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紱,字孟端,無錫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9 06:58:52
王紱,字孟端,無錫人。博學,工歌詩,能書,寫山木竹石,妙絕一時。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樂初,用薦,以善書供事文淵閣。久之,除中書舍人。
紱未仕時,與吳人韓奕為友,隱居九龍山,遂自號九龍山人。于書法,動以古人自期。畫不茍作,游覽之頃,酒酣握筆,長廊素壁淋漓沾灑。有投金幣購片楮①者,輒拂袖起,或閉門不納,雖豪貴人勿顧也。有諫之者,紱曰:“丈夫宜審所處,輕者如此,重者將何以哉!”。在京師,月下聞chui6*簫者,乘興寫《石竹圖》,明旦訪其人贈之,則賈客也。客以紅氍毹②饋,請再寫一枝為配,紱索前畫裂之,還其饋。一日退朝,黔國公沐晟從后呼其字,紱不應。同列語之曰:“此黔國公也 ?!奔浽唬骸拔曳遣宦勚?,是必于我索畫耳?!标勺呒爸援嬚?,紱頷之而已。逾數(shù)年,晟復以書來,紱始為作畫。既而曰:“我畫直遺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與之,俟黔公與求則可耳?!逼涓呓榻^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畫竹石,亞于紱。畫竹一枝,直白金一錠,然人多以饋遺得之。昶,字仲昭,永樂十三年進士,后改庶吉士,歷官太常寺卿。昶與上元張益,同中進士,同以文名,同善畫竹。其后,昶見益《石渠閣賦》,自謂不如,遂不復作賦。益見昶所畫竹石,亦遂不復畫竹。
(節(jié)選自《明史·王紱、夏昶傳》)
注:①楮(chǔ)一種樹皮可以用來造紙的樹。②氍毹(qú shū):一種毯子。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博學……寫山木竹石,妙絕一時。 寫:摹畫
B.于書法,動以古人自期。 期:要求
C.晟走及之,果以畫請,紱頷之而已 頷:點頭
D.昶……同以文名,同善畫竹 名:名聲
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紱“高介絕俗”的一組是( )
①“以善書供事文淵閣&rdquo ②“于書法,動以古人自期”
③“雖豪貴人勿顧也&rdquo ④“明旦訪其人贈之”
⑤“紱索前畫裂之,還其饋&rdquo ⑥“紱頷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紱博學多才,不僅能善于唱歌和作詩,還愛好看書、“寫山木竹石”,所以特別被當時的人稱贊。
B.王紱作畫不肯輕易下筆,但在游覽時,飲酒到了興頭上,就會在長廊的粉壁上借著酒興盡情地揮灑。
C.沐晟向王紱求畫,過了幾年都沒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書來換,王紱才給他作畫。
D.夏昶和張益為人都很謙虛,夏昶見到張益的《石渠閣賦》后,就不再作賦了;張益見到夏昶畫的竹石后,也從此不再畫竹。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 分)
①以善書供事文淵閣
②紱曰:“丈夫宜審所處,輕者如此,重者將何以哉!”
③其后,昶見益《石渠閣賦》,自謂不如,遂不復作賦。
參考答案
6、D(應為“聞名”。)
7、D(“高介絕俗”的意思是“清高耿直,不隨流俗”。由此可推知應為D項。)
8、B(A項對“工歌詩”和“能書”的解釋有誤;C項對“晟復以書來”的解釋有誤;D項中“夏昶和張益為人都很謙虛”脫離了文意,原因應是“自謂不如”。)
9、①由于擅長書法在文淵閣任職。
②王紱說:“大丈夫應該清楚自己所處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說 的)這樣,重要的事情將會怎樣(處理)呢?”
③后來,夏昶看到了張益寫的《石渠閣賦》,自己認為比不上(他),就不再寫作賦了。
參考譯文:
王紱,字孟端,是無錫縣人。他博學多才,善于作詩,字寫得好,畫山水、樹木、和竹石,(技藝)高超稱絕一時。洪武年間,因牽累獲罪被發(fā)配戍守朔州。永樂初年,因為被舉薦,由于擅長書法在文淵閣任職。過了很久,升任為中書舍人。
王紱沒做官之前,和吳縣人韓奕是朋友,隱居在九龍山,于是自稱為九龍山人。對書法,往往用古人來要求自己。作畫不肯輕易下筆,但在游覽的時候,飲酒到了興頭上就會握著畫筆,在長廊的粉壁上盡情地揮灑。遇有用金錢來購買他的字畫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絕),或者閉門不接納,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貴的人他也不顧忌。有人勸說王紱(不要這樣),王紱回答:“大丈夫應該清楚自己所處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說的)這樣,重要的事情將會怎樣(處理)呢?”住在京城的時候,在月色之下聽到(有人)chui6*簫的聲音,就乘興畫了一幅《石竹圖》,第二天早晨,尋訪到那個人(把畫)贈給了他,那人卻是個商人。商人用約色的毯子作為贈物,請求再畫寫一枝(竹子)配成雙幅,王紱要回先前的贈畫撕碎了它,退還了(商人)饋贈的禮物。一天退朝后,黔國公沐晟從后面喊王紱的表字,王紱沒有回答。同事告訴他說:“(喊你的)這個人是黔國公?!蓖跫浕卮穑骸拔也皇菦]有聽到他的喊聲,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畫罷了?!便尻膳苓^來趕上了王紱,果然用作畫的事來請求王紱,王紱對他點點頭而已。過了幾年,沐晟又來信(催促),王紱才為他作畫。過了不久說:“我的畫直接送給黔國公不好。黔國公的賓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為朋友的關(guān)系(把畫)送給平仲微,等黔國公向他要就行了?!彼拖襁@樣清高耿直,不隨流俗。
昆山人夏昶,也善于畫竹石,(名聲)低于王紱。他畫一枝竹子,價值白銀一錠,但是別人大多通過贈送給他禮物得到他的畫。夏昶,字叫仲昭,永樂十三年的進士,后改為庶吉士,歷任官職到太常寺卿。夏昶和上元人張益,一起中的進士,都憑借文章而知名,又都善于畫竹子。后來,夏昶看到了張益寫的《石渠閣賦》,自己認為比不上(他),就不再寫作賦了。張益見到了夏昶所畫的竹石,(自己也認為比不上,)也就不再畫竹子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雞鳴狗盜文言文翻譯雞鳴狗盜文言文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下面讓我們來閱讀雞鳴狗盜文言文翻譯內(nèi)容吧!雞鳴狗盜文言文翻譯【原文】秦昭王聞其賢
- 文言文《滕王閣序》譯文及注釋《滕王閣序》重點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峨蹰w序》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
- 勾踐滅吳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一、重點詞語解釋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2、吊有憂(慰問)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
-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②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 南史原文:章昭達字伯通,吳興武康人也。性倜儻,輕財尚氣。少時,遇相者謂曰:“卿容貌甚善,須小虧,則當富貴?!傲捍笸?,昭達為東宮直后,因醉墮
- 專項專攻練習文言文實詞與虛詞文言實詞與虛詞(一)(2016·隨州)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1-4題。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①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
- 《師說》文言文翻譯【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
- 黃蓋傳文言文閱讀黃蓋傳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堅南破山賊,北走董卓,拜蓋別部司馬。堅薨,蓋隨
- 文言文《顏杲傳》的閱讀練習及答案顏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剛正,蒞事明濟。嘗為刺史詰讓,正色別白,不為屈。開元中,與兄春卿、弟曜卿并以書判超
- 學好文言文之文言文入門的途徑古語云:置之齊則齊語,置之楚則楚語。這是說,學習語言要有一個“活”的語境,周圍的人說的某種語言,我們時時可以聽到
- 初一語文第一冊文言文中的成語初一語文第一冊文言文中的成語總結(jié),以下是初中語文第一冊文言文中成語的總結(jié),僅供參考。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
- 明史原文:文震孟,字文起,待詔征明曾孫也。祖圉子博士彭,父衛(wèi)輝同知元發(fā),并有名行。震盂弱冠舉于鄉(xiāng),十赴會試。至天啟二年,殿試第一,授修撰。時
- ①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shù),蘇秦自以不及張儀。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后負,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
- 韓非子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gòu)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
- 高適《別董大》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注釋]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
- 《捕蛇者說》原文及欣賞《捕蛇者說》出自于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本文通過捕蛇者與毒蛇之毒來襯托賦稅之毒,突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下是小編
- 國朝先正事略原文:先生諱包,字蒙吉,晚號用六居士,直隸祁州人。父克俊,樂道好施與,學者稱貞惠先生。先生生而穎異,敦尚質(zhì)行;年二十有五,舉明天
- 武技蒲松齡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托缽,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崩钕?,館之客舍,豐其
- 李清臣,字邦直。七歲知讀書,日數(shù)千言,客有從京師來者,與其兄談佛寺火,清臣從傍應曰:“此所謂災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驚曰:“是必
- 陸游筑書巢 原文: 吾室之內(nèi),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