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章草《寒切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2017-01-29 09:14:39
標簽:王羲之,章草,寒切帖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謝司馬帖》。 唐人勾填本,有烏絲欄??v25.6厘米,橫21.5厘米,草書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婁堅題記。此帖宋代曾入紹興內府,明代流入民間,明韓世能、王錫爵,清王時敏等遞藏,是一件流傳有緒的書法藝術珍品。
其中“謝司馬”應為謝安。謝安為王羲之至友。謝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為桓溫西司馬,時41歲。此信應寫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因此,此書應是王羲之晚年書寫。
此帖書體遒勁妍潤 ,沉著流動,寫時好像毫不費力,體現(xiàn)王羲之晚年書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極致妙處。正如唐人孫過庭說:“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勵,而風規(guī)自遠?!彼阅軌颉安患げ粍?,而風規(guī)自遠”。
【資料來源】天津博物館網站
《天津博物館藏書法》(文物出版社)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王羲之書法,可方便查詢。


王羲之書法欣賞:
- 王羲之行書《頻有哀禍帖》
- 王羲之·姨母帖
- 王羲之草書《漢時帖》
- 王羲之行書結構92法
- 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 王羲之圣教序的由來 圣教序釋文
- 王羲之小楷精品《樂毅論》
- 王羲之草書《瞻近帖》
- 王羲之草書《伏想清和帖》
- 王羲之《用筆賦》及釋文
猜你喜歡:
- 王羲之草書《諸從帖》三種,54字,《十七帖》第二十二通尺牘。釋文:諸從并數(shù)有問,粗平安。唯脩載在遠,音問不數(shù),懸情。司州疾篤,不
- 神龍本(馮承素摹本)【釋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
- 《黃初殘碑》為三國時著名隸書,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殘存四方, 一方四行共十三字,一方二行共四字,一方三行共十二字,一方二行共六字半。清
- 【釋文】臣十代叔祖晉侍中衛(wèi)將軍薈書。薈頓首□□□□,為念。吾癤腫□□,甚無賴,力不□,□頓首。王薈《癤腫帖》,紙本,縱25厘米,唐摹
- 《廣武將軍碑》,亦稱《廣武將軍口產碑并陰側》、《立界山祠碑并陰側》、《張產碑》。額書“立界山石詞”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
- 王獻之《十二月割帖》 選自上海圖書館藏《寶晉齋法帖-卷一》宋拓本。釋文: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
- 北魏楷書碑刻《高貞碑》,《高貞碑》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月,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碑額篆書陽文方筆“龍驤將軍營州刺史高懿侯碑”
- 北魏《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嬪墓志》,孝昌二年八月六日立。 《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嬪墓志》銘文: 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嬪墓志夫靈曦垂曜
- 洛陽邙山地區(qū)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過大批墓志。這些墓志的最大特點便是書體已是成熟的楷書,形體為斜畫緊結;風格雋雅典麗,遒健莊重;筆法
- 王羲之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紙本 摹本, 紙本。11行,102字。草書 日本廣島安達萬所藏,毀于火。釋文: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