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螳螂捕蟬閱讀分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8 09:26:53
標(biāo)簽:
文言文螳螂捕蟬閱讀分析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①,蟬高居、悲鳴②、飲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⑤在其下也。
(選自《說苑·正諫》)
[注解]①蟬:昆蟲,又叫知了。②悲鳴:動聽地鳴叫。③螳螂:昆蟲,又叫刀螳,臂長,善捕小蟲。④委身:曲身。⑤彈丸:彈弓鐵丸。這里指拿彈弓的人。
[實戰(zhàn)演練]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diǎn)字。
⑴欲取蟬( ) ⑵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
⑶黃雀延頸( )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園中有樹,其上有蟬(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⑶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語是什么?有何比喻義?
5、這個故事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螳螂捕蟬:
1、⑴要;⑵旁邊;⑶伸
2、⑴樹;⑵蟬;⑶螳螂;⑷黃雀
3、蟬高踞枝頭,動聽地鳴叫,飲食露珠,卻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比喻只看見前面有利可圖,不知道禍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的危險。⑵不能見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⑶看問題要全面,不能主觀片面。
參考譯文: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蟬,這蟬高踞枝頭,動聽地鳴叫,飲食露珠,卻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彎曲身肢,要去捕蟬,卻不知黃雀在它旁邊。黃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卻不知手拿彈弓鐵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小學(xué)階段描寫夏天的詩句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翖壖病段鹘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獥钊f里《小池》3、明月別
- 甲明皇封禪泰山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甲)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惟鄭鎰因說
- 漢書原文: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
- 后漢書原文:陳寵字昭公,少為州郡吏,辟司徒鮑昱府。是時,三府掾?qū)賹I薪挥危圆豢弦暿聻楦?。寵?dú)勤心務(wù)物,數(shù)為昱陳當(dāng)世便宜。昱高其能,轉(zhuǎn)為辭曹
-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dāng)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喲喲鹿
- 《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譯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園圃②,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③,上為政者④得則罰之。此何也?以⑤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
- 高中生怎樣學(xué)習(xí)文言文高中生怎樣學(xué)習(xí)文言文?跟隨小編去看看吧!首先,學(xué)習(xí)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讀、多背、多練。古人學(xué)習(xí)文言文,講究爛熟于心,
-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漢太尉孟郁之族。靈帝末為講部吏。獻(xiàn)帝遷都長安,遂逃入蜀,劉焉父子待以客禮。博物識古,無書不覽,尤銳意三史,長于漢家舊
- 臣聞地廣者粟多 【原文】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qiáng)則士勇。是
- 二鶴救友文言文翻譯二鶴救友主要講述兩只喜鵲救助朋友的寓言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二鶴救友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喜歡。二鶴救友文言
- 泉仲遵,少謹(jǐn)實,涉獵經(jīng)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
- 王右軍詐睡原文:王右軍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
- 高考文言文字詞知識點(diǎn)第一,古今異義文言文詞匯與現(xiàn)代漢語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詞匯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文詞匯以雙音詞為主?!扒已嘹w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 李廣射石文言文翻譯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jìn)了石頭里。仔細(xì)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后再射,就
- 秦繆公乘馬昔者,秦繆公乘馬①而為?、冢曳凼Ф叭刷苋≈?。繆公自往求之,見野人方將食之于岐山之陽??姽珖@曰:“食駿馬之肉而不飲酒,余恐其傷
- 文言文片段原文及翻譯文言文是學(xué)習(xí)語文里的一個重點(diǎn)內(nèi)容,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文言文片段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文言文片段原文及翻譯游小盤谷
- 楊氏入山之大穴原文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
- 太公望,東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無其主。聞文王賢,故釣于渭以觀之。伍子胥欲見吳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見之而惡其貌,不呼其說而辭之??驼?/div>陳慶之,字子云,義興國山人也。幼而隨從高祖。高祖性好棋,每從夜達(dá)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從高祖東下平建業(yè),稍為主文言文教學(xué)“六步法”如何使學(xué)生對文言文從被動學(xué)變?yōu)橹鲃訉W(xué)?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xué)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認(rèn)為可以采用“六步法”,即一看、二聽、三找、四講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