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書《瞻近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2018-10-07 09:01:45
標(biāo)簽:王羲之,草書,瞻近帖
《瞻近帖》是《十七帖》叢帖第八通尺牘。是王羲之寫給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對郗愔來會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興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來期。
《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著錄《瞻近帖》全文??倘搿妒咛返取!墩敖妨碛心E兩件:一為唐代敦煌臨本,二為元代趙孟頫補(bǔ)寫唐人臨本。
釋文:
瞻近無緣省苦,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當(dāng)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當(dāng)不居京,此既避,又節(jié)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大意:
看來最近尚無機(jī)緣會晤,只有付之悲嘆。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聽說您將來這里居住,等待您來到,不勝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實(shí)現(xiàn),要告訴 * 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這里地既隱僻,又當(dāng)時令特佳,所以很高興您能前來。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王羲之書法,可方便查詢。


王羲之書法欣賞:
- 王羲之《蘭亭序》
- 王羲之小楷·佛遺教經(jīng)
- 王羲之草書《行穰帖》
- 王羲之《胡母帖》
- 王羲之《喪亂得示二謝帖》
- 王羲之《上虞帖》
- 王羲之草書《七月帖》
- 王羲之行書《先墓帖》2種
- 王羲之《袁生帖》
- 王羲之《黃庭經(jīng)》
猜你喜歡:
- 《北齊沙丘城造像殘碑》即《北齊河清三年造像記》,簡稱《沙丘碑》正書。此碑1993年在山東兗州城東南泗河出土,殘碑高38厘米,長1
- 《始平公造像記》,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記》。北魏太和二十年(498)刻于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是著名的魏碑代表作《龍門二十
- 王羲之《大報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釋文】 便大報,期轉(zhuǎn)差也,知不快,當(dāng)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 王獻(xiàn)之《愿余帖》,草書,拓本釋文: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懸心。倪比健也。適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動靜,故?;?/div>鐘繇書于魏黃初二年(221),楷書,書時鐘繇已七十高齡。此表內(nèi)容為推薦舊臣關(guān)內(nèi)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跡本于1860年《高昌墓表八種》包括《令狐天恩墓表》(墨書)《張買得墓表》(墨書)《麴彈那及夫人張氏麴氏之墓表》(墨書)《趙榮昌妻韓氏墓表》(墨書)《田紹賢《十七帖》法帖淵源《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xiàn)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yuǎn)《法書要錄北魏《司馬昞墓志銘》墨拓(翻刻本) 2張(又1份1張,缺蓋)54×57,49×51(蓋)cm 國家圖書館藏(備注:上王獻(xiàn)之《余杭帖》(又稱《觸事帖》)拓本。行書。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閣帖》卷九。 釋文:獻(xiàn)之白:思戀觸事彌至。獻(xiàn)《元瑛墓志》又名《長樂公主元瑛墓志》、《高猛妻元瑛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刻。1948年同其夫高猛墓志同時出土出洛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