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莫貴于義》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1-20 18:05:24
標(biāo)簽:
墨子.貴義
原文: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nbsp;(出自《墨子.貴義》)
譯文/翻譯:
墨子說:“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如果)現(xiàn)在對某人說:‘給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斬斷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這件事)呢?這人一定不愿意。為什么?就因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貴。又說:‘給你天下,然后把你殺死,你愿不愿意做(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貴。(可是)為了爭論一句話而互相廝殺,這就是把正義看得比生命更為可貴?。∷哉f: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注釋:
1. 今:若,如果。
2. 予子冠履:給你帽子和鞋。
3.子為之乎,你愿意嗎?為:愿意
4. 不若:不如,比不上。
5. 以:而。一言:指一句關(guān)系到正義與不正義的話。爭:爭論
6. 是貴義于:貴,以…為貴
7. 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之,不譯,在句子中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8.子墨子曰:夫子先生子墨
9.爭:爭辯
10.謂:誰
11.故:原因
12.一言:一句話,既關(guān)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13.于:比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六親五法》文言文翻譯六親五法是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于《管子》第一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親五法》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
- 蘇洵原文: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于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shù)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
- 黃洽,字德潤,福州侯官人。隆興元年,以大學(xué)生試眷官第二。授紹興府觀察判官。秩滿,就銓選,除國子博士,繼為太常丞。請外,孝宗方厲精求治,曰:“
- 出現(xiàn)偏義復(fù)詞的文言文整理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2.沛公則置車騎,脫
- 牛弘好學(xué)文言文翻譯牛弘是任人唯賢的隋吏部尚書。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牛弘好學(xué)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瀏覽。牛弘好學(xué)文言文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xué),
- 張驥,字仲德,安化人。永樂中舉于鄉(xiāng),入國學(xué)。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慮囚福建,有仁廉聲。正統(tǒng)八年,吏部尚書王直等應(yīng)詔,博舉廷臣公廉有學(xué)行者,
- 《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xué)習(xí)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抨擊當(dāng)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
- 石油文言文翻譯《石油》是沈括先生所寫的,里面也是有著一定的東西。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原文:鄜、延境內(nèi)有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
- 論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學(xué)中的運用筆者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xué)實踐中,運用引入法進行文言文教學(xué),取得了頗為理想的效果。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xué)習(xí)文言文
-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送東陽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給他的同鄉(xiāng)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xué)
- 觀潮譯文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此詩這是蘇軾在臨終之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蘇軾結(jié)束了長期流放的生活,從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
- 《百家姓.連》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遠古顓頊高辛氏。顓頊的曾孫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名叫惠連,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們祖先的字作為姓,于是形
- 趙鳳,幽州人也,少以儒學(xué)知名。明宗武君,不通文字,四方奏請,常使安重誨讀之。重誨亦不知書,奏讀多不稱旨??籽讨卣d求儒者置之左右,而兩人皆不
- 小學(xué)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吳起守信》主要體現(xiàn)了吳起守信、以身作則、為人講信用、待人誠懇守信的品質(zhì)。下面我們來看看小學(xué)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借
- 南史何遠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何遠字義方,東海郯城人,武帝踐阼,為后軍鄱陽王恢錄事參軍。遠與恢素善,在府盡其志力,知無不為,恢亦推心仗之,
- 《瘞旅文》文言文閱讀練習(xí)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
- 王性常先生傳【明】王陽明王綱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學(xué)知名。性常尤善識鑒,有文武長才。少與永嘉高則誠、族人元章相友善,往來山水
- 稼說送張琥宋·蘇軾曷嘗觀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則種之常不后時,而斂之常及
- 清史稿原文:金德瑛,宇汝白,浙江仁和人。乾隆元年進士,延對初置第六,高宗親擢第一,授修撰。是歲舉博學(xué)鴻詞科,德瑛以薦征,既入翰林,不更試。旋
- 史記原文: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及高祖七年冬,韓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還,乃封豨為列侯,以趙相國將監(jiān)趙、代邊兵,邊兵皆屬焉。豨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