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語文>>
文言文>>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1 21:44:20
標簽: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勛,南唐崇文館直學士。湛幼好學,五歲能為詩,未冠,錄所著十卷為《齠年集》。舉進士,有聲,廷試已落,解褐歸德軍節(jié)度推官。召還,授右拾遺。端拱初,通判壽、許二州。歸宋,伏閣請立許王元僖為儲貳,詞意狂率,太宗怒。湛坐削職,出知容州。容之戍卒謀竊發(fā)者,湛偵知,亟斬之。再遷比部員外郎,知郴、舒二州。湛美風儀,俊辯有材干,曲宴苑中,賦賞花詩,不移晷以獻,深被褒賞。
五年春,有河陰民常德方訟臨津尉任懿納賄登第,事下御史臺,鞫得懿款云:"咸平二年補太學生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之主僧惠秦為道地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識王欽若已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入省告欽若既而懿預奏名授官,未行,丁內(nèi)艱,還鄉(xiāng)里。仁雅馳書索銀,形于詛罵。"德方者,賣卜縣市,獲其書,以告中丞趙昌言,具其事奏白,請逮欽若屬吏。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鞫,懿易款 ,云:"有妻兄張駕舉進士,識湛,懿亦與駕同造湛門,嘗以石榴二百枚、木炭百秤饋之。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時張駕已死,無與左證。遂以湛受銀,法當死,特詔削籍、流儋州。
初,湛之入貢院,懿已試第三場畢,及官收湛贓,家實無物。湛素與梁顥善,或假顥白金器,乃取以輸官。六年,會赦移惠州,至化州調(diào)馬驛卒,年四十一。湛時一子偕行,甚幼,州以聞,特詔賜錢二萬,官為護喪還揚州。因詔命官配流嶺外而沒者,悉給緡錢,聽其歸葬,如親屬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
(節(jié)選自(宋史?洪湛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咸平二年/寓憎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B.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C.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憎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D.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處于江南的一個政權,定都現(xiàn)在的南京,與北宋曾經(jīng)共存。
B.未冠,古代禮節(jié),男子年滿二十而加冠,表示是成年人了,故未滿二十歲為“未冠\
C.拾遺是唐代諫官名稱,和御史臺共同負責彌補皇帝政策的失誤,故有“拾遺補闕”的 說法。
D.晷指日影,我國古代使用測定日影的方法來計時,夜晚則用水漏計時,移晷表示過了 一段時間。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洪湛好學聰慧,文思頗為敏捷。他小時候就寫了大量的詩篇,而且還編輯成冊;后來 在花園侍宴時寫賞花詩,也是不一會兒就寫成了,深受皇帝獎賞。
B.洪湛觸怒皇帝,受到降職處罰。他在被貶知容州期間,因為匆忙殺掉了密謀zao6*反的 當?shù)厥勘?再次受到皇帝的處分,被貶到了更偏遠的郴州、舒州任職。
C.洪湛受人諉過,受到不公對待。在一粧科場舞弊案中,他被人誣陷收受了銀兩,結果 因證人死無對證,被官府認定受賄;其實他家中并沒有什么財物。
D.洪湛流途去世,引發(fā)新規(guī)chu6*臺,他死時,只有幼子陪伴,皇帝特別賜錢而且準許回鄉(xiāng) 安葬,后來皇帝下詔,凡是流放嶺南的官員故去,依照此例辦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鞠,懿易款。
(2)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
參考答案
4.A
5.C(御史臺,這里是指中央監(jiān)察機關,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6.B
(他殺了想謀反的兵士后,得到了兩次升遷,而非又被貶謫。)
7.(1)欽若當時正受恩寵,就用驛車召來許州知州毋賓古到太常寺另行審訊,任懿改了口供。(“寵顧”、“驛召”“別鞫”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我送銀兩時,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實在不知他是誰。
(“輸銀”、“主司”、“誰何”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洪勛,是南唐崇文館直學士。洪湛年幼好學,五歲時就能寫詩,尚未成人時,就抄錄自己所著的十卷編成了《齠年集》。舉為進士,有名聲,初任歸德軍節(jié)度推官。被召回朝廷,授右拾遺。端拱初年,任壽、許二州通判。歸附宋朝后,跪在朝堂中請求皇帝立許王趙元僖為太子,用詞表意張狂輕率,太宗很生氣。洪湛因此被削掉職務,到京城外的容州任知州。容州有兵卒謀劃著暗中發(fā)難,洪湛偵查知情,立即將他們斬首。兩次升遷為比部員外郎,出任郴州、舒州知州。洪湛儀表風度美觀,善于辯論而且有才能,在曲宴苑中,寫一首賞花詩,不一會兒工夫就寫出來獻給了皇帝,很受褒獎和賞賜。五年春,河陰平民常德方訴訟臨津尉任懿因行賄而登第,轉御史臺審理,審問得到任懿供認說:“咸平二年,借住在僧人仁雅家,仁雅求寺院主僧惠秦代為疏通,在紙上簽署答應給銀七錠,仁雅、惠秦隱瞞二錠。惠秦一向知道王欽若已在貢院,于是通過王欽若門客把簽署的銀紙交給王欽若的妻子李氏,李氏密召家仆到尚書省轉告王欽若。不久任懿已在奏名授官之列,還沒動身,他母親去世,任懿回家鄉(xiāng)。仁雅飛速寄信索取銀錠,并在信中咒罵。” 常德方,在縣市為人占卜,得到這封信,把這件事告訴中丞趙昌言,請求逮捕王欽若交給執(zhí)法官吏。欽若當時正受恩寵,就用驛車召來許州知州毋賓古到太常寺另行審訊,任懿改了口供,說:“我的妻兄張駕舉為進士,認識洪湛,我任懿也同張駕一起拜訪洪湛門下,曾把石榴、木炭送給他。我送銀兩時,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實在不知他是誰?!碑敃r張駕已死,無人為他作證。于是便認為是洪湛接受銀錠,依法當判死罪,特為下詔削職,流放儋州。起初,洪湛進貢院時,任懿第三場考試已經(jīng)完畢,等到官府收繳洪湛的臟物時,家中其實沒有財物。洪湛平時與梁顥友好,有時借梁顥的白金器皿,也被拿走充公。六年,趕上赦免,流放惠州,走到化州調(diào)馬驛去世,年四十一歲。當時洪湛的一個兒子同行,年紀很小,州中上報此事,特地下詔賜錢二萬,官府為他護喪回到揚州。因而詔令凡是發(fā)配流放嶺外后去世的朝廷命官,都發(fā)給緡錢,聽任回鄉(xiāng)安葬,如果親屬年幼,則由所在地方派遣小吏護送。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晁錯原文: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①,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
韓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風骨偉岸,目瞬如電。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卜者言當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毆之。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xiāng)州,挽強馳射,
偷鴨求罵文言文注釋《偷鴨求罵》,也作《罵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本) 年代:清朝 作者:蒲松齡 體裁:記敘文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偷鴨求
文言文秋水翻譯及原文《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
蔡道憲,字元白,晉江人。崇禎十年進士。為長沙推官。地多盜,察豪民通盜者,把其罪而任之。盜方劫富家分財,收者已至。召富家還所失物,皆愕不知所自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六國論》是蘇洵政論文的經(jīng)典作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六國論》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原文】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
淺談文言文教學的思考與體會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怎樣讓學
宋書原文:王誕,字茂世,瑯邪臨沂人,太保弘從兄也。誕少有才藻,晉孝武帝崩,從叔尚書令珣為哀策文,久而未就,謂誕曰:“猶少序節(jié)物一句?!币虺霰?/div>
龔勝字君賓,楚人也。少好學明經(jīng),著名節(jié),為郡吏。州舉茂才,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執(zhí)金吾閻崇薦勝,哀帝自為定陶王固已聞其名,征為諫大夫
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導語:崔景偁拜師,清朝張惠言的文言文。那么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歡
文言文翻譯《與朱元思書》與朱元思書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
文言文閱讀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題目及參考答案譯文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① 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為騎
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分享一直到五四運動以前,文言作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書面語言被人們代代相傳、沿用下來,其語言成分基本未變。以下是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
《陳涉世家》的文言文閱讀與答案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
楊播,字延慶,自云恒農(nóng)華陰人也。祖真,河內(nèi)、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興未為廣平太守,有稱績。高祖南巡,吏人頌之,加寧遠將軍,賜帛三百匹。楊播本
中考必背文言文《使至塞上》的重點字詞整理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選自《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是737年(開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的學習方法歸納文言文一直是困擾初一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題。對于剛上初一的同學來說,由小學沒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觸文言文,在學習中抓不
高中文言文專項訓練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nèi)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為增加同學們的文言文知識積累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節(jié)》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zhí)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