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fēng)沙常起”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18 20:10:55
魏主①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fēng)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脅眾。使太常卿王諶筮之,遇“革”,帝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氪笱桑 比撼寄已?。尚書任城王澄曰:“陛下奕葉重光②,帝有中土;今出師以征未服,而得湯、武革命之象,未為全吉也?!钡蹍柭曉唬骸安忿o云:‘大人虎變。’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龍興已久,何得今乃虎變!”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眾邪!”澄曰:“社稷雖為陛下之有,臣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傷!”
既還宮,召澄入見,逆謂之曰:“向者‘革’卦,今當(dāng)更與卿論之。朝堂之忿,恐人人競言,阻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想識朕意?!币蚱寥耍^澄曰:“今日之舉,誠為不易。但國家興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fēng)易俗,其道誠難,朕欲因此遷宅中原,卿以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經(jīng)略四海,此周、漢之所以興隆也?!钡墼唬骸氨比肆?xí)常戀故,必將驚擾,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斷自圣心,彼亦何所能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橋,欲以濟師。
魏主自發(fā)平城至洛陽,霖雨不止。丙子,詔諸軍前發(fā)。丁丑,帝戎服,執(zhí)鞭乘馬而出。群臣稽顙③于馬前。帝曰:“廟算已定,大軍將進,諸公更欲何云?”尚書李沖等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獨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帝大怒曰:“吾方經(jīng)營天下,期于混壹④,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卿勿復(fù)言!”策馬將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諫。帝乃諭群臣曰:“今者興發(fā)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遷中土;茍不南伐,當(dāng)遷都于此,王公以為何如?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帥如右。南安王楨進曰:“‘成大功者不謀于眾?!癖菹缕堓z南伐之謀,遷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蒼生之幸也?!比撼冀院羧f歲。時舊人雖不愿內(nèi)徙,而憚于南伐,無敢言者;遂定遷都之計。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一百三十八卷,有刪節(jié))
【注】 ①魏主:即北魏孝文帝。②奕葉重光:繼承先祖基業(yè)。③稽顙:磕頭。④混壹:統(tǒng)一天下。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帝久之乃解 解:消除,平息。
B.逆謂之曰 逆:迎接。
C.因屏人 屏: 使……退下。
D.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諫 殷勤:巴結(jié)討好。
解析D項,殷勤:情意懇切。
答案D
6.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魏主遷都策略的一組是 ()
①使太常卿王諶筮之②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眾邪③今當(dāng)更與卿論之④今將移風(fēng)易俗,其道誠難⑤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⑥茍不南伐,當(dāng)遷都于此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①是利用占卜造輿論,為下文提議南征做準(zhǔn)備;③是籠絡(luò)人心,先說服關(guān)鍵人物;⑥是以進為退,迫使群臣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同意遷都。
答案B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孝文帝因為平城氣候寒冷,夏季六月時還在下雪,而且經(jīng)??耧L(fēng)大作,飛沙漫天,所以準(zhǔn)備把都城遷到洛陽。
B.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認(rèn)為孝文帝繼承了先世的光輝基業(yè),在中原稱帝;如今出兵征伐還未臣服的敵寇,就得到“革卦”,這不算是全吉。
C.孝文帝知道北方人習(xí)慣留戀于舊有的生活方式,一旦知道要遷都洛陽,他們一定會驚恐騷動起來,于是向任城王拓跋澄詢問對策。
D.尚書李沖等人認(rèn)為孝文帝遷都洛陽,天下人都不愿意,此舉只是孝文帝獨斷專行,但不知道該說什么來阻止,只有以死相勸。
解析D項錯在“遷都洛陽”;李沖等人以死相勸的是大軍南征之事,此時他們并不知道遷都的事。
答案D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朝堂之忿,恐人人競言,阻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欲宅中土,以經(jīng)略四海,此周、漢之所以興隆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堂上我發(fā)怒,是擔(dān)心大家爭著發(fā)言,阻撓我的大計,所以我用嚴(yán)厲的聲色嚇唬那些文武官員罷了。
(2)陛下想遷都中原,來經(jīng)營治理天下,這就是周、漢兩朝能夠興盛的原因。
【參考譯文】
魏孝文帝因為平城氣候寒冷,(夏季)六月時還在下雪,而且經(jīng)??耧L(fēng)大作,飛沙漫天,所以準(zhǔn)備把京都遷到洛陽。他擔(dān)心文武百官不聽從,于是提議大規(guī)模進攻南齊,打算以這種名義脅迫大家。讓太常卿王諶占卜,得出“革”卦,孝文帝說:“‘商湯王和周武王進行變革,是適應(yīng)上天之命,順應(yīng)百姓之心的?!瘺]有比這更吉祥的了!”群臣不敢說話。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陛下繼承了先世的光輝基業(yè),在中原稱帝;如今出兵征伐還未臣服的敵寇,就得到表示湯、武革命的卦,這不算是全吉?!被实蹍柭曊f:“卜辭說:‘王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就如同虎身上的花紋一樣。’怎么不吉利啦?”拓跋澄答道:“陛下作為飛龍興起已經(jīng)很久了,怎么現(xiàn)在又出來虎變呢?”孝文帝怒道:“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是想阻止我發(fā)兵嗎?”拓跋澄說:“社稷雖為陛下所有,但臣作為社稷之臣,怎么能明知危險卻不說話呢?!边^了很久,皇帝才平息怒氣,說:“不過是各自表明心意而已,也沒什么關(guān)系?!?br/>孝文帝回宮后召拓跋澄入見,迎上前去對他說:“先前說的‘革卦’,我現(xiàn)在和你再重新討論一下。朝堂上我發(fā)怒,是擔(dān)心大家爭著發(fā)言,阻撓我的大計,所以我用嚴(yán)厲的聲色嚇唬那些文武官員罷了。想必你能了解我的心意?!庇谑蔷妥岆S從退下,對拓跋澄說:“今天我所要做的這件事,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們國家是在北方疆土上建立起來的,后來又遷都到平城;而平城只是用武力開疆拓土的地方,而不宜進行治理教化?,F(xiàn)在,我打算進行改變風(fēng)俗習(xí)慣的重大變革,這條路走起來確實困難,我只是想趁機利用大軍南下征伐的聲勢,將京都遷到中原,你認(rèn)為怎么樣?”拓跋澄說:“陛下想遷都中原,來經(jīng)營治理天下,這就是周、漢兩朝能夠興盛的原因。”孝文帝說:“北方人習(xí)慣留戀于舊有的生活方式,那時,他們一定會驚恐騷動起來,怎么辦?”拓跋澄回答說:“不平凡的事,本來就不是平凡的人所能做得了的。陛下的決斷,是出自您圣明的內(nèi)心,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呢?”孝文帝說:“任城王真是我的張子房呀!”
六月丙戌,魏孝文帝下令在黃河上修筑大橋,準(zhǔn)備讓南下大軍由橋上渡過黃河。
孝文帝自平城出發(fā)到洛陽,雨一直連綿不止。丙子,下詔命令諸軍出發(fā)。丁丑,孝文帝穿著戰(zhàn)袍,執(zhí)鞭乘馬出來。群臣聚集在他的馬前磕頭攔阻。皇帝說:“朝廷(南征)的大計已定,大軍就要出發(fā),諸公還想說什么?”尚書李沖等人說:“陛下現(xiàn)在的征伐,天下人都不愿意,只合陛下自己的心意。臣不知陛下如此獨斷專行,究竟要走向哪里!臣等不愿陛下出征,但不知道該說什么來阻止陛下,只有以死相勸。”孝文帝大怒說:“我正在治理天下,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你們這些儒生,屢屢懷疑我的大計;斧鉞不饒人,你們就不必再說了?!辈唏R將行,這時安定王拓跋休等都懇切地哭諫皇帝放棄出征。孝文帝于是對群臣說:“現(xiàn)在興兵出發(fā),(場面)不小,最后如果出兵了卻沒有什么結(jié)果,拿什么給后人看呢(做后人的榜樣呢)?我世代居住在遙遠的北方,想要南遷到中原;如果不南征,就遷都于此,各位王公認(rèn)為怎樣呢?同意遷都的站在左面,不愿意的站到右面?!卑捕ㄍ跬匕闲莸热艘黄鹫镜搅擞颐妗D习餐跬匕蠘E上奏說:“‘建立大功勛的人不征求大家的意見。’如今陛下如果能停止南征,遷都洛陽,這是臣等的心愿,也是百姓之幸啊?!比撼几吆羧f歲。當(dāng)時雖然老一輩人都不愿遷都,但相比之下更害怕南征,所以沒有敢出來反對的;于是孝文帝就定下遷都之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蜷]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jīng)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
- 《報孫會宗書》選自《漢書·楊惲傳》》,是西漢的楊惲寫給孫會宗的一封著名書信。在信中,他以嬉笑怒罵的口吻,逐點批駁孫的規(guī)勸,為自己狂放不羈的行
- 李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以蔭知鹽山縣。歲饑,諭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糴者,給以糟籺,所活數(shù)萬。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貪濫不法,轉(zhuǎn)運使使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文言文原文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zāi),家無余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
- 7年級上冊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初一學(xué)習(xí)生活中,同學(xué)們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guān)于7年級上冊文言文原文及翻
- 梁書原文:王僧孺字僧孺,東海郯人。僧孺年五歲,讀《孝經(jīng)》,問授者此書所載述曰論忠孝二事僧孺曰若爾常愿讀之六歲能屬文既長好學(xué)家貧常傭書以養(yǎng)母所
- 杜重威,朔州人也。安重榮反,重威逆戰(zhàn)于宗城,重榮為偃月陣,重威擊之不動。重威欲少卻以伺之,偏將王重胤曰:“兩兵方交,退者先敗?!蹦朔直鵀槿?,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xí)題之顧榮施炙顧榮施炙顧榮在洛陽,嘗應(yīng)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 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桓公明日弋①在廩,管仲、隰朋②朝。公望二子,弛弓脫釬③而迎之曰:“今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夫唯有羽翼以通其
- ①劉晏初為轉(zhuǎn)運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數(shù)日皆達使司①。食貨輕重之權(quán),悉在掌握,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②晏又以為
- 茍晞,字道將,河內(nèi)山陽人也。少為司隸部從事,校尉石鑒深器之。齊王(司馬)冏輔政,晞參冏軍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廉察諸曹,八坐①以下皆側(cè)目憚
- 《掛牛頭賣馬肉光》文言文專項練習(xí)掛羊頭賣狗肉,常被用來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然而文中的“掛牛頭賣馬肉”,卻被晏子用來比
- 趙璜,字廷實。少從父之官,墜江中不死。稍長,行道上,得遺金,悉還其主。登弘治三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出為濟南知府。猾吏舞文,積歲為蠹。璜擇愿民
- 《楊氏之子》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楊氏之子文言文】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div>曾鞏原文: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鄭人置履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鄭人置履,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注重事實,不能太墨守成規(guī)。詞語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下面由小編為上書諫獵〔西漢〕司馬相如【原文】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1),捷言慶忌(2),勇期賁、育(3)。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作者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②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③。青林翠竹,四時④俱⑤備。曉霧將歇⑥,猿鳥⑦亂鳴;夕日欲頹⑧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原文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③門者,皆俊才清稱④及中表⑤親戚,乃通⑥。文舉至門,謂吏曰:“我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