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字仲宣》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09:36:24
三國志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父謙,為大將軍何進(jìn)長使。以疾免,卒于家。
獻(xiàn)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xué)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dāng)與之?!蹦晔撸就奖?,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倪,不甚重也。表卒。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太祖置酒漢濱,粲奉觴賀曰:“方今袁紹起河北,仗大眾,志兼天下,然好賢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列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nèi)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車即繕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橫行天下。及平江漢,引其賢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內(nèi)回心,望風(fēng)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畢力,此三互之舉也。”后遷軍謀祭酒。魏國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誦乎?”曰:“能?!币蚴贡扯b之,不失一字。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校,不誤一道。其強(qiáng)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shù),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gòu);然復(fù)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從征吳。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時年四十一。集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后絕。
《三國志·魏志》
譯文/翻譯:
王粲,字仲宣,是山陽高平人。曾祖父王龔,祖父王暢,都位列漢代的三公。父親王謙是大將軍何進(jìn)的長史。何進(jìn)因為王謙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讓自己的女兒)與王謙結(jié)成婚姻關(guān)系,叫兩個女兒出來拜見王謙,讓他從二人中選擇一個。王謙沒有答應(yīng)。因病免了官職,最后在家中死去。
漢獻(xiàn)帝向西遷都,王粲也遷居到長安,左中郎將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驚。當(dāng)時蔡邕的才學(xué)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權(quán)重,受到重視,常常車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賓客滿坐。蔡邕聽說王粲在門外來訪,倒穿著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紀(jì)輕,體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暢的孫子,有奇異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書籍應(yīng)當(dāng)全部送給他?!笔邭q時,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黃門侍郎的官職,因為西京擾亂,都沒有去接受官職。于是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因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揚并且隨隨便便、不拘小節(jié),不太重視他。劉表死了后,王粲勸劉表的兒子劉琮,讓他歸附了曹操。曹操召用王粲為丞相掾,并且賞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曹操在漢水之濱設(shè)酒宴,王粲雙手捧杯敬賀說:“當(dāng)今袁紹在黃河以北起兵,仗著人多,立志吞并全國,然而他愛賢才卻不能使用賢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離開了他。劉表在荊州一帶從容不迫,安閑自在,暫時不動,觀察等待時機(jī),自認(rèn)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壓倒商朝)。在荊州躲避戰(zhàn)亂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眾的人,劉表不知重用他們,所以國家危急卻沒有輔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時候,剛到那里就整頓武器裝備,招攬豪杰而重用他們,而縱橫馳騁天下;等到平定了長江、漢水,招納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們的職位,讓天下人歸心,遠(yuǎn)遠(yuǎn)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將都被任用,英雄竭盡全力,這是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的措施啊?!焙髞硗豸颖徽{(diào)動官職任軍謀祭酒。魏國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職。他廣泛認(rèn)識事物,知識豐富,有問必能對答。當(dāng)時昔日的法度荒廢、松弛,需要創(chuàng)立新的規(guī)章制度,王粲經(jīng)常主持這件事。
當(dāng)初,王粲和別人一起走路,讀路邊的碑文,那人問:“你能背誦嗎?”王粲說:“能。”那人就讓他背誦碑文,一個字也不錯(漏)。曾經(jīng)觀看人下圍棋,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被攪亂了,王粲替他們照原樣恢復(fù),把棋子再擺上。下棋的不相信,用頭巾把棋局蓋上,讓他再用其他的棋盤把棋子照原樣擺上。擺好后用來互相核對比較,棋子的位置一個也不錯。他的很強(qiáng)的記憶力就像這樣好。他還擅長計算,作算術(shù),能大致通曉道理。他擅長寫文章,提筆就能寫成,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當(dāng)時的人常常認(rèn)為他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提筆寫成的文章。他寫下的詩、賦、論、議將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隨曹操軍隊伐征東吳。二十二年春天,在行軍路上病死,當(dāng)時四十一歲。王粲有兩個兒子,受魏諷的牽連,都被殺了。后代斷絕。
《王粲字仲宣》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jìn),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 朱子奢,蘇州吳人,從鄉(xiāng)人顧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辭。隋大業(yè)中,為直秘書學(xué)士。天下亂,辭疾還鄉(xiāng)里。后從杜伏威入朝,授國子助教。太宗貞觀初,高麗
-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 [清]龔自珍居禮曹,客有過者曰:“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庇啾溲浴C髂?,
- ①常林字伯槐,河內(nèi)溫人也。年七歲,有父黨造門,問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雖當(dāng)下客,臨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②太守王
- 《醉翁亭記》課文賞析《醉翁亭記》不僅是一首千古傳誦的游記,也是一篇具有積極思想意義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和思想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醉翁亭
- 朱云見漢成帝文言文閱讀朱云見漢成帝故槐里令朱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賜尚方斬馬劍
- 中考備戰(zhàn):解惑文言文中的“異讀”異讀即是指一個字在習(xí)慣上有兩種以上的讀法?!爱愖x”的情況常出現(xiàn)在文言文中,在進(jìn)行中考復(fù)習(xí)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 左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左傳文言文翻譯,一起來
- 慶童,字明德。早以勛臣子孫受知仁廟,授大宗 * 掌判,以寬厚為政,遼人德之。至正十年,遷平章,行省江浙。明年,盜起汝、潁,已而蔓延于江浙。慶
- 文言文考點的分析情況【考綱解讀】《考試大綱》要求對文言文的“分析綜合”的考查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篩選文中的信息;②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
- 《王翱秉公》譯文原文王翱①一女,嫁于畿輔②某官為妻。公③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④而語妻曰:“而翁⑤長銓⑥,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 茍晞,字道將,河內(nèi)山陽人也。少為司隸部從事,校尉石鑒深器之。齊王(司馬)冏輔政,晞參冏軍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廉察諸曹,八坐①以下皆側(cè)目憚
- 語文文言文詞語解釋原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zh)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賦于其上。屬(zhǔ
- 《矛與盾》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矛與盾》出于《韓非子·難一》。那里面的內(nèi)容是怎么翻譯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準(zhǔn)備的《矛與盾》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盧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yǎng),撫視甚于其子。柔盡心溫清,亦同己親。宗族嘆重之。性聰敏,好學(xué),未弱冠,解屬文。司徒、臨淮王或見而器之,以女妻焉
- 李吉甫,字弘憲,世為趙人。貞元初,為太常博士,年尚少,明練典故。昭德皇后崩,自天寶后中宮虛,恤禮廢缺。吉甫草具其儀,德宗稱善。李泌、竇參器其
- 張溥嗜學(xué)文言文道理張溥從小就熱愛學(xué)習(xí),他所讀過的書一定用手親自抄寫,抄完朗讀一遍,馬上燒掉,再抄寫,這樣六七遍才停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張
- 先生為給事中①,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爭論于朝,言及指南車。二子謂古無指南車,記言之虛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遠(yuǎn)之有?”二子
- 文言文《左傳·成公·成公十七年》原文及翻譯原文【經(jīng)】十有七年春,衛(wèi)北宮括帥師侵鄭。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邾人伐鄭
- 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