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被動句式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3 04:05:35
標簽:
文言文常用被動句式
文言里的被動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詞、助詞、助動詞來造成被動的格式。
1、用介詞“為”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炮臺悉為逆據(jù)。(《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
2、用介詞“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師說》)
3、用介詞“被”表被動,“被”的'賓語往往省略。如:
①內(nèi)一人說是西洋兵頭,亦被殺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
4、用助動詞“見”表被動。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5、用“為……所……”的格式表被動
“為”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八笔侵~,置于動詞之前。如:
①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赤壁之戰(zhàn)》
6、用“見……于……”的格式表被動?!耙姟笔侵鷦釉~;“于”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壁歸。(《廉頗藺相如列傳》)
7、意念上的被動。
動詞本身用于被動意義,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動的詞語。這種被動要根據(jù)文意來判斷。如:
①舉孝康,不行。(《張衡傳》)──“舉孝廉”,被舉薦為孝糜。
②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為上卿”,被封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函谷舉”,函各關(guān)被攻下。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新唐書原文:哥舒矅,哥舒翰之子,字子明。八歲,玄宗召見華清宮,擢尚輦奉御。以翰陷賊,哀憤號慟,故吏裴冕、杜鴻漸等見之嘆息。李光弼討河北,曜請
-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議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 課(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先(祖先、已經(jīng)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禁
- 張自新傳文言文翻譯張自新,初名鴻,字子賓,蘇州昆山人。自新少讀書,敏慧絕出。古經(jīng)中疑義,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隨口而應(yīng),若素了者。性方簡,
- 南史原文:呂僧珍字元瑜,東平范人也。世居廣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為門下書佐。身長七尺七寸,容貌甚偉,曹輩皆敬之。妖賊唐宇之寇東陽,文帝率眾東
- 《包拯傳》文言文閱讀答案附譯文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
- 鄭善果,鄭州滎澤人也。祖孝穆,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父誠,周大將軍、開封縣公。大象初,討尉遲迥,力戰(zhàn)遇害。善果年九歲,以父死王事,詔令襲其官
- 青文勝為民請命原文青文勝,字質(zhì)夫,夔(kuí第二聲)(1)州人。仕(2)為龍陽(3)典史(4)。龍陽瀕(5)洞庭,歲罹水患,逋賦(6)數(shù)十萬
- 語出《論語-雍也》 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原文】 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①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的文言文及翻譯孟子關(guān)乎蒼生,就在于他能從百姓的生存實際出發(fā),將對百姓的關(guān)懷轉(zhuǎn)變成向諸候進獻良策的理論根據(jù),闡述維護百姓
- 鄭驤傳題文言文翻譯鄭驤傳題選自《宋史·鄭驤傳》,那么小編今天為大家?guī)淼奈恼聝?nèi)容是鄭驤傳題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鄭驤傳題文言文翻譯鄭驤,
- 《過秦論》高考文言文知識整理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3.非抗于九國之師(抗,
- 柳子厚墓志銘的文言文練習(xí)以及答案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學(xué)宏詞,授
- 文言文翻譯技巧一、三個“遵照”遵照原文語氣、語義和習(xí)慣,文言文句子翻譯技巧提煉。二、四個步驟1.審。審清句中語法要點,找準采分點。在翻譯之前
- 文言文以及答案-余憶童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
- 初中二年級文言文要句翻譯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獙訉拥膽已?,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論原文:孟子曰:“舜發(fā)于畎畝①之中,傅說②舉于版筑③之間,膠鬲(4)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⑤,孫叔敖舉于海(6),百里
- 高祖還鄉(xiāng)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參考答案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
- 明史原文:李邦華,字孟暗,吉水人。受業(yè)同里鄒元標,與父廷諫同舉萬歷三十一年鄉(xiāng)試。父子自相鏃礪,布衣徒步赴公車。明年,邦華成進士,授涇縣知縣,
-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訓(xùn),年九歲,以父死王事,起復(fù)拜朝散大夫、尚輦奉御,賜名忠嗣,養(yǎng)于禁中累年。肅宗在忠邸,與之游處。及長,雄毅寡言,嚴重
- 新唐書原文:李杰,本名務(wù)光,相州釜陽人。后魏并州刺史寶之裔孫。少以孝友著。擢明經(jīng)第,解褐齊州參軍事,遷累天官員外郎。為吏詳敏,有治譽。以采訪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