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普文言文閱讀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16 10:25:26
石普文言文閱讀題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進士,授國史院編修官,改經(jīng)正監(jiān)經(jīng)歷?;礀|、西盜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將略稱,同僉樞密院事董鑰嘗薦其材,會丞相脫脫討徐州,以普從行。徐平錄功,遷兵部主事,尋升樞密院都事,從樞密院官守淮安。
時張士誠據(jù)高郵,普詣丞相,面陳破賊之策,且曰:“高郵負(fù)重湖之險,地皆沮洳,騎兵卒莫能前,與普步兵三萬,保取之。高郵既平,則濠、泗易破,普請先驅(qū),為天下忠義倡?!必┫鄩阎?,命權(quán)山東義兵萬戶府事,招民義萬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陰沮之,減其軍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聽淮南行省節(jié)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軍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銜枚趨寶應(yīng),其營中更鼓如平時。抵縣,即登城,樹幟城上,賊大驚潰,因撫安其民。由是諸將疾普功。水陸進兵,乘勝拔十余寨,斬賊數(shù)百。將抵高郵城,分兵三隊:一趨城東,備水戰(zhàn);一為奪兵,虞后;一普自將,攻北門。遇賊與戰(zhàn),賊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躡之,縱火燒關(guān)門,賊懼,謀棄城走。而援軍望之,按不進。且忌普成功,總兵者遣蒙古軍千騎,突出普軍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賊以死捍,蒙古軍恇怯,即馳回,普止之不可,遂為賊所蹂踐,率墜水中。
普軍亂,賊乘之。普勒余兵,血戰(zhàn)良久,仗劍大呼曰:“大丈夫當(dāng)為國死;有不進前者,斬!”奮擊,直入賊陣中,從者僅三十人。至日西,援絕,被創(chuàng)墮馬,復(fù)步戰(zhàn)數(shù)合。賊益至,賊指曰:“此必頭目,不可使逸,須生致之。”普叱曰:“死賊奴,我即石都事,何云頭目!”左脅為賊槍所中,猶手握其槍,斫賊死。賊眾攢槍以刺普,普與從者皆力戰(zhàn),俱死之。
——選自《元史?石普》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普勒余兵,血戰(zhàn)良久 勒:招集
B.至日夕,援絕,被創(chuàng)墮馬 被:蒙受
C.由是諸將疾普功 疾:嫉妒
D.此必頭目,不可使逸,須生致之 致:表達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普有“將略”的一組是(3分) ( )
①徐平錄功,遷兵部主事
②高郵負(fù)重湖之險,地皆沮洳,騎兵卒莫能前
③下令銜枚趨寶應(yīng),其營中更鼓如平時
④樹幟城上,賊大驚潰
⑤將抵高郵城,分兵三隊
⑥總兵者遣蒙古軍千騎,突出普軍前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在軍隊大亂之際,石普沒有退縮,仍舊血戰(zhàn)到底,在只有三十個士兵跟隨和援兵斷絕的情形下,英勇戰(zhàn)死。
B.在淮東、淮西盜賊興起時,有大將謀略的石普得到董鑰的推薦,并且憑借平定徐州的戰(zhàn)功升任兵部主事。
C.張士誠占據(jù)高郵的時候,石普愿作討伐張士誠的先鋒,并向丞相請求給予步兵三萬用以破敵,丞相同意了他的破敵策略,并撥給他精兵三萬。
D.石普以突襲的方式很快攻下寶應(yīng),可是在攻打高郵的時候,卻因為援兵不作為,致使石普功虧一簣。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聽淮南行省節(jié)制。(5分)
(2) 普先士卒躡之,縱火燒關(guān)門,賊懼,謀棄城走。(5分)
4 .D 項“致”:得到。
5. C ①寫的是石普因功受賞;④寫的是取得勝利的結(jié)果,并不是將略;⑥寫的是總兵所為。
6 .C 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請戰(zhàn)的要求,并沒有給予步兵三萬。
7. (1)一開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況(或:依據(jù)方便合適的情況)自行決定,等到出發(fā)了,又命令他聽從淮南行省節(jié)制。
(采分點:大意,便宜,行,聽)
(2)石普身先士卒追趕他們,放火焚燒城關(guān)大門,賊兵恐懼,想要棄城逃跑。
(采分點:大意,先,躡,走)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句子我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寫成的,其中許多不朽的作品歷來以簡約精練著稱。以下是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句子,歡迎閱讀。NO
- 《月賦》文言文原文和翻譯陳王初喪應(yīng)、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秋阪。臨浚壑而怨遙
- 后漢書原文:宋均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以父任為郎,時年十五,好經(jīng)書,每休沐日,輒受業(yè)博士。通《詩》《禮》,善論難。至二十余,調(diào)補辰陽長。其俗
-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譯文及注釋《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寫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段辶壬鷤鳌纷g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
- 文言文閱讀試題:孫叔敖遇狐丘丈人孫叔敖遇狐丘丈人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
- 文言文復(fù)習(xí)梳理人教版語文九上中考文言文復(fù)習(xí)梳理:出師表一、 文學(xué)常識1.作者:諸葛亮是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號臥龍,謚號忠武,后世
- 晉書胡威傳文言文翻譯《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晉書胡威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晉書
- 文言文誦讀教學(xué)的探討文言文是語文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它在語文教學(xué)中的比重在不斷加大,所以要學(xué)好語文就必須學(xué)好文言文。但是近年來文言文
- 牟俸,巴人。景泰初進士,授御史,巡按云南。南寧伯毛勝鎮(zhèn)金齒,俸列其違縱罪,將吏皆聳。天順元年出為福建僉事。成化初,進秩副使。久之,遷江西按察
- 劉春,字仁仲,巴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及第。授編修,屢遷翰林學(xué)士。正德六年擢吏部右侍耶,進左。八年代傅珪為禮部尚書?;赐醯v棨、鄭王祐檡皆由旁支
- 蘭陵武王長恭,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并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dāng)。L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
- 中考文言文倒裝句的總結(jié)倒裝句主要有四種:(1)主謂倒裝,中考文言文倒裝句。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
- 梁書原文:徐摛,字士秀,東海郯人也。摛幼而好學(xué),及長,遍覽經(jīng)史。屬文好為新變,不拘舊體。起家太學(xué)博士,遷左衛(wèi)司馬。會晉安王綱出戍石頭,梁武帝
- 文言文的那些事兒,中考生要知曉!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也許現(xiàn)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文言文中的
- 舊五代史原文:李襲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后,父圖,為洛陽令,因家焉。襲吉乾符末應(yīng)進士舉,遇亂,避地河中,依節(jié)度使李都,擢為鹽鐵判官。及王重榮代,
- 勾踐滅吳文言文翻譯的分享高一文言文翻譯分享—《勾踐滅吳》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
- 清史稿原文:王夫之,字而農(nóng),衡陽人。與兄介之同舉明崇禎壬午鄉(xiāng)試。張獻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賊執(zhí)其父以為質(zhì)。夫之自引刀遍刺肢體,舁往易父。賊見
- 明右僉都御史江公傳[清]魏禧公名東之,字長信,歙縣人。少為諸生,性剛,有大志,以澄清天下為己任。中萬歷丁丑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擢監(jiān)察御史,
- 文言文孔子為政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弊釉唬骸啊对姟啡?,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弊釉唬骸暗乐哉R之以刑
- 《道山亭記》作者:曾鞏(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嘉佑進士, 曾奉召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為文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