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何妥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13 00:23:14
隋書
原文:
何妥,字棲鳳,西城人也。妥少機警,八歲游國子學,助教顧良戲之曰:“汝既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是河水之河?”應聲答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是新故之故?”眾咸異之。十七,以技巧事湘東王,后知其聰明,召為誦書左右。江陵陷,周武帝尤重之,授太學博士。宣帝初欲立五后,以問儒者辛彥之,對曰:“后與天子匹體齊尊不宜有五?!蓖遵g曰:“帝嚳四妃,舜又二妃,亦何常數?”由是封襄城縣伯。高祖受禪,除國子博士,進爵為公。
妥性勁急,有口才,好是非人物。時納言蘇威嘗言于上曰:“臣先人每誡臣云,唯讀《孝經》一卷,足可立身治國,何用多為!”上亦然之。妥進曰:“蘇威所學非止《孝經》厥父若信有此言威不從訓是其不孝若無此言面欺陛下是其不誠不誠不孝何以事君且夫子有云:‘不讀《詩》無以言,不讀《禮》無以立?!M容蘇綽教子獨反圣人之訓乎?”威時兼領五職,上甚親重之,妥因奏威不可信任。書奏,威大銜之。其后上令妥考定鐘律。
先是,太常所傳宗廟雅樂,數十年唯作大呂,廢黃鐘。妥又以深乖古意,乃奏請用黃鐘。詔下公卿議,從之。六年,出為龍州刺史。時有負笈游學者,妥皆為講說教授之。為《刺史箴》,勒于州門外。在職三年,以疾請還,詔許之。復知學事。時上方使蘇夔在太常,參議鐘律。夔有所建議,朝士多從之,妥獨不同,每言夔之短。高祖下其議,朝臣多排妥。妥復上封事,大抵論時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侍郎薛道衡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子祭酒。卒官。謚曰肅。撰《周易講疏》十三卷,《孝經義疏》三卷,《莊子義疏》四卷,《封禪書》一卷,《樂要》一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節(jié)選自《隋書·列傳卷四十》)
譯文/翻譯:
何妥,字棲風,是西城人。何妥年輕時就很機警,八歲時游學國子學,助教顧良和他開玩笑說:“你既然姓何,那么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何妥)應聲回答說:“先生姓顧,是眷顧的顧,(還)是新故的故?”大家都認為他不同一般。十七歲時,憑借巧妙的技能侍奉湘東王,后來(湘東王)知道他聰明,讓他在身邊誦讀(詩)書。
江陵淪陷后,北周武帝格外看重何妥,授予其太學博士的職位。宣帝當初打算冊立五位皇后,(并)拿這件事請教儒者辛彥之,辛彥之回答說:“皇后與天子同等尊貴,不適合立五個?!焙瓮遵g斥說:“帝嚳立有四位妃子,舜立有兩位妃子,(后妃)又哪有固定的人數呢?”何妥因此被封襄城縣伯。隋文帝接受禪位后,他被授予國子博士的職位,進封公爵。
何妥生性剛強急躁,口才很好,喜歡評論他人是非。當時的納言(官)蘇威曾經對皇帝說:“我的先人常常告誠我說,只要熟讀《孝經》,就足以立身治國,為什么要讀那么多書呢?”皇帝也認為蘇威的話是對的。何妥進言說:“蘇威所讀之書,(并)不止(孝經》(一種)。他的父親如果真說過這話,(那么)蘇威(就是)不聽從父親的教誨,他這是不孝;如果(他父親)沒有說過這話,這是當面欺騙陛下,他這是不忠誠。既不忠誠又不孝順的人,憑什么來侍奉皇上?況且孔夫
子說過這樣的話:‘不讀《詩經》的話,就無法言讀;不讀《禮記》的話,就無法立身?!趺茨苋萑烫K綽教導兒子卻違反圣人的古訓呢?”蘇威當時兼任五個職位,皇帝非常親近并重用他。何妥趁機進言蘇威不可信任。奏章進呈給了皇帝后,蘇威非常懷恨何妥。此后,皇帝讓何妥考核審定音律。
此前,太常所傳授的宗廟雅樂,幾十年間只傳授大呂之樂,(而)廢止黃鐘之樂。何妥認為這與古代的風格趣味大相背離,于是奏請使用黃鐘之樂?;实巯略t讓公卿們討論這件事,采納了何妥的意見。六年,何妥出任龍州刺史。當時有(到龍州)游學的人,何妥都為他們講授(經典),教導他們。何妥還撰寫了《劑史藏》,刻在龍州城門外的石頭上。他在職三年,因病請求返回,皇帝下詔同意。又主持學習事務。當時皇帝讓蘇菱在太常,參與議定音律。蘇菱有所建議,朝中之士大多聽從他,只有何妥不同意,常常評說蘇夔的短處。高祖把他的意見交給大臣們評議,朝臣們大多排斥何妥。何妥再次呈上密封的奏章,大多是評論時政的得失,并指摘、斥責當代的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侍郎薛道衡等都因此獲罪。(何妥)被授予伊州刺史的職位,沒有成行,不久擔任國子祭酒。最后死于任上,謚號肅。何妥撰有《周易講疏》十三卷,《孝經義疏》三卷,《莊子義疏》四卷,《封禪書》一卷,《樂要》一卷,文集十卷,這些書籍并行于世。
《隋書·何妥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錢謙益原文:1)侍御萊蕪李君雍時謁余而請日:“余為園于城之北隅,其中亭之日可以。槐柏翳如,花竹分列,鑿沼矢魚,蹲石陰松,此余之所茇①也。其東
- 張須陀,弘農閿鄉(xiāng)人也。性剛烈,有勇略。弱冠從史萬歲討西爨,以功授儀同,賜物三百段。煬帝嗣位,漢王諒作亂并州,從楊素擊平之,加開府。大業(yè)中,為
- 百家姓侯文言文《百家姓?侯》作者:佚名歷史來源「侯」源出:一、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春秋時晉國哀侯及其弟?侯皆
- 賣柑者言劉 基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
- 公輸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公輸文言文原文公輸作者:墨者 出處:《墨子》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記 鴿(清)管同 葉侯之家獲二鴿,縛其翅而畜之野。貍者知其不能飛也,
-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也是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作為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
- 王鼎,字定九,陜西蒲城人。少貧,力學,尚氣節(jié)。赴禮部試至京,大學士王杰與同族,欲致之,不就。杰曰:“觀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繼吾后。”嘉慶元年,
- 柳麻子說書文言文翻譯柳麻子說書是張岱所寫,大家會怎么翻譯這篇文言文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柳麻子說書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柳麻子說書文言
-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瑯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fā)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
- 戰(zhàn)國策原文:蘇子謂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愛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親也,愛之以心,事之以財。忠臣之于君也,必進賢人以輔之。今王之大臣父
- 魏書原文:陸真,代人也。父洛侯,秦州長史。真少善騎射。世祖初,以真膂力過人,拜內三郎。數從征伐,所在摧鋒陷陣,前后以功屢受賞賜。真君中,從討
- 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懶惰象生銹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歡迎閱讀借鑒。
- 王烈,字彥方,太原人也。少師事陳寔①,以義行稱②。鄉(xiāng)里有盜牛者,主得之。盜請罪曰:“刑戮是甘③,乞④不使王彥方知也?!绷衣劧谷酥x⑤之,遺布
- 語文復習:文言文翻譯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翻譯《論語》六則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孔子說:“學了并經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
- 文言文閱讀試題訓練:晝錦堂記附答案我輩作文,必幾經刪潤①,而后文成。聞歐陽文忠作《晝錦堂記》,原稿首兩句是:仕宦②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再四改
-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象虎》劉基 原文及譯文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獲。或教之曰:“虎,山獸之雄也。天下之獸見之,咸詟而亡其
- 《百家姓·蓬》文言文《百家姓·蓬》作者:佚名歷史來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天子封賜給支子的地名,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萬姓統(tǒng)譜》
- 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職變動詞語一、表示任職的:⑴任:擔當,擔任。例如: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史記?蒙恬傳》)⑵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