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愛蓮說》原文及翻譯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17 05:06:04
《愛蓮說》北宋學(xué)者周敦頤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縣)羅巖,有詩刻石。后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贊賞。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潯陽柴桑(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人。是著名的隱士。他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從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bǔ)》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笔ⅲ禾貏e,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獨:只,唯獨。
自:自從。
予(yú):我。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妖艷。
焉:聲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
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jié)。
香遠(yuǎn)益清:香氣遠(yuǎn)播,更加顯得清芬。
遠(yuǎn):遙遠(yuǎn),空間距離大,
遠(yuǎn)播,遠(yuǎn)遠(yuǎn)的傳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詞)。
可:只能。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玩:玩弄。
謂:認(rèn)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啊"。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人應(yīng)該是很多了。宜乎:當(dāng)然。宜:應(yīng)當(dāng)。眾:多。
異義詞
(亭亭凈植)植: 古義:立
今義:種植
(宜乎眾矣)宜:
古義:當(dāng)。和乎連用,有當(dāng)然的意思
今義:合適,應(yīng)當(dāng)。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傳播得越遠(yuǎn)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吳與弼,字子傳,崇仁人吳與弼,字子傳,崇仁人。與弼年十九,見《伊洛淵源圖》,慨然響慕,遂罷舉子業(yè),盡讀四書、五經(jīng)、洛閩①
- 陳繼儒原文:①倪云林先生者、自稱倪迂,又自稱懶瓚,先生癖人也,而潔為甚。②自太伯、季札、仲雍而后,梅福②潔于市,梁鴻③潔于傭,而指屈④倪先生
-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從荀卿學(xué)帝王之術(shù)。學(xué)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諫逐客書》,始皇用其計謀,官至廷
- 魏書原文:元匡,字建扶,陽平幽王第五子,性耿介,有氣節(jié)。廣平王洛侯薨 ,無子,以匡后之。高祖器之,謂曰:“叔父必能儀形社稷,匡輔朕
- 賈曾,河南洛陽人也。父言忠,乾封中為侍御史。時朝廷有事遼東,言忠奉使往支軍糧。及還,高宗問以軍事,言忠畫其山川地勢,及陳遼東可平之狀,高宗大
-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之。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于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
- 孫樵原文: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烏睹其所謂宏麗者?訊于驛吏,則曰:“忠穆公
- 共工怒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從前,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怒而用頭去撞不周山,天柱折了,系地的繩子斷了
- 文立,字廣休,巴郡臨江人也。少游蜀太學(xué),治《毛詩》《三禮》,兼通群書。州刺史費祎命為從事,入為尚書郎,復(fù)辟祎大將軍東曹掾,稍遷尚書。蜀并于魏
- 文言文判斷句例說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dāng)謂語,對主語進(jìn)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
- 后漢書.黨錮列傳文言文閱讀附答案課外閱讀張儉字元節(jié),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八年
- 《楊氏之子》文言文解讀《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xí)x代士族。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楊氏之子文言文解讀,希
- 老馬識途文言文及其翻譯原文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
- 《寡人之于國也》的文言文翻譯《寡人之于國也》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寡人之于國也》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
- 易水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fā)北溪,東南流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于荊軻處也。濡水又東
- 孔子世家贊文言文閱讀答案孔子世家贊《史記》有之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
- 書幽芳亭記黃庭堅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蘭蓋甚似乎君
- 邵民瞻①為東坡②買一宅,為錢五百緡③,東坡傾囊④僅能償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東坡徒倚⑨
- 舊唐書原文:田弘正,本名興。少習(xí)儒書,頗通兵法,善騎射,勇而有禮。當(dāng)季安之世,為衙內(nèi)兵馬使。季安惟務(wù)侈靡,不恤軍務(wù),屢行殺罰;弘正每從容規(guī)諷
- 江公皋傳[清]藍(lán)千秋江公諱皋,字在湄,號磊齋,世居桐城之龍眠山下。性敏慧,弱冠舉于鄉(xiāng)。未幾,成進(jìn)士,除瑞昌令。瑞昌隸九江,負(fù)山帶湖,民疲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