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集王羲之《興福寺半截碑》
作者:大雅 書體:行書 2017-05-10 16:53:35
標簽:大雅,王羲之,興福寺半截碑
唐代僧大雅等集晉王羲之行書碑刻。開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長安。此碑又名《吳文碑》徐思忠等刻字,因此碑尚存下半截,故又名《興福寺半截碑》,計三十五行,每行二十三、四、五字不等,中空三行,現(xiàn)在陜西省博物館碑林。
清代楊賓謂唐代集王書者有十八家,推《圣教》為第一,《興福寺》僅次于《圣教》。字行流暢,摹刻精良,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重要原碑刻。
此碑明萬歷年問出土于陜西西安,《墨林快事》謂:“集人大雅乃興福寺僧,故世謂之《興福帖》,其集王字顧獨得其精神筋力,是以書家重之”。
舊拓本第二十行“四序”之“四”字完好,八行“斷裁”之“斷”字“斤”部未損,解放前文明書局、日本博文堂、藝苑真堂社、二玄社及日本《書苑》曾影印出版。
大雅集王羲之《興福寺半截碑》,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本 :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大雅書法,可方便查詢。


大雅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李邕《奉別帖》墨拓 見于宋拓《潭帖》約書於開元二十二年〔七三四)。行書。凡四行,行十一字不等,計三十五字。著錄首見宋拓《潭帖》。
- 懷素《大草千字文》宋拓,《群玉堂帖》卷四,美國安思遠收藏。清吳榮光、吳云,沈尹默等跋。拓本在明代曾為于景瞻收藏,后經(jīng)文徵明、文彭、項
- 《順節(jié)夫人李氏墓志》,又稱《順節(jié)夫人墓志銘并序》,此碑刻于唐天寶十年(751年),由李湊書寫,是河南省新安縣文化館所藏
- 張旭楷書《郎官石柱記》,亦稱《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陜西西安。《郎官石
- 顏真卿《祭伯父文稿》宋甲秀堂拓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又稱《告伯父文稿》,全稱《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書于乾元元年(7
- 道教經(jīng)典《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 紙本,卷軸。25.5 x 243 cm 敦煌。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page
- 柳公權(quán)楷書《皇英曲》,拓本,求古齋精拓,古籍。 柳公權(quán)的字給人第一感覺是剛勁有力,與顏真卿的字一起素有“顏筋柳骨”之稱,如《玄秘
- 虞世南《疲朽帖》拓本 行草書 25.7×43厘米 《淳化閣帖》卷四收錄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疲朽,未有東顧之期,唯增慨
- 【釋文】世南聞大運不測,天地兩平;風(fēng)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鴻業(yè)六超;君壽九宵,命周成算;玄無之道,自古興明。世南。虞世南《大運
- 歐陽詢《定武蘭亭序》(宋拓定武柯九思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柯九思本為流傳至今可信的版本,其中“湍”、“帶”、“右”、“流”、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