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5 21:10:16
曲突徙薪
原文
客有過⑴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⑵,傍有積薪??椭^主人:“更⑹為曲突,遠(yuǎn)⑷徙⑶積薪⑸,不⑺者且⑻有火患!”主人默⑼然不應(yīng)⑽。俄而⑾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⑿。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⒀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14),而不錄言(15)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16)使聽客言,不費牛酒,終亡(17)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17)恩澤,焦頭爛額為(18)上客邪?”主人乃(19)寤(20)而請(21)之。
——選自《漢書·霍光傳》
閱讀練習(xí)
1.文中四處橫線要填入恰當(dāng)?shù)脑~,依次正確的一項是()
A.焉爾因以B.然之以而
C.焉爾因且D.然之以且
2.指出下面兩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則且有火患(“ ”通“”)
②曲突徙薪亡恩澤(“ ”通“ ”)
3.翻譯以下兩句。
①不則將有火患。
②焦頭爛額為上客。
4.“主人乃悟而請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A.應(yīng)該首先感謝有先見之明的人。B.不應(yīng)忘記提醒過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進(jìn)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聽忠告的教訓(xùn),勇于承認(rèn)錯誤。
參考答案
1.B
2.①“不”通“否” ②“亡”通“無”
3.①否則將有火災(zāi) ②頭和額都燒焦了的人為上等客
4.D
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鄉(xiāng)居里中人哀而救之( )
②于是殺牛置酒( )
③余各以功次坐( )
④今論功而請賓(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這則寓言告訴了人們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①同情②備辦③按照④介詞,表修飾關(guān)系
2.①(你)要讓煙囪拐個彎,把柴草放遠(yuǎn)點,不然的話,你家將有火災(zāi)隱患。②當(dāng)初如果聽從客人的勸告,不用殺牛擺酒席,也不會發(fā)生火災(zāi)。
3.不重視別人的忠告和批評,往往會有后患。
注釋
1.過:拜訪。
2.突:煙囪。曲突,使煙囪彎曲。
3.徙:遷移,移走。
4. 遠(yuǎn):使……遠(yuǎn)離
5.積薪:堆積的柴草。
6. 更:更改,改變。
7.不(fǒu)者:如果不這樣的話。不:同“否”,否則。
8.且:將要。
9.默(mò)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
10.應(yīng):應(yīng)答。
11.俄而:不久。
12.息:同“熄”,滅。
13.灼(zhuó )爛者:被火燒傷的人。灼,燒。
14.次坐:排定座次?!白蓖ā白?,指座位。
15.錄:收,此處意思為請。
16.鄉(xiāng)(xiàng)使:先前假使。鄉(xiāng)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無”。
18. 為:當(dāng)作,作為,認(rèn)為。
19.乃:于是,就。
20.寤(wù ):同“悟”醒悟,覺悟。
21.請:邀請。
譯文
有一個造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改造為彎曲的煙囪,將柴草移到遠(yuǎn)處。不然的話,會有發(fā)生火災(zāi)的憂患?!敝魅顺聊淮饝?yīng)。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擺酒來感謝他的鄰人。在救火中賣力的表現(xiàn)突出的坐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沒有請說改“曲突”的人。有人對主人說:“當(dāng)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不用破費擺設(shè)酒席,始終不會有火災(zāi)的憂患?,F(xiàn)在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么建議‘曲突徙薪’的人沒有受到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人。
啟示
1.絕對不要忘記感謝給你忠告和幫助的人
2.要學(xué)會認(rèn)真考慮別人提給你的建議[6]
3.要防患于未來
4.要勇于承認(rèn)自己的過錯,凡事思及源頭,而不是只看當(dāng)下
5.好人終將有好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傷仲永文言文原理課后答案《傷仲永》是北宋文學(xué)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xué)習(xí)和被父親當(dāng)作
- 鐘繇傳的文言文翻譯鐘繇字元常,被舉薦為孝廉,被授予尚書郎、陽陵令之職,因病離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鐘繇傳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鐘
- 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閱讀答案有人問"三余"是什么?董遇說:"三余就是三種空閑時間。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閑時間;晚上,
- 《豫讓論》原文翻譯及賞析《豫讓論》是明代文學(xué)家方孝孺的創(chuàng)作的一篇論史散文。文章標(biāo)新立異,從傳統(tǒng)儒家思想出發(fā),對豫讓進(jìn)行了批評。這篇散文旨在說
- 荀子《勸學(xué)》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學(xué)習(xí)是人的本能,也是人們的追求所在,那么先秦的荀子是如何“勸學(xué)”的呢?下面是《勸學(xué)》的翻譯,歡迎參考!勸學(xué)先秦:
- 周書原文:于翼字文若,太師、燕公謹(jǐn)之子。美風(fēng)儀,有識度。孝閔帝踐阼,出為渭州刺史。翼兄寔先蒞此州,頗有惠政。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
- 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鴻門 宴》知識點全梳理(一)文學(xué)常識《史記》與后來的《漢書》(班固)、《后漢書》(范曄)、《三國志》(陳壽)合稱“前
- 原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
- 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原文】公明儀為①牛彈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聞,不合其耳⑤也。轉(zhuǎn)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⑥,即掉⑦尾奮⑧耳,蹀躞⑨而聽。
- 勤勉之道的文言文以及答案勤勉之道無他,在有恒而已。良馬雖善走,而力疲氣竭,中道即止。駑馬徐行弗間,或反先至焉。是故舉一事,學(xué)一術(shù),茍進(jìn)去不已
- 呂氏春秋原文:利不可兩,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則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則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殘也;小忠,大忠之賊也。圣人去小取大。昔荊龔?fù)跖c晉厲
- 新唐書原文:張嘉貞,本范陽舊姓。以五經(jīng)舉,補(bǔ)平鄉(xiāng)尉,坐事免。長安中,御史張循憲使河?xùn)|,事有未決,病之,問吏曰:“若頗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貞對
- 復(fù)魯絜非書姚鼐桐城姚鼐頓首,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通先生。接其人,知為君子矣。讀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往與程魚門、周書昌嘗論古今才士,惟為
- 己亥六月重過揚(yáng)州記 [清]龔自珍居禮曹,客有過者曰:“卿知今日之揚(yáng)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文言文閱讀題原文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shù)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
- 南史原文:蕭勱字文約,喜慍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馬,母憂去職,殆不勝喪。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蛴鲲L(fēng)雨,仆臥中路,坐地號慟,起而復(fù)前,家人不能禁
- 贈魏方甸序 方苞 余窮于世久矣,而所得獨豐于友朋。寓金陵則有同里劉古塘、
- 新五代史原文: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坪?,管生之能言也!禮儀, 治人之 * ;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
- 武皇帝貞簡皇后曹氏,莊宗之母也。太原人,以良家子嬪于武皇。姿質(zhì)閑麗,性謙退而明辨,雅為秦國夫人所重。常從容謂武皇曰:“妾觀曹姬非常婦人,王其
- 朱勔,蘇州人。父沖,狡獪有智數(shù)。始,蔡京居錢塘,過蘇,欲建僧寺閣,會費巨萬,僧言必欲集此緣,非朱沖不可。京以屬郡守,郡守呼沖見京,京語故,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