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袁術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6 13:37:27
三國志
原文:
袁術字公路,紹之從弟也。以俠氣聞。舉孝廉,除郎中,歷職內外,后為折沖校尉、虎賁中郎將。董卓之將廢帝,以術為后將軍;術亦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術得據(jù)其郡。南陽戶口數(shù)百萬,而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既與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紹與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引軍入陳留。太祖與紹合擊,大破術軍。術以馀從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領其州。以張勛、橋蕤等為大將軍。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以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
時沛相下邳陳珪,故太尉球弟子也。術與珪俱公族子孫,少共交游,書與珪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爭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歸。今世事紛擾,復有瓦解之勢矣,誠英乂①有為之時也。與足下舊交,豈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實為吾心膂?!鲍曋凶討獣r在下邳,術并脅質應,圖必致珪。珪答書曰:“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雖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亂也。曹將軍神武應期,興復典刑,將撥平兇慝②,清定海內,信有征矣。以為足下當戮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備舊知,故陳至情,雖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營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br/>興平二年冬,天子敗于曹陽。術會群下謂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于諸君意如何?”眾莫敢對。主簿閻象進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毙g嘿然不悅。用河內張炯之符命,遂僭號。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某拮躺酰髮m數(shù)百皆服綺縠,馀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術前為呂布所破,后為太祖所敗,奔其部曲雷薄、陳蘭于灊山,復為所拒,憂懼不知所出。將歸帝號于紹,欲至青州從袁譚,發(fā)病道死。
(選自《三國志》,有刪節(jié))
譯文/翻譯:
袁術,字公路,袁紹的堂弟。他以豪爽重義氣聞名。被推舉為孝廉,授官郎中,歷任宮內宮外的官職,后來擔任折沖校尉、虎賁中郎將。董卓打算廢黜少帝時,任命袁術為后將軍。袁術畏懼董卓禍及自己,便逃奔到南陽。正值長沙太守孫堅殺死了南陽太守張咨,袁術得以占據(jù)南陽郡。南陽有幾百萬人,而袁術奢侈荒淫,放縱自己的貪欲,征收聚斂錢糧不加節(jié)制,百姓深受其苦。不久又與袁紹產生矛盾,又同劉表不和而同北邊的公孫瓚聯(lián)合;袁紹同公孫瓚不和而同南邊的劉表聯(lián)合。兄弟倆離心離德,像這樣舍近交遠。袁術帶領軍隊進入陳留,曹操和袁紹聯(lián)合進攻,把袁術的軍隊打得大敗。袁術帶領余眾逃奔九江,殺了揚州刺史陳溫,占領揚州,任命張勛、橋蕤等人為大將軍。李傕進入長安,想結好袁術作為自己的外援,任命袁術為左將軍,封爵陽翟侯。
當時的沛相,下邳人陳珪,是已故太尉陳球弟弟之子,袁術和陳珪都是公卿世族的子孫,年輕時就有交往,袁術寫信給陳珪說:“當初秦朝政治混亂,天下的英雄們爭相奪取,兼有智勇的人最終取得天下?,F(xiàn)在政局混亂,天下又有瓦解的趨勢,已經到英雄人物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和您是老朋友,難道您不肯幫助我嗎?如果我要干成大事,您的確是我親信得力的人?!标惈暤亩鹤雨悜敃r正在下邳,袁術脅迫陳應做人質,想著一定要陳珪投靠自己。陳珪回信答復說:“過去秦朝末世,皇帝肆意can6*暴,為所欲為,虐政遍布天下,老百姓遭受痛苦,不堪忍受,所以才土崩瓦解。現(xiàn)在雖然是衰敗時期,但沒有秦朝苛政暴虐所引起的動亂。曹將軍英明神武、順應時運,正在恢復國家的法度,將要掃除兇殘xie6*惡的人,使天下清平安定,的確是有預兆可以證明的。我以為您會與曹將軍齊心協(xié)力,輔佐漢室,可是您卻暗地里圖謀不軌,自己去招致災禍,豈不讓人痛心!如果您迷途知返,還可以免禍。我暫且還在您的老朋友中充數(shù),所以表露最真摯的情意,雖然聽起來不順耳,但這是至親的人才能給您的忠告。可是要我謀求私利而依附您,我是寧死也不會如此的?!?br/>興平二年冬天,獻帝在曹陽被打敗。袁術召集部下對他們說:“如今劉氏微弱,天下動蕩不安,我家四代都是公卿宰輔,百姓歸心,我想順應天命民心(稱帝),各位的意見怎么樣?”大家誰也不敢回答,主簿閻象進言說:“以前周室從后稷直到文王,世代積累功業(yè)恩德,占有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臣服侍奉殷朝。您雖然歷代興旺昌盛,但沒有像周王朝那樣興盛,漢室雖然衰弱,但也沒像殷紂王那樣暴虐呀。”袁術默默無語,很不高興。他利用河內人張炯編造的祥瑞之兆,便稱帝登位。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置公卿,在南北郊祭祀天地。袁術荒淫奢侈更加嚴重,后宮幾百人都穿著精美的綢緞,美食佳肴吃不完,可是士兵們受凍挨餓,江淮之間人跡斷絕,人與人之間相互啖食。袁術先是被呂布打敗,后又被曹操打敗,到灊山投奔他的部屬陳蘭、雷薄,又被他們拒絕,憂愁恐懼不知道該怎么辦。后來想把皇帝的稱號送給袁紹,自己到青州投奔袁譚,在半路上生病死去。
《三國志·袁術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
- 王朗字景興,東??と艘?。以通經,拜郎中,除菑丘長。師太尉楊賜。賜薨,棄官行服。舉孝廉,辟公府,不應。徐州刺史陶謙察朗茂才。時漢帝在長安,關東
- 高考文言文《幽王擊鼓》練習題周宅豐、鎬,近戎。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近,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
- 虎求百獸文言文翻譯虎求百獸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貍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后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
-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歷史來源《百家姓·姚》歷史來源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不是氏)之一。 據(jù)《說文解字》所載, 虞舜居姚虛, 因以為姓。 姚虛
- 報孫會宗書文言文簡析【作者小傳】楊惲(?—前54),字子幼,華陰(今屬陜西)人。司馬遷的外孫。父楊敞,漢昭帝時為丞相。漢宣帝時,惲以父蔭補常
- 傷感的文言文句子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從語氣上分,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你知道什么
- 文言文《子革對靈王》鑒賞解析【題解】本文選自《左傳·昭公十二年》,講的是子革對靈王想擴張領土而進行的勸阻諫辭。楚靈王野心勃勃,貪得無厭,子革
- 全祖望全祖望原文:公諱光繡,字圣月,晚號蟄庵。先生少負異才,隨侍其父僑居硤石,因盡交浙西諸名士。是時社會方殷,四方豪杰俱游江、浙間,因盡交天
- 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題文1、蛙與牛斗蛙于草中,視牛漸①近,龐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氣鼓腹,欲逾②于牛,謂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遠
- 尋胡隱君(高啟)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解釋1.高啟(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
- 楊薦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楊薦傳文言文翻譯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題之呂蒙正不記人過呂蒙正不記人過呂蒙正不喜記人過。初任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
- 沈括夢溪筆談《白雁》原文: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則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杜甫詩云“故國霜前白雁來”,即此也。選自《
-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譯狐假虎威,讀音為hú jiǎ hǔ wēi,是一個漢語成語,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狐假虎威》文言文翻
- 六 國 論蘇轍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
- 《馬說》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閱讀兩段文章,回答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
- 文言文《孟母三遷》鑒賞孟母三遷,即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孟母三遷》鑒賞,歡迎參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題之讀書五失讀書五失清袁文清嘗云:予少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而不敢望,其失懦而無立
- 過秦論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外連衡而斗諸侯()2. 合從締交()3. 贏糧而景從()4. 鋤櫌棘矜()二、寫出下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