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盜論》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10:23:26
標簽:
劉敞
原文:
天下方患盜?;騿杽⒆釉唬骸氨I可除乎?”對曰:“何為不可除也?顧盜有源,能止其源,何盜之患?”或曰:“請問盜源?”對曰:“衣食不足,盜之源也;政賦不均,盜之源也;教化不修,盜之源也。一源慢,則探囊發(fā)篋而為盜矣;二源慢,則操兵刃劫良民而為盜矣;三源慢,則攻城邑略百姓而為盜矣。此所謂盜有源也。”
【注釋】①修:貫徹得好;②慢:疏忽。
譯文/翻譯:
天下正憂心盜賊蜂起。有人問我說:“盜賊可以平息嗎?”我回答說:“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只是偷盜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夠阻斷他們產生偷盜的根源,還擔心會有盜賊嗎?”那人又說:“請問偷盜(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說:“穿的吃的不足,是偷盜產生的根源;徭役賦稅不公平,是偷盜產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開展,是偷盜產生的根源。第一個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視,就會掏別人腰包開別人箱柜而成盜賊;第二個根源(指賦稅不公)被忽視,就會手拿兵刃搶劫良民而成盜賊;第三個根源(指道德教化不開展)被忽視,就會攻打城鎮(zhèn)、侵犯百姓成為盜賊(強盜)啊。這就是所說的盜賊也有產生的根源。”
《患盜論》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后漢書·陰興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題。(19分)陰興,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典將武騎
- 張溥嗜學文言文道理張溥從小就熱愛學習,他所讀過的書一定用手親自抄寫,抄完朗讀一遍,馬上燒掉,再抄寫,這樣六七遍才停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張
- 正確文言文教學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教學目的: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
- 愛蓮說文言文翻譯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
- 《游釣臺記》的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釣臺在浙東,漢嚴先生隱處也。先生風節(jié),輝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為快
- 馮野王傳野王字君卿,受業(yè)博士,通《詩》。少以父任為太子中庶子。年十八,上書愿試守長安令。宣帝奇其志,問丞相魏相,相以為不可許。后以功次補當陽
- 20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20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203、烈士暮年,
- 小升初語文之文言文知識點小升初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攻略(一)文言實詞古漢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和量詞。至于代詞,在古漢語中,因其語
- 聊齋志異原文:樂云鶴、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長同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歲知名。樂虛心事之,夏亦相規(guī)不倦,樂文思日進,由是名并著。無何,夏連疫
- 新課標八年級文言文通假字一覽八年級(上冊)16、便要還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記》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記》18、
- 魏書原文:高閭,字閻士,漁陽雍奴人。閭早孤,少好學,博綜經史,文才俊偉,下筆成章。文明太后臨朝,引閭與中書令高允入于禁內,參決大政,賜爵安樂
- 一招制勝高考文言文閱讀解題一招制勝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父慧炬,齊尚書郎。高祖①踐阼,(遠)為步兵校尉。頃之,遷武昌太守。遠本倜儻,尚輕俠
- 公鼐府宅文言文公鼐府宅·記序明朝后期,翰林學士公鼐執(zhí)教東宮,時任禮部侍郎,御敕賜于鄉(xiāng)邑造府建宅。其故址在今蒙陰縣邑內,古城區(qū),原縣署之地。汶
- 張柬之傳 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少涉經史,補太學生。祭酒令狐德棻異其才,而以王佐期之。中進士第,始調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賢良
- 魏書原文:世祖太武皇帝,諱燾,太宗明元皇帝之長子也。泰常七年四月,封泰平王,五月,為監(jiān)國。太宗有疾,命帝總攝百揆,聰明大度,意豁如也。八年十
- 博陵李文博的文言文閱讀博陵李文博,性貞介鯁直,好學不倦。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復吟玩。開皇(隋文帝年號)中,為羽騎尉,特為吏部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順圣皇后竇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時隋祚已終,太宗潛圖義舉。每折節(jié)下士,推財養(yǎng)
-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的探索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文言文中的遣詞用句跟現代的白話文是有很大差別的,有些詞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澀難
- 三國志原文:楊阜字義山,天水冀人也。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參軍事。馬超之戰(zhàn)敗渭南也,走保諸戎。超率諸戎渠帥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之,惟
- 課內文言文,不妨讓學生自己講“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屈原列傳》),讓學生解釋句中虛詞“以”的用法和意義,全班竟無一人準確回答;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