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魏知古》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03 22:25:23
資治通鑒
原文:
黃門監(jiān)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薦,以至同為相,崇意輕之。無何,知古拜吏部尚書,知東都選事,崇遣吏部尚書宋于門下過官;知古銜之。
崇二子分司東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頗招權(quán)請托;知古歸,悉以聞。他日,上從容問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對曰:“臣有三子,兩在東都,為人多欲而不謹;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問之耳?!鄙鲜家猿绫貫槠渥与[,及聞崇奏,喜問:“卿安從知之?”對曰:“知古微時,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為知古必德臣,容其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以崇為無私,而薄知古負崇,欲斥之。崇固請曰:“臣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茍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累圣政矣?!鄙暇媚嗽S之。辛亥,知古罷為工部尚書。
姚崇嘗有子喪,謁告十余日,政事委積,懷慎不能決,惶恐,入謝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鎮(zhèn)雅俗耳。”崇既出,須臾,裁決俱盡,頗有得色,顧謂紫微舍人齊浣曰:“余為相,可比何人?”浣未對。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雖不能施于后,猶能沒身。公所為法,隨復更之,似不及也?!背缭唬骸叭粍t竟如何?”浣曰:“公可謂救時之相耳?!背缦?,投筆曰:“救時之相,豈易得乎!”
姚崇無居第,寓居罔極寺,以病痁謁告。上遣使問飲食起居狀,日數(shù)十輩。源乾曜奏事或稱旨,上輒曰:“此必姚崇之謀也?!被虿环Q旨,輒曰:“何不與姚崇議之!”乾曜常謝實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問崇。癸卯,乾曜請遷崇于四方館仍聽家人入侍疾上許之崇以四方館有簿書非病者所宜處固辭上曰設(shè)四方館為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辭
(選自《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一卷)
譯文/翻譯:
黃門監(jiān)魏知古本是小吏出身,憑借著姚崇的引薦,才與姚崇同朝為相,姚崇內(nèi)心里有些輕視他。沒多久魏知古被授予吏部尚書職務(wù),負責主持東都洛陽的官吏銓選之事,姚崇卻另派吏部尚書宋在門下省負責審定吏部、兵部注擬的六品以下職事官。魏知古因此對姚崇十分不滿。
姚崇的兩個兒子在分設(shè)于東都洛陽的中央官署任職,倚仗其父對魏知古有恩,大肆攬權(quán),為他人私下向魏知古求官;魏知古回到長安后,把這些事全都告訴了玄宗皇帝。過了幾天,玄宗漫不經(jīng)心地向姚崇問道:"您的兒子才干品性怎么樣?現(xiàn)在擔任什么官職???"姚崇揣摸到了玄宗的心思,便回答說:"臣有三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在東都任職,他們?yōu)槿擞艽螅袨橐埠懿粰z點;現(xiàn)在他們一定是有事私下囑托魏知古,只不過是臣沒有來得及去訊問他們而已。"唐玄宗原先以為姚崇一定會為他的兒子隱瞞,在聽了他的這番回答之后,高興地問道:"您怎么知道這件事的呢?"姚崇回答說:"在魏知古地位卑微之時,臣曾經(jīng)多方關(guān)照他。臣的兒子非常愚魯,認為魏知古一定會因此而感激臣,從而會容忍他們?yōu)榉亲鞔?,所以才敢于向他求取請托?quot;唐玄宗因此而認為姚崇 公正無私,而看不起魏知古的忘恩負義,想要罷黜他的職務(wù)。姚崇堅決地請求玄宗不要這樣做,他說:"此事乃是臣的兩個兒子有罪,破壞了陛下的法度,陛下赦免他們的罪過,臣已經(jīng)是感到萬幸了;如果由于臣的緣故而斥逐魏知古,天下的人們一定會認為陛下是在偏袒臣,這樣會累及圣朝的聲譽。"唐玄宗沉吟了很久才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辛亥(二十五日),魏知古被免去相職,改任工部尚書。
姚崇曾有一次為兒子辦喪事請了十幾天的假,從而使得應(yīng)當處理的政務(wù)堆積成山,盧懷慎無法決斷,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謝罪。唐玄宗對他說:"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給姚崇,只是想讓您安坐而對雅士俗人起鎮(zhèn)撫作用罷了。"姚崇假滿復出之后,只用了一會兒功夫便將未決之事處理完畢,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頭對紫微舍人齊浣道:"我作宰相,可以與歷史上那些宰相相比?"齊浣?jīng)]有回答。姚崇繼續(xù)問道:"我與管仲、晏嬰相比,誰更好些?"齊浣回答說:"管仲、晏嬰所奉行的法度雖然未能傳之后世,起碼也做到終身實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則隨時更改,似乎比不上他們。"姚 崇又問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樣的宰相呢?"齊浣回答說:"您可以說是一位救時之相。"姚崇聽后十分高興,將手中的筆扔在桌案上說:"一位救時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姚崇自己沒有住宅,寓居在罔極寺中,因身患瘧疾向玄宗請假,玄宗屢次派使者詢問他的日常飲食起居狀況,每日竟達數(shù)十次之多。源乾曜上奏言事時,每當他的回答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總是說:"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如果有時的回答不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就說:"你為什么不事先與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道歉,承認確實是如此。朝中一有大事,玄宗就要讓源乾曜到罔極寺詢問姚崇的意見。癸卯(疑誤),源乾曜請求將姚崇從罔極寺搬到四方館居住,并準許他的家屬入館照料他的病,玄宗答應(yīng)了這個要求。姚崇認為四方館內(nèi)存有官署的文書,不是病人應(yīng)當居住的地方,因此堅決推辭。唐玄宗對他說:"設(shè)置四方館本來就是為官員服務(wù)的;朕安排您住進來,是為國家考慮。朕恨不得讓您住到宮里,您還有什么可推辭的呢!"
資治通鑒《魏知古》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齊桓晉文之事》文言文的學案復習【復習目標】1. 知識目標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2. 能力目標理
- 文言文名人名句導語: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chǔ)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名人名句,希望可以
- 孟嘗君出記文言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記敘了馮諼為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而進行的種種政治外交活動(焚券市義,謀復相位,在薛
- 新五代史原文:李嚴,幽州人也,初名讓坤。嚴為人明敏多藝能,習騎射,頗知書而辯。同光三年,使于蜀,為王衍陳唐興復功德之盛,音辭清亮,蜀人聽之皆
-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 宋史原文:劉锜字信叔,德順軍人,滬川軍節(jié)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儀狀,善射,聲如洪鐘。嘗從仲武征討,牙門水斛滿,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隨以一矢窒之
- 初中文言文閱讀課后練習及答案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
- 文言文千里之馬的原譯文千里之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
-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
- 清史稿原文:李世熊,字元仲,寧化人。少負奇才,植大節(jié),更危險,無所懼。于書無所不窺,然獨好韓非、屈原、韓愈之書。年十六,補弟子員,旋中天啟①
- 張岱原文:會稽寶祐橋南,有小小藥肆,則吾友云谷懸壺地也。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試茶,紛至沓來,應(yīng)接不暇。人病其煩,而云谷樂此不為疲也。術(shù)擅
- 高二語文必修五期末文言文知識點復習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
- 8年級下冊文言文復習歸納八年級下冊:與朱元思書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1、 風煙俱凈 俱:全,都2、 從流飄蕩 從:隨著3、水皆縹碧,千
-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練習題與答案之馬說文言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
- 花木蘭的文言文詩詞《木蘭辭》 —— 郭茂倩 《樂府詩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木蘭的文言文詩詞,歡迎閱讀!【木蘭詩文言
- 文言文閱讀三國志選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趙達,河南人也。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故脫身渡江。治九
-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方直有雅才,擢進士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累遷衛(wèi)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睿宗立,以故屬拜黃門侍郎,兼修國史。會造金仙、玉真觀
- 長生豬文言文翻譯長生豬一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長生豬文言文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長生豬文言文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
- 王安國直言王安國性亮直,嫉惡太甚。王荊公初為參知政事,閑日因閱讀晏元獻公小詞而笑曰:“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為爾,
- 大定歲丙午冬仲月,予由侍從出守汝南。既視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敗屋數(shù)楹,旁穿上漏,不庇風雨,乃命枝傾補罅,仍其舊而新之,公余吏退以為燕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