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張昉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06 09:18:40
元史
原文:
張昉,字顯卿,東平汶上人。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經義進士,官至治書侍御史。
昉性縝密,遇事敢言,確然有守,以任子試補吏部令史。金亡,還鄉(xiāng)里。嚴實行臺東平,辟為掾。鄉(xiāng)人有執(zhí)左道惑眾謀不軌者,事覺逮捕,詿誤甚眾,諸僚佐莫敢言。昉獨別白出數百人,實才之,進幕職。時兵后,吏曹雜進,不習文法,東平轄郡邑五十四,民眾事繁,簿書填委,漫無統(tǒng)紀。昉坐曹,躬閱案牘,左酬右答,咸得其當,事無留滯。初,有將校死事,以弟襲其職者,至是革去。昉辨明,復之,持金夜饋昉,昉卻之,慚謝而去。同里張氏以絲五萬兩寄昉家而他適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駭走避貲用悉焚惟力完所寄絲付張氏
乙卯,權知東平府事,以疾辭,家居養(yǎng)母。中統(tǒng)四年,參知中書省事。商挺鎮(zhèn)巴蜀,表為四川等處行樞密院參議。至元元年,入為中書省左右司郎中,甄別能否,公其黜陟,人無怨言。三年,遷制國用使司郎中。制司專職財賦,時宰領之,倚任集事,尤號煩重,昉竭誠贊畫,出納惟謹,賦不加斂,而國用以饒。
四年,丁內憂,哀毀逾制。尋詔起復,錄囚東平,多所平反。七年,轉尚書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中書省左右司郎中。昉有識慮,損益古今,裁定典憲,時皆宜之,名為稱職。十一年,拜兵刑部尚書,上疏乞骸骨,致其事,卒。贈中奉大夫、參知政事,追封東平郡公,謚莊憲。
子克遹,平陰縣尹。孫振,秘書著作郎;揆,中書省左司都事;拱,常德路蒙古學教授。
(選自《元史·張昉傳》)
譯文/翻譯:
張昉,字顯卿,東平汶上人。父親張汝明。金朝大安元年經義進士,官至治書侍御史。
張昉生性謹慎周密,遇事敢說話,堅定有操守??扛甘a試任吏部令史。金朝滅亡,返回鄉(xiāng)里。嚴實在東平設臨時性政務機構,征召張昉為掾吏。有用歪門邪道蠱惑人心圖謀不軌的鄉(xiāng)里人,事情敗露后被捕,牽連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沒有人敢說話。張昉一人分辯放出幾百人,嚴實認為他有才能,升任幕府官員。當時處于戰(zhàn)亂之后,小吏雜亂,不熟悉條文法令,東平管轄54個郡縣,人多事多,賬簿文書充斥,沒有頭緒。張訪坐鎮(zhèn)官署,親自閱覽案宗,左右應答,都很得當,事情沒有耽擱受阻的。當初,有個將校死于國事,讓他弟弟繼任他的職位,這時被革職了。張昉辨明原委,恢復死者弟弟的官職,那個人拿著錢夜里來送給張昉,張昉拒絕了他,他慚愧地告辭離去。同鄉(xiāng)張氏。把五萬兩絲寄放在張訪家到別處去了,不久張昉家失火,家里人驚慌逃避,家產器物全都燒了,只是努力保護人家寄放的絲,還給張氏。
乙卯年,代理東平府知事,因病重辭官,在家奉養(yǎng)母親。中統(tǒng)四年,參知中書省事。商挺鎮(zhèn)守巴蜀,上表推薦他任四川等處行樞密院參議。至元元年,入朝任中書省左右司郎中,他分別有才和無能的,公平的廢黜和提拔官員,大家沒有怨言。三年,升制國用使司郎中。制國用使司郎中管理錢財賦稅,當時由宰相兼管,配合制司郎中辦事,最為繁重,張昉盡心幫助謀劃,錢財出入謹慎,不增加賦斂,但國家資財卻多了,
至元四年,遇母親喪事,悲痛超過禮制。不久受詔復官,到東平審查案犯罪狀,很多被平反。七年,轉任尚書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任中書省左右司郎中。張昉有見識,增減古今,裁定典章法令,當時都覺得很合適,稱他很稱職。十一年,拜兵刑部尚書,上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離任,去世。贈中奉大夫、參知政事,追封東平郡公,謚號莊憲。
兒子張克遹,任平陰縣尹。孫子張振,任秘書著作郎;張揆,任中書省左司都事;張拱,任常德路蒙古學教授。
《元史·張昉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王浚,字士治,弘農湖人也。家世二千石??2┥鎵灥?,美姿貌,不修名行,不為鄉(xiāng)曲所稱。晚乃變節(jié),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十步。
- 李商隱《李賀小傳》原文及譯文 李賀小傳 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
- 文木先生傳[清]程晉芳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
- 《百丈山記》選自《朱文公文集》,寫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通篇狀物寫景,準確而形象,細致而生動,表現出作者精細的觀察能力和運用語
- 愛蓮說文言文翻譯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
- 魏源《默觚·學篇二》原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
- 晏子春秋原文:景公為西曲潢,其深滅軌,高三仞,橫木龍蛇,立木鳥獸。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帶球玉而冠且,被發(fā)亂首,南面而立,
- 傳習錄原文:先生①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日長進一日,愈久愈覺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
- 三峽的文言文翻譯《三峽》節(jié)選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官員,文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三峽的文
- 語文作業(yè)文言文練習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編輯了語文寒假作業(yè)文言文練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論語〉十二章》
- 宋史原文:謝瞻,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人,衛(wèi)將軍晦第三兄也。年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贊》、《果然詩》,當時才士,莫不嘆異。初為桓
- 文言文《晏子使楚》譯文及注釋讀不懂《晏子使楚》這篇文言文的人快來看看文言文《晏子使楚》譯文及注釋吧,歡迎大家閱讀。譯文(一)晏子出使到楚國。
- 宋濂原文: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①于茲,始足以當之。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
- 張守約,字希參,濮州人。以蔭主原州截原寨。為廣南走馬承受公事,二年四詣闕,陳南方利害,皆見納用,歐陽修薦其有智略、知邊事,擢知融州。峒將吳儂
- 劉懷肅傳劉懷肅,彭城人,高祖從母兄也。家世貧窶,而躬耕好學。初為劉敬宣寧朔府司馬,東征孫恩,有戰(zhàn)功,又為龍驤司馬、費令。聞高祖起義,棄縣來奔
- 契苾何力,九歲而孤。貞觀六年,與母率眾千余詣沙州內屬,太宗處其部于甘、涼二州,擢何力左領軍將軍。九年與薛萬徹萬均討吐谷渾于赤水川萬均率騎先進
- 柳宗元原文:二十五日,宗元白:兩月來,三辱生書,書皆逾千言,意若相望仆以不對答引譽者②。然仆誠過也。而生與吾文又十卷,噫!亦多矣。文多而書頻
- 趙普文言文重點詞翻譯趙普是北宋開國功臣。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碲w普文言文重點詞翻譯哦!趙普文言文: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
- 范仲淹為將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元昊請和,召拜樞密副使。王舉正懦默不任事.諫官歐陽修等言
-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掊足,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