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王徽閱讀理解附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2 20:51:57
文言文王徽閱讀理解附答案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進士,授校書郎。徐商領(lǐng)鹽鐵,辟署使府。始,宣宗詔宰相選可尚主者,或以徽聞?;毡惧B暲?,聞不喜,往見宰相劉瑑曰:徽年過四十,又多病,不應(yīng)在選。 為言,乃罷。召授右拾遺。書二十余上,言無回忌,公議浩然歸重。徐商罷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樂外,惡不言。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從?商大喜,表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湜薦知雜事,進考功員外郎。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為殿最,歲久易漫,吏輒竄易為奸。擻始用墨,遂絕妄欺。
廣明元年,以徽為戶部侍郎。是日,黃巢入關(guān),僖宗西狩,冒夜出?;赵懗酥?,追帝不及,墮崖樾間,為賊所執(zhí),迫還,將污以官?;贞栢巢淮?,以刃環(huán)脅,卒不動。喊令歸第,使醫(yī)護視。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縑書章,遣人間走蜀。詔拜兵部尚書。因說行營都監(jiān)楊復(fù)光,請赦沙陀罪,令赴難。其夏,沙陀會諸軍,遂平京師,徽助為多,遷右仆射。
大亂之后,宮觀焚殘,鞠為丘莽,乘輿未有東意,詔徽充京畿安撫制置奉使。徽外調(diào)兵食,內(nèi)撫綏流亡,逾年,稍稍完聚,興復(fù)殿寢,裁制有宜,即奉表請帝東還。又進御史大夫,仍權(quán)京兆尹。宦要家爭遣人治第,侵冒齊民,訟訴滿前,徽不屈勢幸,一平以法,由是為帝左右所憎,共譖罷徽,令赴行在。帝念徽無罪,拜吏部尚書。未行而嗣襄王煜作亂,帝進次漢中。
逼召徽,以廢自言。及僭號,迫群臣作誓牒,徽托手弱,卒不肯署。平。帝至鳳翔,召徽為御史大夫,固辭足痹,復(fù)拜太子少師。
昭宗立,見便殿,進對詳洽,乃復(fù)授吏部尚書。是時,銓選失序,吏肆為奸,補調(diào)重復(fù)不可檢?;諡槭纸澹或瀸嵵?,遂無奸滯。大順元年卒,謚曰貞。
(節(jié)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內(nèi)撫綏流亡 綏:安撫。
B.一平以法 一:都,一概。
C.帝進次漢中 次:表次數(shù)。
D.共譖罷徽 譖:誣陷,中傷。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徽忠貞不渝的一組是( )
①書二十余上,言無回忌 ②徽始用墨,遂絕妄欺
③以刃環(huán)脅,卒不動 ④ 逼召徽,以廢自言
⑤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⑥固辭足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徽淡泊名利。宣宗下詔讓宰相挑選可以與公主結(jié)婚的人,當王徽聽說有人將他上報后很不高興,前去拜見宰相劉瑑,以年老多病推辭,后經(jīng)劉瑑勸說,他才作罷。
B.王徽知恩圖報。曾對王徽有知遇之恩的徐商被罷政事后駐守江陵,想調(diào)王徽到自己幕府任職,又擔心他不愿意外任,王徽卻主動前往,表達了自己愿隨從徐商的意愿。
C.王徽為官正直。戰(zhàn)亂之后,高官顯貴人家競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百姓紛紛向時任御史大夫的王徽訴告,王徽不屈從權(quán)勢,依法公正裁決。
D.王徽為吏精明。任吏部尚書時,他針對官吏考核選任混亂,主事官吏胡作非為,以致官職補調(diào)重復(fù)無法檢查的現(xiàn)象,親手登記造冊以方便查對,消除了作弊拖延的現(xiàn)象。
4.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為殿最,歲久易漫,吏輒竄易為奸。(5分)
(2)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縑書章,遣人間走蜀。(5分)
參考答案
1.D
2.D
3.A
4.(1)舊例,考核官員的簿冊用紅筆注明上下表示政績的優(yōu)劣,時間長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總是竄改作弊。
(2)時間一長,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縑帛書寫奏章,派人從小道送到蜀中。
參考譯文
王徽字昭文,是京兆人??贾羞M士科,被授予校書郎。徐商兼管鹽鐵,將他征召到使府任職。起初,宣宗下詔給宰相讓他挑選可以與公主結(jié)婚的人,有人將王徽上報。王徽原本淡泊名利,聽說此事后很不高興,前去拜見宰相劉瑑說:我已年過四十,又經(jīng)常生病,不應(yīng)被選中。劉瑑替他說話,這才作罷。皇上召見任命他為右拾遺。他先后寫了二十多篇奏章上奏,言辭毫無回避忌諱,時論都很推重。后來徐商被罷免宰相,駐守江陵,打算上表朝廷將王徽征用到幕府,又擔心他不愿意出任外官,就忍住沒有提出。王徽主動前去說:您賞識我,我怎能不隨從?徐商很高興,上表朝廷任命他做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湜舉薦他為知雜事,晉升考功員外郎。舊例,考核官員的簿冊用紅筆注明上下表示政績的優(yōu)劣,時間長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總是竄改作弊。王徽開始用墨筆標注,于是杜絕了欺詐行為。
廣明元年,朝廷任命王徽為戶部侍郎。這一天,黃巢攻進潼關(guān),僖宗西行,連夜出京。王徽次日早晨方才得知,追趕皇帝沒有追上,掉到崖邊的樹叢里,被賊兵俘獲,強迫返回,打算讓他擔任偽官。王徽裝作啞巴沒有回答,賊兵用刀頂在他的胸部,他始終紋絲不動。賊兵讓他返回宅第,派醫(yī)者護理監(jiān)視。時間一長,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縑帛書寫書奏章,派人從小道送到蜀中。朝廷下詔任命王徽為兵部尚書。他趁機勸說行營都監(jiān)楊復(fù)光,請求赦免沙陀的罪責,讓沙陀人趕赴國難。這年夏天,沙陀人會合各路軍隊,于是平定了京城,王徽的輔佐之功居多,升任右仆射。
戰(zhàn)亂之后,宮室被焚毀殘破,長滿荒草,皇帝沒有東還的意思,下詔王徽任京畿安撫制置脩奉使。王徽從外地征調(diào)軍糧,安撫當?shù)氐牧魍霭傩眨荒曛?,逐漸修葺城郭,聚集糧食,修復(fù)宮殿,管理規(guī)劃非常妥當,隨即上表請求皇帝東還。又升任御史大夫,并暫代京兆尹。高官顯貴人家競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百姓紛紛前來向王徽訴告,王徽不屈從權(quán)勢,一概依法公正裁決,因此被皇帝左右親近憎恨,一同誣陷罷免了王徽,令他前往皇帝駐地?;实鄹心钔趸諢o罪,授予吏部尚書。還沒到任,嗣襄王李煴反叛,皇帝進駐漢中。李煴強召王徽前去,王徽聲稱自己殘廢加以推辭。到李煴非法稱帝時,強迫群臣書寫宣誓效忠的文書,王徽以手部無力作為借口,始終不肯署名。李煴被平定后,皇帝到達鳳翔,征召王徽做御史大夫,他以腿部癱瘓為由堅決辭讓,又拜授太子少師。
昭宗即位,在便殿召見王徽,他的答對詳密周全,于是又被授予吏部尚書。這時,官吏考核選任混亂,主事官吏胡作非為,官職補調(diào)重復(fù)無法檢查。王徽親手登記造冊,一翻檢即可查對無誤,于是消除了作弊拖延的現(xiàn)象。大順元年去世,謚號貞。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單元即時練習(xí)一、積累與運用1.根據(jù)提示默寫古詩文句子。(1)愁與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李清照的《武
-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美姿容,善談?wù)摚┥嫖氖?,以儒雅標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謹,及其執(zhí)喪,哀毀過禮。與
- 《百家姓·東》文言文《百家姓·東》作者:佚名歷史來源1、出自舜有七友東不訾之后為東氏。據(jù)《集韻》載,舜帝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后。七友為:雄陶、方
- 新唐書原文:唐興,承隋亂離,劃祓荒荼,始擇用州刺史、縣令。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葉氣嘉生,薰為太平,垂祀三百,與漢相埒。致之之
- 文言文閱讀練習(xí)之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12分)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
- 夸父與日逐走文言文閱讀試題訓(xùn)練附答案[甲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
- 舊唐書原文:孫逖,潞州涉縣人。曾祖仲將,壽張丞。祖希莊,韓王府典簽。父嘉之,天冊年進士擢第,又以書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歷曲周、襄邑二縣令
- 夔有一足文言文翻譯《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譯就在下面,各位,我們一起看看下面,大家一起閱讀吧!夔有一足文言文翻譯韓非子寓言故事原文:哀公問于孔子
- 掌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管君墓表清·陸繼輅君姓管氏,諱世銘,字緘若,所居曰韞山堂,門下士因稱韞山先生,故韞山之字特著。曾祖槍,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間
- 鏡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目能見物,而不能見吾之面,假于鏡而見焉。鏡之貴,不如目;鏡不求于目,而目轉(zhuǎn)求助于鏡。然世
- 楊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寧人。順治十二年進士,授廣東高要知縣。時方用兵,總督駐高要。師行征民夫,吏慮其逃,縶之官廨。當除夕,雍建命徙廊廡,撤肴
- 不識自家原文原文曩有愚者,常于戶外縣履為志。一日出戶,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歸,不見履,訝曰:“吾家徙乎?”徘徊不進。妻見之,
- 慕容彥超素有鉤距(探究實情)。兗州有盜者,詐為大官從人,跨驢于衢中,市羅十余匹,價值既定,引物主詣一宅門,以驢付之,曰:“此本宅使,汝且在此
- 劉世讓字元欽,雍州醴泉人也。仕隋徵仕郎。高祖入長安,世讓以湋川歸國,拜通議大夫。時唐弼余黨寇扶風(fēng),世讓自請安輯,許之,俄得數(shù)千人。復(fù)為安定道
- 漢書朱云傳的文言文原文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馀,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
- 閱讀文言文完成問題【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
- 明史原文:王恕,字宗貫,三原人。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左評事。遷揚州知府,發(fā)粟振饑不待報,作資政書院以課士。天順四年,以治行最,超遷江西右布
- 禮記文言文翻譯《禮記》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禮》,終于《喪服四制》,但因《曲禮》、《檀弓》、《雜記》三篇內(nèi)容過長,所以大多版本將其分為上下篇
- 趙孟頫,字子昂,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見。孟頫才氣英邁,世祖顧之喜,
- 初二文言文異讀字知識點中考語文文言詩文知識盤點—異讀字,何為異讀字?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xiàn)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