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袁高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5 04:03:48
新唐書
原文:
①高字公頤。少慷慨有節(jié)尚。擢進士第。代宗時,累遷給事中。建中中,拜京畿觀察使,坐累貶韶州長史,復拜給事中。
②德宗將起盧杞為饒州刺史,高當草詔,見宰相盧翰、劉從一曰:“杞當國,矯誣陰賊,斥忠誼,傲明德,反易天常,使宗祏失守,天下疣痏①。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貶黜今還授大州天下其謂何?”翰等不悅,命舍人作詔。詔出,高執(zhí)不下,奏曰:“陛下用杞為相,出入三年,附下罔上,使陛下越②在草莽,群臣愿食其肉且不厭。漢法,三光不明,雨旱不時,皆宰相請罪,小者免,大者戮。杞罪萬誅,陛下赦不誅,止貶新州,俄又內(nèi)移,今復拜刺史,誠失天下望。”帝曰:“杞不逮,是朕之過。朕已再赦?!贝鹪唬骸拌教熨Y詭險,非不逮,彼固所余。赦者,止赦其罪,不宜授刺史。愿問外廷,并敕中人聽于民。若億兆異臣之言,臣請前死。”諫官亦力爭帝前。帝曰:“與上佐可乎?”群臣奉詔。翌日,遣使慰高曰:“朕惟卿言切至,已如奏。”太子少保韋倫曰:“高言勁挺,自是陛下一良臣,宜加優(yōu)禮?!?nbsp;
③貞元二年,帝以大盜后關輔百姓貧,田多荒蕪,詔諸道上耕牛,委京兆府勸課。量地給牛,不滿五十畝不給。高以為圣心所憂,乃在窮乏。今田不及五十畝即是窮人,請兩戶共給一牛。從之。卒,年六十,中外悵惜。憲宗時,李吉甫言其忠謇③,特贈禮部尚書。
(選自《新唐書·第四十五》)
①疣痏:瘡痍。②越:流亡。③忠謇:忠誠正直。
譯文/翻譯:
袁高字公頤。年少的時候充滿正氣有志節(jié)??贾羞M士。代宗時,多次升遷至給事中。德宗中期,授予京畿觀察使。因為受牽累被貶韶州長史,又復官授予給事中。
德宗將要起用盧杞擔任饒州刺史,袁高主持擬寫詔書。他拜見宰相盧翰、劉從一說:“盧杞主持國家(事務)或掌握國家大權,假托君命誣陷無辜,暗中殘害。他排斥忠義人士,輕視光明磊落的人,顛倒自然常規(guī),使宗廟失守,天下瘡痍。朝廷不依法處置他,剛剛貶黜,現(xiàn)在又授予大州刺史,天下人會議論什么呢?”盧翰等人不高興,命令門客擬寫詔書。詔書擬好后,袁高扣下不下達,上奏說:“陛下用盧杞擔任宰相,出入朝廷主政三年,他附和偏袒下官,蒙蔽陛下,讓陛下在民間流亡,群臣想要吃他的肉都不滿足。依據(jù)漢法,日月星三光不亮,雨旱不適時,都是宰相需要請罪的,罪責小的被免官,罪責大的被殺戮。盧杞罪當萬死,陛下赦免他不死,只貶到新州,不久又向內(nèi)調動,現(xiàn)在又授予饒州刺史,確實讓天下人失望。”皇帝說:“盧杞的過失沒有到那種程度,是我的過錯。我已經(jīng)兩次赦免他了。”袁高回答說:“盧杞天性詭詐奸險,不是不到那種程度,他的過失本來就超過那種程度。赦免,也只是赦免他的罪,不應該授予他刺史這個官。希望你問問朝臣,并下令宦官傳達給百姓。如果百姓同我說的不一樣,我請求上前受死?!敝G官也在皇帝面前力爭。皇帝說:“授予盧杞上佐可以嗎?”群臣接受詔令。第二天,皇帝派遣使臣慰問袁高說:“我認為只有你的話切直盡理,已經(jīng)按你上奏的做了?!碧由俦mf倫說:“袁高的話剛直,自然是陛下的一個好臣子,應該給予優(yōu)待。”
貞元二年,皇帝因為國亂之后,關中和三輔地區(qū)百姓貧窮,田地多荒蕪,下詔各個行政區(qū)征用耕牛,委托京兆府勉勵督促這件事。關中和三輔地區(qū)量地給牛,不滿五十畝地不給牛。袁高認為皇帝所擔心的是窮苦的老百姓?,F(xiàn)在田不足五十畝的就是窮人,他請求兩戶窮人給一頭牛,皇帝聽從了他。袁高去世的時候,六十歲,朝廷內(nèi)外深感惋惜。憲宗時,李吉甫稱贊袁高忠心正直,朝廷特別追贈他為禮部尚書。
《新唐書·袁高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謝遷,字于喬,余姚人。成化十年鄉(xiāng)試第一。明年舉進士,復第一。授修撰,累遷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鏞請豫選妃嬪備六宮。遷上言:“山陵未畢,禮
- 《百戰(zhàn)奇略第七卷亂戰(zhàn)》的文言文凡與敵戰(zhàn),若敵人行陣不整,士卒喧嘩,宜急出兵以擊之,則利。法曰:「亂而取之?!固?,段志玄從劉文靜拒屈突通于潼關
- 《晁錯論》原文及欣賞《晁錯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人物評論文,評論對象為西漢初年景帝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錯。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晁錯論
- 胡海,字海洋,定遠人。嘗入土豪赤塘王總管營,自拔來歸,授百戶。從敗元將賈魯兵,克泗、滁,進萬戶。從渡江,拔蠻子海牙水寨,破陳埜先兵,從取集慶
- 文言文師說的課堂實錄《師說》課堂實錄1師:同學們好!生:老師好!師:先給大家講一件真實的故事。咱們學校有一位叫××的數(shù)學老師,[有人點頭]他
- 一毛不拔文言文道理他雖然很富有,但卻一毛不拔,從不參加公益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毛不拔文言文道理,希望大家喜歡。出處:《孟子·盡心上
- 宗澤傳文言文全文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宗澤傳文言文全文翻譯,希望對您有幫助。宗澤。字汝霖,婺
- 元暉傳 (1)元暉,字叔平,河南洛陽人也。祖深,魏恒、朔二州刺史。父翌,尚書左仆射。暉須眉如畫,進止可觀,頗好學,涉獵書記①。少得
- 莊子呆若木雞原文: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響影?!笔沼謫?。曰:“未也
- 高考文言文閱讀可分三步走高考文言文閱讀不少考生對于文言文閱讀的認知往往存在偏差:有些考生認為該部分主要靠日常積累,方法性較弱,只需要通過題海
- 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陳洪綬畫像講述畫家陳洪綬的故事。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原文】洪綬年四歲
- 語文文言文動詞詞類活用解析(1) 動詞的使動用法1、項伯 * ,臣活之 (課文《鴻門宴》出自《史記項羽本記》)2、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 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人。父淡,善《三禮》,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劉誕,誕反,淡坐誅。昭六歲而孤,十一,隨外祖于朱雀航賣歷日。為雍州刺史袁顗客
- 以葉隱形原文楚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
- 語文文言文練習題與答案三、(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海塘記宋.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
- 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一詞多義梳理一詞多義(例)使:使北營(出使)會使轍交馳(使者)奉使往來(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來者讀之(
- 文言文實詞亡的用法(1)<動>逃跑?!蛾惿媸兰摇罚骸敖瘛嗨?,舉大計亦死?!薄读H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走燕?!?2)<動>丟失
- 謝杜相公書①曾鞏伏念昔者,方鞏之得禍罰于河濱,去其家四千里之遠。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險,為其阻厄。而以孤獨之身,抱不測之疾,
- 乞貓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導語:語文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勤奮好學、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乞貓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 張栻《原游東山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歲戊寅夏四月己亥,弋陽方疇、廣漢張栻酌餞東平劉芮于永之東山。久雨新霽,天朗氣清,步上絕頂,山色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