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隸書《乙瑛碑》(4)
作者:不詳 書體:隸書 2017-04-08 15:34:20
標簽:東漢,隸書,乙瑛碑


猜你喜歡:
-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十月立。明萬歷間出吐于陜西郃縣舊城,1956年移存西安碑林。該碑書法秀美整飭,為漢隸代表性作品。傳
- 泰山刻石29字本釋文:臣斯臣去疾御史大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泰山秦刻石,今尚存殘石合嵌一處,只九字半,在山
- 中國西漢時容量為 1升的銅量器。全長16厘米,高4.5 厘米,口徑9.2厘米,容積為200毫升。器形為圓口、平底,有柄,
- 《賢良方正殘石》拓片 可嘉提供《賢良方正殘石》,著名的《安陽殘石》之一,為《子游殘碑》上截。高41cm,
- 瓦當(dāng),俗稱瓦頭,是施于房椽的瓦的垂下以遮檔椽頭的部分。瓦當(dāng)在秦漢最盛,除花紋外,多用文字,以篆書最常見,稱“文字瓦當(dāng)”。以下介紹幾件故宮博物
- 刑徒墓磚,清末時就有出土。清《陶齋藏石記》和《恒農(nóng)冢墓遺文》都曾有過記載。一 九 * 年洛陽南郊發(fā)掘了五二二座刑徒墓,墓葬磚得
- 東漢 元和三年題記 篆書 高24cm 寬7cm 四川蘆山縣發(fā)現(xiàn)
- 全稱《漢郎中鄭固碑》,東漢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隸書。15行,行29字。 額篆書“漢故
- 《袁安碑》東漢篆書碑刻。全稱《漢司徒袁安碑》。東漢永元四年立。在今河南境內(nèi),碑石已殘,每行末一字及碑額均已損佚,現(xiàn)存碑石高1.53米,寬0.
- “按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摹擬,此謂之神品。”這是楊守敬《平碑記》中對到《開通褒斜道刻石》的評價。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