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惺《贈唐仲言序》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15 17:44:15
鐘惺
原文:
吾鄉(xiāng)楊修齡侍御嘗告我曰:“華亭有唐汝詢字仲言者,五歲而瞽,今五十余矣。自五歲后至今,聞人誦輒記,記又能解。又能以其所記且解者,自出而為詩文。又注古之為詩文者,各不下數(shù)十萬言。計五歲以后所記且解者,皆人之口所授于其耳,其耳所授于其心者之積也;五歲以后所出為詩文及注古之為詩文者,皆其心所授于其口,其口所授于人之耳與手者之積也。其類既多,其體既備,其立意又皆以該且核①為主。既已剖析疑義,欣賞奇文,至字之音如東冬、清青之屬,問其形,不識如故?!庇杪劧愔?。
居二年,予過白門,適晤其人。質之修齡先生所言,皆是。后仲言歸華亭數(shù)月,復晤予,誦予《集俞園》詩“霜后芙蓉猶有露,冬前楊柳暫為煙”之句。予凄然為誦其全什②,察其審聽哀問之狀,為憫默心酸久之。何者?凡仲言所為,終其身寄于所不可必者③也。數(shù)十年中,以其心聽命于其耳,以其耳聽命于人之口。人之口一不至于其耳,則耳無聰,因而其耳不至于其心,則其心不靈。人之喜人詩文而自為誦者,為己也;轉以誦于人者,為人也。人之為己而自為誦者難矣,矧為人誦乎?故曰:仲言終其身寄于所不可必者也。寄于所不可必,其勢宜不能多且久。然能使人之為仲言誦多且久于其自為誦,數(shù)十年中如一日、如一人者,仲言之誠所為也。夫其審聽而哀問者,誠也。
吁!為仲言者,亦極難矣!凡得之難,則守之堅。得之難,守之堅,則其口、耳出入之際,雖欲加擇焉,而非惟不暇,且不敢。欲加擇焉而有所不暇且不敢,故能積。是仲言所以該且核之故也。
【注】①該且核:廣博又翔實。②什:篇。③寄于所不可必者:寄托在不是一定能辦到的事上。
譯文/翻譯:
我的同鄉(xiāng)楊修齡曾經(jīng)對我說:“華亭有個叫唐汝詢字仲言的人,五歲時眼睛就失明了,現(xiàn)在五十多歲了。從五歲到現(xiàn)在,他聽到別人朗誦就記背,記背下來又自己加以理解。而且他又能憑自己記下來又能理解的內容,獨立創(chuàng)作詩文。他又為古代的詩文作注,都不少于數(shù)十萬字。估計他五歲以后記住并理解的詩文,都是別人的嘴傳授給他的耳朵,他的耳朵再傳授給他的思想的積累。五歲以后他創(chuàng)作的詩文及為古代詩文作的注,都是他的心授予他的嘴,他的嘴又授予別人的耳朵與手的積累。他的文章種類多,文體具備,主題又以廣博詳實的材料為基礎。唐汝詢(雖然)已經(jīng)能剖析疑義,鑒賞奇文,(但)到了讀音相同的東冬、清青這類字,問他字的字形,還是和以前一樣不會區(qū)分?!蔽衣犓@樣說,心里認為唐仲言是個奇人。
過了兩年,我經(jīng)過白門,恰好碰見唐仲言。用修齡先生的話來驗證,都符合他說的。仲言回華亭幾個月后又和我碰面,朗誦我的《集俞園》詩“霜后芙蓉猶有露,冬前楊柳暫為煙”一句。我悲傷地為他朗誦全篇,觀察他仔細地聽、傷心地詢問的情狀,為他沉默心酸了很久。什么原因我會這樣呢?仲言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是將他的一生寄托在他不必去做的事情上。數(shù)十年中,他讓他的心聽命于耳朵,讓他的耳朵聽命于他人之口。人們說的一旦傳不到他的耳朵,那么他的耳朵就什么也聽不到;他的耳朵聽到的不進入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心就不能靈敏地感知。因喜愛詩文而自己朗誦的人,誦讀詩文是為了自己;轉而對他人朗誦,為的是別人。人們?yōu)榱俗约赫b讀詩文已經(jīng)難了,何況是為別人誦讀呢?所以說仲言是將自己的一生寄托在本可以不必做的事情上了。這樣的情勢下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愿意為他讀并且能堅持長久。然而能使很多人愿意常常為他朗讀甚至比他們?yōu)樽陨砝首x的還要多,并且數(shù)十年如一日、如一人的原因,是仲言的誠心帶來的結果。他那仔細聽、悲傷地發(fā)問的的情狀,表露了他的一顆真誠的心。
唉,像仲言那樣做,也是很難的了!凡是得到它難,那么守護它就會堅定。得到它難,守護它堅定,那么別人在說,他在聽的時候,即使想要加以選擇接受,就不僅是來不及的原因了,更是因為不敢。想要對他人誦讀的內容加以選擇卻來不及也不敢,所以他能積累豐富的知識。這就是仲言的文章廣博又詳實的緣故吧。
鐘惺《贈唐仲言序》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未知原文: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
- 出關與畢侍郎箋文言文自渡風陵,易車而騎,朝發(fā)蒲坂,夕宿鹽池。陰云蔽虧,時雨凌厲。自河以東,與關內稍異,土逼若衖,塗危入棧。原林黯慘,疑披谷口
- 高二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勸學知識點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輮以為輪(通“煣”,用火烘木使彎曲)(2)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通“又”,再;通“
- 文言文紙上談兵的一詞多義故①括母問奢其故:原因,緣故②故漁者歌曰:因此以①以天下莫能當:認為②以此夸能:用③記日以還:來④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明史原文:陳友諒,本謝氏,祖贅于陳,因從其姓。少讀書,略通文義。有術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貴”,友諒心竊喜。 友諒初嘗為縣小吏,
- 老子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 七年級文言文日??键c練習-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
- 史記原文:漢高祖五年,張耳薨,其子張敖嗣立為趙王。漢七年,高祖過趙,趙王自上食,禮甚卑。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趙相貫高,故張耳客也。生平為氣
- 陳禾傳文言文翻譯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博士。時方以傳注記問為學,禾始崇尚義理,黜抑浮華。入對契旨,擢監(jiān)察御史、殿
- 《鄒忌諷齊王納諫》文言文演出腳本第一幕人物: 鄒忌 鄒妻 鄒妾 客人時間:戰(zhàn)國時期地點:相國府?。ㄅ园祝涸绯?,陽光明媚,齊國相國鄒忌一大早就
- 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蓋形,故充腹有粒,蓋形有縷,夫在蕓耨①,妻在機杼,民無二事,則有儲蓄。夫無雕文刻鏤之事,女無繡飾纂
- 石鑒,字林伯,樂陵厭次人也。出自寒素,雅志公亮。仕魏,歷尚書郎、侍御史、尚書左丞、御史中丞、多所糾正,皇帝憚之。出為并州刺史、假節(jié)、護匈奴中
- 明史原文:李夢陽,字獻吉,慶陽人。弘治六年舉陜西鄉(xiāng)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十八年,應詔上書,極論得失。末言:“壽寧侯張鶴齡①招納無賴
- 虬髯客傳(節(jié)選)唐 杜光庭虬髯曰:“計李郎①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與一妹②同詣某坊曲小宅相訪。李郎相從一妹懸然如磬欲令新婦祗謁兼議從容
- 趙湘,字巨源,華州人。進士甲科,歷彰武、永興、昭武三軍節(jié)度推官,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知新繁縣。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隴州、興元府,再遷太常博士。
- 劉古塘墓志銘[清)方苞雍正四年五月望后二日,兄子道希書至,告古塘之喪。昔余咸童,從先兄求友閭巷間,得古塘。其后之近邑,,/3故鄉(xiāng),客京師,學
- 文言文閱讀及譯文顧憲成,字叔時,無錫人。萬歷四年,舉鄉(xiāng)試第一。八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大學士張居正病,朝官群為之禱,憲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
- 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①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②子曰
- 后漢書原文:耿恭字伯宗,少孤??犊啻舐?,有將帥才。永平十七年冬,騎都尉劉張出擊車師,請恭為司馬,與奉車都尉竇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護、戊己校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訓練:秦王謂唐雎日秦王謂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