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登鸛雀樓》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12 18:22:23
標簽:
王之渙《登鸛雀樓》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簡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鞍兹找郎奖M”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云海蒼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包S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后令人振奮。
后兩句寫所想?!坝F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shù),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lián)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兩句也如此,構(gòu)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黃河中的一個小崗上,后被洪水沖沒。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名)下瞰大河。”可見沖沒是宋以后的事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林景熙原文:春聲君,風(fēng)姓等名,字子耀。其先孤竹君之裔,后家于渭川,復(fù)徙居扶風(fēng)。世掌絲綸①,聲名赫奕。每歲至春和,舉族必盛,翔翔飄舞,望之若空
- 戰(zhàn)國策楚絕齊齊舉兵伐楚(原文與譯文/翻譯:(西漢)劉向原文:楚絕齊,齊舉兵伐楚。陳軫謂楚王曰:“王不如以地東解于齊,西講于秦?!背跏龟愝F之
- 昭支昷文言文翻譯昭支昷宋濂南海之濱,有昭支昷者,居蛟汭之丘。汭不產(chǎn)牛,有繩犝來者,大如獒,其角繭爾栗爾。昭支昷怖曰:“是何物也?”其友伯昏氏
- 明史原文:毛伯溫,字汝厲,吉水人。祖超,廣西知府。伯溫登正德三年進士,授紹興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中官張銳、張忠等論死,
-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①,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巨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fù)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②,燒廬
- 屈原列傳文言文知識點一、通假字1、離:猶離憂也(通"罹")2、指:其稱文小而而其指極大(通"旨")3
-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3——16題(16分)【甲】晏子使楚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
- 《國有三不祥》文言文考題國有三不祥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注釋1.臺城:舊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時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2.南朝陳后
- 鹿盧劍賦文言文欣賞秦王好劍,天下求之。東夷南越,西戎北狄,乃尋一劍于大荒之野。其名鹿盧,修四尺,闊二寸,氣如寒雪,鋒如極冰。刃如殘星而徹骨;
- 墨翁傳的文言文訓(xùn)練帶答案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嘗游荊楚間,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資讀書,奚汲汲①四方乎?”乃歸,署門曰“造古
- 文言文《戰(zhàn)國策·秦一·張儀之殘樗里疾》原文及翻譯原文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楚。因令楚王為之請相于秦。張子謂秦王曰:“重樗里疾而使之者,將
- 文言文曾衍東《黔中兒》閱讀理解的答案黔中兒(清)曾衍東江國瑞,黔之威寧州人,家貧業(yè)屨。娶妻張氏,三乳而舉五子,不十年皆齠齔。一人屨,遂為八口
- 申包胥者,楚人也。吳敗楚兵于柏舉,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隨。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師,曰:“吳為無道行封【1】豕長蛇蠶食天下從上國【2】始于楚寡
-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勛,南唐崇文館直學(xué)士。湛幼好學(xué),五歲能為詩,未冠,錄所著十卷為《齠年集》。舉進士,有聲,廷試已落,解褐歸德軍節(jié)
- 文言文翻譯失誤面面觀學(xué)好文言文并非太難,只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基本就可以了。一、熟讀成誦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
- 穆寧好學(xué),善授諸子。家道以嚴稱。事寡姊以悌聞。通達體命,未嘗服藥。每誡諸子曰:"吾聞君子之事親,養(yǎng)志為大,直道而已。慎無為諂,吾之
- 《登徒子·好色賦》文言文閱讀登徒子好色賦宋玉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王以登徒子之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解析內(nèi)容預(yù)覽: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一、文學(xué)常識l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睹献印肥敲献雍蛶孜坏茏庸?/div>閱讀文言文知識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