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畫的誕生教學設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1 03:05:42
課文《一幅名畫的誕生》出自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
【課文】
天空晴朗。在遼闊的伏爾加河上,有一艘貨船,因為沒有風,帆沒有張起來。岸上,一隊穿著破爛的纖夫,邁著沉重的步子,踏著黃沙,沿著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們大多身子前傾,都在拼命使勁,因為船上載著沉重的貨物。
這是俄羅斯畫家列賓的成名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一八六八年的夏天,列賓是在彼得格勒度過的。一個星期日,同學們約他坐輪船去游覽涅瓦河。輪船跑得飛快,一會兒就出了城,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是豪華的別墅。忽然,迎面來了一只大木船,列賓發(fā)現(xiàn)岸上有什么東西在蠕動……同學告訴他,那是拉船的纖夫。
纖夫靠近了。天哪,為什么他們這樣骯臟、這樣襤褸呀!有些人的褲子破了,就赤裸著大腿,拖著破布片往前走;他們的襯衣呀,簡直認不出是藍布做的……每個人的臉都是陰沉沉的,流淌著亮晶晶的汗珠;在亂蓬蓬的頭發(fā)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這情景給列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目送著纖夫,直到他們消失在視線里。
兩年以后,列賓來到了伏爾加河。在那里,他和纖夫們生活在一起。他仔細地觀察著那些蘊藏著無窮力量的身體,長久地注視著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臉,撫摸那些鐵鑄般粗壯的手……為了畫好這幅畫,他三次來到伏爾加河。他勤奮地工作,畫了伏爾加河的自然景色,畫了許多纖夫的肖像,最后,帶著厚厚的一冊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據(jù)這些素描,他頑強的畫呀,改呀,用了三年時間,于一八七三年完成了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在這幅畫里,他描繪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頌了他們身上的巨大力量。
【前言】
《一幅名畫的誕生》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結構清晰,敘述了俄國畫家列賓創(chuàng)作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原因及過程,揭露了黑暗的舊社會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表現(xiàn)了列賓對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讓學生感受到遣詞造句的魅力、在扎實有效的語言實踐中使各項語文基本能力得以訓練,還應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了解19世紀俄國黑暗統(tǒng)治下的底層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并體驗畫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勤奮刻苦的精神,感受到列賓對他們的深切同情與關懷。
【學習目標】
1、理解關鍵句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語段,背誦課文第1、2節(jié)。
2、學習按一定順序介紹一個畫面。
3、體會畫家的勤奮刻苦及對纖夫的深切同情。
【教學設計】
一、欣賞名畫,初讀畫面
1、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沐浴在藝術的殿堂里,請大家先欣賞幾幅世界名畫。
出示4幅名畫。
2、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其中的一幅畫。板書:一幅名畫
出示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畫,然后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課文中就有一段對這幅畫面的描寫。
出示課文第一小節(jié)。(老師讀、齊讀)
4、這幅畫是誰畫的呢?——出示第二小節(jié)。
介紹列賓。
5、那么這幅名畫是怎么誕生的呢?板書:誕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二、了解原因,再讀畫面
1、《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名畫的誕生源于列賓在涅瓦河上的一次游覽。我們跟隨列賓一起去看一看。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3—5節(jié)。想一想,涅瓦河上的哪些情景給列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找出有關詞句。
3、生交流,師歸納板書。
4、出示第四節(jié),引讀。
5、說話訓練
出示:1868年的夏天,列賓受同學之約游覽涅瓦河,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情景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5、如果此時你是列賓,目送著纖夫,心里會怎么想?
6、當我們了解了纖夫的痛苦生活,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文字(第一小節(jié)),肯定能讀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節(jié),指名朗讀。
三.感受過程,三讀畫面
1、這情景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列賓心里總忘不了纖夫那疲憊痛苦的神態(tài),所以兩年以后,他來到了伏爾加河與纖夫們生活在了一起。
列賓是怎樣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指名讀6、7節(jié)。
2、學生交流,教師梳理要點板書。
3、說話訓練
出示:兩年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終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4、在這過程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學生談感動的地方,結合朗讀,進一步體會畫家的勤奮和刻苦。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之所以成為名畫,是由于作品蘊涵著作者對纖夫的深切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它的誕生,還在于畫家列賓的刻苦。
5、當我們了解了纖夫的痛苦生活,了解了畫家的勤奮、執(zhí)著,了解了這幅名畫所蘊含的意義,第三次看這段文字,肯定能讀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節(jié),朗讀。
四、讀寫結合
1、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觀察順序來介紹這幅畫的呢?從哪些方面介紹畫面上的纖夫?
2、我們在介紹一幅畫,或者是一個場景的時候,可以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寫清楚。抓住衣著、神態(tài)、動作,顏色等寫具體。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幅畫。
3、提示試背
4、選擇畫面,仿寫。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共計35篇,其詳細列表如下:漢語拼音1. a o e 2.i u ü 3.b P m f 4.d t n l 5.g
- 課文《劉鄧大軍渡黃河》出自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1947年6月,在魯西南前線, * 司令員、 * 政委率領12萬大軍,悄悄
- 課文《帶著鬼子捉迷藏》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課文】抗日戰(zhàn)爭中,晉察冀邊區(qū)的白苑村有個才八歲的兒童團員,叫強子。一天,村里突然響
- 課文《地下森林斷想》出自九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本,其原文如下:【原文】森林是雄偉壯麗的,遮天蔽日,浩瀚無垠。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
- 課文《陶罐和鐵罐》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課文《老師的話語》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認識三個新偏旁“草字頭”(艸
- 課文《看云識天氣》出自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長期的觀測和實踐表明,云的產生和消散以及各類云之間的演變和轉化,都是在一
- 課文《回聲》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小青蛙跟著媽媽游到橋洞底
- 課文《冬至的夢》出自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教我們背誦那古老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
- 課文《頑皮的陽光》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頑皮的陽光》設計立足“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通過抽讀、分段指名讀、分
- 課文《春筍》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
- 課文《小豬畫畫》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小豬畫畫》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寫的是小豬愛畫畫,但是沒有主見,于是,在
- 課文《晨光》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晨光》是一首詩歌,共兩節(jié),向我們描繪了清晨海邊的美景,海風輕撫著浪花,椰樹
- 課文《小小的希望》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文后4個生字。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 課文《走路的奧秘》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吃過午飯,我蹲在樹旁看著一隊螞蟻爬上爬下。突然,一個問號在腦海里閃過:螞蟻是怎樣
- 課文《爺爺?shù)奶J笛》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強強的想象里,爺爺?shù)男¢l屋是個好玩的地方:碧藍碧藍的海水就踩在腳下。白天
- 課文《體育頌》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啊,體育,天神的歡娛,生命的動力!你猝然降臨在灰蒙蒙的林間空地,苦難的人們激動
- 課文《門牙掉了》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門牙掉了》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寫的是元元的門牙掉了,同學取笑她,她氣
- 課文《荒蕪的花園》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課文】貝爾太太在城外修了一座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許多游客,他們毫無顧忌地跑到貝爾
- 課文《秋游》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同學們跟老師去郊外游玩。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