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學古詩教學設(shè)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27 00:54:34
課文《英英學古詩》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英英奶奶,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古詩,我背給你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奶奶背得真好!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
英英這首詩是說,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鋪了一層白霜。遠離家鄉(xiāng)的人望著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鄉(xiāng)來。
奶奶嗯,奶奶聽懂了。這首詩是誰寫的呀?
英英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3、認識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4、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案一】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背一首古詩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的一個小學生把在校學習的一首古詩背給奶奶聽的。
二、板書課題3 英英學古詩
三、初讀課文
1、看圖出示投影片
學生說圖意
小結(jié)畫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
兩個人有說有應,這叫對話。
2、自學課文
(1)教師講述對話的書面形式
(2)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3)會讀本課生字,識記字形。
(4)理解下列詞語
故鄉(xiāng)明亮意思不由得家鄉(xiāng)唐代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教一首故鄉(xiāng)靜意思
(2)指名讀準每個帶點的字音。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故鄉(xiāng)唐代不由得
4、通讀課文
輕聲讀課文,指名讀,齊讀,分角色對話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記心中,不讀出來。
5、理清脈絡(luò)
課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說了幾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說了些什么?
小結(jié):英英和奶奶的對話里有說有應,有問有答。內(nèi)容完整,層次清楚。
我們平時和人對話也要注意互相對應,把話說清楚。
過渡:英英學習的是哪首古詩,我們下節(jié)課再認真學一學。
【教學方案二】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學過古詩嗎?誰能把學過的古詩背給大家聽聽嗎?
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文,說的是一個小朋友在學校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他奶奶聽的。這篇新課文是——
二、板書課題:3 英英學古詩
三、解釋課題,教題中生字。
1、“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又是后鼻音“ying”,古詩的“詩”也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是翹舌音“shi”。(領(lǐng)讀課題兩遍)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初讀指導。
1、看圖。
(1)出示圖:圖上有哪兩個人?她們在做什么?
(2)小結(jié):畫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兩個人有說有應,有問有答,這種情況叫做對話。
2、自學課文。
(1)講述對話書面表達方式。
課文中表示說話人名字回與他說的話區(qū)分開,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說話人,緊接著是英英說的話。
(2)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并讀一讀。
(3)檢查學習情況:(出示小黑板)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自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把標點符號讀正確。
(5)分段指名讀、齊讀。
(6)分角色讀對話。自讀、同座二人分角色對讀、指名二人對讀各一次、分兩個大組對讀各一次。
3、再讀課文。要求:說說課文里英英和奶奶對話,英英說了幾次?奶奶說了幾次?
五、指導讀好古詩。
(出示古詩內(nèi)容):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齊讀。
過渡:下一節(jié)課我們一同來學習《靜夜思》。
【教學方案三】
一、學習《靜夜思》。
1、(出示古詩)解釋詩題。
“靜夜”就是“靜靜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在“靜靜的夜晚有著深深地思念。
2、看圖。
出示投影片《靜夜思》。
(1)圖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人?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我以為圖上出現(xiàn)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從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來)(這幅圖是為《靜夜思》配的畫,《靜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圖上出現(xiàn)的人就是他)(這幅圖左邊有個大筒子,插著許多詩稿,說明這個人就是大詩人李白)對,你們看得很仔細,想得很合情理。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著窗外天空的明月)(他好像是在想著什么)(也許他正在想著做詩呢)對,你們說的畫面意思正和詩題的意思相同。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兩句)現(xiàn)在我們依次來學。
第一句
①指名讀。
②這句詩,英英是怎么理解的?請默讀英英第二次說的話再回答。(學生答)
③為什么英英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為什么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釋成“好像”?
第二句
①指名讀。
②“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用“舉頭”?
③想象一下,詩人抬頭望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們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詩人想到故鄉(xiāng)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么當他想念故鄉(xiāng)的時候,頭還是抬著望月亮嗎?詩里是怎么說的?
對,用“低頭”這個詞語表示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很深沉。為什么英英把這句解釋成“不由得思念起故鄉(xiāng)來”?
(3)指名讀英英對全詩的解釋。
(4)齊讀《靜夜思》。
4、朗讀指導。
(1)《靜夜思》的朗讀節(jié)奏。
(2)“疑是”“低頭”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xiāng)”押韻字要讀得清晰,停頓要長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二、朗讀課文,練習背誦《靜夜思》。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愛爸爸媽媽》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6個生字。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nèi)容。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課文《冬天里的大菜棚》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3個生字——豆、角、年。會認8個字。2、流利、通順地朗
- 課文《紅領(lǐng)巾真好》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清晨,林中誰最快樂?是可愛的小鳥,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
- 課文《船長》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像平常一樣,把“諾曼底”號輪船從南安普敦開往
- 課文《我有一盒彩筆》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有一盒彩筆,我用它畫美麗的今天:畫一條藍色的直線,那是小河流過稻田。畫一
- 課文《方字歌》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好兒童,趙小方,上學路上不閑逛?;丶医?jīng)過紡織廠,叔叔阿姨工作忙。優(yōu)秀教師是街坊
- 課文《一張美麗的紅楓葉》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青蛙先生有一本心愛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綠色的童話》。青蛙先生非常愛讀這本
- 課文《索橋的故事》出自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四川灌縣二王廟山腳有一座索橋,叫做“安瀾橋”。橋身有一里光景長,是用粗的竹索挽
- 課文《窗前一株紫丁香》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老師,老師
- 課文《故宮博物院》出自八年級上冊語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這是
- 課文《林中小溪》出自九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練習冊答案,其原文如下:【前言】今天教的是九年級上的《林中小溪》,文章語言充滿詩意,既不乏優(yōu)美,又蘊
- 課文《爸爸你知道嗎》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認讀本課18個生字,
- 課文《埃及金字塔見聞》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們先站在高處遠看,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塔的周圍依稀可見的
- 課文《有趣的成語》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望無際兩全其美三顧茅廬四面楚歌五彩繽紛六神無主七折八扣八面玲瓏九霄云外十
- 課文《扳手腕》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容和小敏要比賽扳手腕啦!”同學們“呼啦”一下圍過來,都要看一看這場龍虎斗到
- 課文《吹泡泡》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小時候,我玩兒過很多游戲,其中最愛玩兒的是吹肥皂泡。陰雨時節(jié),不能到山上海邊去玩兒,
- 課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如”“官”等8個生字。注意“如”在虛
- 課文《土地的誓言》出自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對于廣大的關(guān)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
- 課文《螞蟻和蟈蟈》出自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幾只蟈蟈看到了,
- 課文《不留余地的狼》出自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有一天,狼發(fā)現(xiàn)山腳下有個大洞,各種動物由此通過。狼非常高興,它想,守住山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