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zhàn)奇略第十卷疑戰(zhàn)》文言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3 13:35:10
《百戰(zhàn)奇略第十卷疑戰(zhàn)》文言文
《百戰(zhàn)奇略第十卷疑戰(zhàn)》
作者:劉基
凡與敵對壘,我欲襲敵,須叢草雜木,多張旗幟,以為人屯。使敵備東,而擊其西,則必勝。或我欲退,偽為虛陣,設(shè)留而退,敵必不敢追我。法曰:「眾草多障者,疑也?!?/p>
《北史》:周武帝東征,以宇文憲為前鋒,守雀鼠谷。帝親臨圍晉州,齊主聞晉州被圍,亦自來援。時陳王純屯千里徑,大將軍永昌公椿屯雞棲原,大將軍宇文盛守汾水關(guān),并受憲節(jié)度。〔憲〕密謂椿曰:「兵者,詭道。汝今為營,不須張幕,可伐柏為庵,示有所處?!擦睢潮ブ?,賊至猶疑。」時齊主分兵〔萬人〕向千里徑,又遣眾出汾水關(guān),自帥大軍與椿對。椿告齊兵急,憲自往救之。會軍敗,齊追逐,師夜引還。齊人果以柏庵為帳幕之備,遂不敢進。翌日始悟。
翻譯
大凡與敵人對壘相抗,我軍如要襲擊敵人時,必須堆聚草木為障,多多張掛旗幟,偽裝成有兵屯駐的樣子,從而造成敵人防我于東,我就擊敵于西的態(tài)勢,這樣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蛘弋斘臆娨吠酥畷r,也要設(shè)置假陣地,偽裝成留有駐軍的樣子,然后再悄悄撤退,這樣敵人必定不敢貿(mào)然追我。誠如兵法所說:“在叢草中多置障礙物,是為迷惑敵人而設(shè)下的疑陣。”據(jù)《北史》記載,(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率軍東進討伐北齊,以齊王宇文憲所部為前鋒,進駐于雀鼠谷。周武帝親臨前線指揮部隊圍攻晉州,北齊后主高緯獲悉晉州被圍的消息后,也親自率軍前來救援。當時,北周軍的部署是:陳王宇文純所部屯駐千里徑,大將軍永昌公宇文椿屯駐雞犧原,大將軍宇文盛所部屯駐汾水關(guān),以上各路兵馬都受齊王宇文憲統(tǒng)一指揮。宇文憲秘密對宇文椿說:“用兵打仗,是一種以詭詐為指導(dǎo)的行動。你現(xiàn)在設(shè)置營壘,不必張設(shè)軍帳帷幕,可以砍伐柏樹搭成草屋,偽示有兵駐守的樣子。一旦使部隊撤離該地后,敵人見到草屋仍會產(chǎn)生疑惑而不敢前進。”這時,齊后主高緯派遣兵力萬人向千里徑進攻,又派一部兵力進擊汾水關(guān),他自己則親率主力進至雞棲原與宇文椿部對抗。宇文椿把齊軍來攻的緊急消息報告給宇文憲,宇文憲親自率軍前來增援。但當他趕到雞棲原時,恰值宇文椿奉周武帝命令率兵連夜退還。追擊中的齊軍,當其看到以柏樹枝搭設(shè)的草屋時,果然誤認為是周軍設(shè)伏備敵之所,于是望而生怯不敢繼續(xù)前進了。到了第二天,齊軍才明白自己了上周軍的“疑兵”之當。
解析
本篇以《疑戰(zhàn)》為題,旨在闡述作戰(zhàn)中如何設(shè)置疑陣以迷惑敵人的問題。它認為,不同的作戰(zhàn)企圖可用不同的疑陣方法。如要進襲敵人時,可采用“叢聚草本,多張旗幟”偽示我軍屯兵之所以吸引敵人,而我乘其備東而擊其西;如要避敵退卻時,則設(shè)置虛陣偽示駐兵而悄然撤退,敵人必定不敢輕率追擊我軍。設(shè)置疑陣,實際上是制造假象,偽裝自己的一種“示形”惑敵手段,這是中國古代作戰(zhàn)中常為兵家所采用的戰(zhàn)法之一。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既然己方可用假象迷惑敵人,那么,自己也就有被敵人之假象所迷惑的可能。因此,透過假象看本質(zhì),依據(jù)客觀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戰(zhàn)法而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這是指導(dǎo)戰(zhàn)爭所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只有真正做到既善于以假象迷惑敵人,又能不被敵人假象所迷惑的將帥,才算得上是多謀善斷的戰(zhàn)爭指導(dǎo)者。南北朝時期,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齊王宇文憲奉命率軍圍攻北齊的晉州,為了戰(zhàn)勝敵人,他密令屯駐于雞棲原的永昌公宇文椿“伐柏為庵,示有處所”,即預(yù)設(shè)疑陣以迷惑齊軍。不久,齊后主高緯親自率軍來攻,此時恰值周武帝命宇文椿返回,椿奉命率部乘夜撤離雞棲原。齊軍進抵雞棲原時,誤將“柏庵為帳幕”,以為周軍沒有撤退,不敢追擊,等到第二天發(fā)現(xiàn)上當?shù)臅r候,宇文椿已率軍安全返回了。齊軍之所以失去追殲周軍的有利時機,主要是由于齊后主高緯為周軍預(yù)設(shè)的疑陣所迷惑的結(jié)果。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的練習題以及答案解釋魏征,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臨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①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
- 文言文聰明少年題目與詳解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令卿二子來?!?于是敕①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 文言文《六韜虎韜略地》原文及翻譯原文:武王問太公曰:“戰(zhàn)勝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別軍守險,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別軍卒至而擊我
-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賞析《曹劌論戰(zhàn)》這是一篇記敘戰(zhàn)爭的短文,但重點不是記敘戰(zhàn)爭的經(jīng)過,而是著重寫曹劌的“論戰(zhàn)”,凡是與表現(xiàn)主題無關(guān)的枝節(jié)就盡量
- 文言文閱讀:善于借助文言文閱讀歷來是高考易丟分的一項。高考的文言文閱讀,應(yīng)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先掃讀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體,如果
- 明史原文:蹇義,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奏事稱旨。帝問:“汝蹇叔后乎?”瑢頓首不敢對。帝嘉其誠篤,為更名“義”,手
- 初中文言文文學常識之古代官職中考【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
- 購秘法者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學習文言文,就要會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購秘法者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增補法文言文言簡意賅
- 范諷知開封范諷①知開封府日,有富民自陳:“為子娶婦已三日矣,禁中②有指揮令入見,今半月無消息、”諷日:“汝不妄乎?如實有茲事,可只在此等候也
- 《戰(zhàn)國策齊二秦攻趙》文言文翻譯《戰(zhàn)國策齊二秦攻趙》作者:劉向秦攻趙。趙令樓緩以五城求講于秦,而與之伐齊。齊主恐,因使人以十城求講于秦。樓子恐
- 文言文及注釋:夜讀偶記左思練都,張衡研京。(1)尊賢仰效,持柯伐斤。精騖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撫千里以一瞬。(2)搜古索今,史海鉤沈
- 張令夷《迂仙別記》寓言故事原文:公家藏宋箋數(shù)幅,偶吳中有名卿善書畫者至,或諷之曰:"君紙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q
- 趙普傳文言文閱讀你閱讀過《趙普傳》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趙普傳文言文閱讀,僅供參考!趙普傳文言文閱讀【甲】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
- 童華字心樸文言文翻譯童華剛直敢言,不媚上官。那么你知道其中的文言文翻譯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欣賞吧!童華字心樸文言文翻譯童華,字心樸,浙江山陰
- 原文:晉王羲之,字逸少,曠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于其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②?”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
- 中考語文文言文常用實詞中考語文文言文常用實詞11、故①故作名詞用時也指事情。故,事也。故重因果關(guān)系。指某種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
- 初中文言文實詞一詞多義整合妙 ①眾妙畢絕②以為妙絕(a形容詞:奇妙b名詞:妙處)名 ①不能名其一處也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
- 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解析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注釋]1. 勝日
- 愛蓮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文言文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文化,傳承至今,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愛蓮說
-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