文: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自不諭其故,諸公各率意以實言之?!比撼冀苑Q: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