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關木匠傳原文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6 00:42:12
文言文:關木匠傳原文及答案
閱讀下列的文言文,回答小題。
關木匠傳 【明】袁中道
關木匠,名廷福,少與諸匠伍,無所知名。
予族有傭,病死。傭亦豪族也,啖傭兒為證,以訴于官。廷福方持斧鑿為人架屋回,聞之,夜入城。至旦,私呼傭兒飲,攜出城可四五里,復與飲。傭兒醉,夜乃臥之破廟中。是日晡,縣官訊兩家獄,傭家倉促失其兒??h官曰:“若狀言有子可證者,今安在?”傭家無以應??h官以為欺己,反得罪。明日傭兒還,事已定,無所用之。知為關廷福所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關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邊,有麥田數(shù)百畝,初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產(chǎn),連年構訟。予家厭訟,乃賤其直以與一霍姓者。于是兩家大爭,麥熟時,周乃覓勇士數(shù)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備至,顛踣滿野。正困苦時,廷福為人伐木回,過見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殺其魁一人?;羰蠎?,知周必訴于官,度廷福且走,己當獨罪,乃急呼與飲。既至,霍楔其門,廷福笑曰:“我為公抱不平,sha6*人至死,罪自我當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訴霍于官,不及廷福??h官訊兩家獄,廷福從旁出曰:“sha6*人者關廷福也,周強霍弱,廷福一時見不平,提斧殺之。大丈夫zi6*殺自當,豈以禍及平人,霍氏無罪?!笨h官壯而憐之,授以意,令以主謀歸霍氏。廷福不易辭。縣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訊,上官皆疑之,幾經(jīng)歷十余訊,竟不易辭,卒死獄中。
廷福不識一字,亦不知何者為義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撓,大有男子氣。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諉他人,以寬己責,況生死之際乎!彼所謂讀天下之書者也!鄉(xiāng)人曰:“囚耳,烏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義,即呼之曰忠臣,曰義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謂真意氣也!”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啖傭兒為證 啖:唆使
B. 知為關廷福所為,予族大德之 德:恩情,恩德
C.sha6*人至死,罪自我當之 當:承擔
D.竟不易辭,卒死獄中 竟:始終
4.以下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直接體現(xiàn)關廷福俠義的一組是( )(3分)
①至旦,私呼傭兒飲,攜出城可四五里,復與飲。
②知為關廷福所為,予族大德之
③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④度廷福且走,己當獨罪,乃急呼與飲。
⑤我為公抱不平,sha6*人至死,罪自我當之,若走,非男子也。
⑥每年訊,上官皆疑之,幾經(jīng)歷十余訊,竟不易辭,卒死獄中。
A. ①②⑥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關廷福私下帶傭兒飲酒,又將其帶出城外,將其灌醉,使傭人族人想要讓傭兒做偽證的計劃落空。
B.關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為求自保,借飲酒之名將關廷福請來,并將其困在了家中,不讓他離開霍家。
C.關廷福鋤強扶弱的義舉感動了縣官,縣官有意幫他減輕罪責,但關廷福不改供詞,縣官只好如律宣判。
D.鄉(xiāng)人認為關廷福只是個囚犯,不值得稱道。作者對這種說法感到不平,認為關廷福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6.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予家厭訟,乃賤其直以與一霍姓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縣官壯而憐之,授以意,令以主謀歸霍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文言文閱讀(15分)
3.(3分)答案:選B,德:感激
4.(3分)答案:選C
5.(3分)答案:B(無中生有,霍氏想要困住關廷福,但是否困住,文中并未明說)
6.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3分)我家厭煩(這無休止的)訴訟,就壓低價錢將它賣給了一個姓霍的。(賤1分,直1分,與1分)
(2)(3分)縣官佩服他膽氣豪壯并且同情他,暗中將自己的意圖告訴他,讓他將主謀推給霍氏。(“壯”詞類活用1分、“授以意”狀語后置1分、“歸”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關木匠,名叫關廷福,年輕時與眾工匠為伍,沒有什么人知道他。
我們袁氏家族有個傭工,生病死了,傭工家也是大族。(家族)唆使傭人的兒子作證,告到官府。關廷福正提著木匠工具給人家架屋回來,聽說此事,連夜進城。天亮時分,私下喊傭工的兒子飲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帶他走出城大約四五里地,又喝起來。傭工的兒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讓他睡在破廟里。這天半下午,縣官審理兩家的官司,傭工家倉促間找不到那個兒子。縣官說:“你們訴狀上說死者的兒子可以作證,如今他在哪里?”他們無法回答??h官認為傭人家欺騙他,原告反而獲罪。過了一天,傭工兒子才回來,可是事情結局已定,他的作證用不上(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得知此事是關廷福所為,我們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鄉(xiāng)的人這才知道關廷福。
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幾百畝麥田,當初是我們家的,有個姓周的硬說是他家的,(為此)長期打官司。我家厭煩(這無休止的)訴訟,就壓低價錢將它賣給了一個姓霍的`。于是(周霍)家起了嚴重沖突,這年麥子成熟時,周家糾集了幾十個壯漢前來割麥,周家的人還帶齊了刀棍,在整個田間橫沖直撞。正當霍家窘迫時,關廷福給人家砍樹回來,路過這里看到了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著斧頭走向地頭。周家人都嚇跑了,關廷福殺死了其中一個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會向官府告狀,估計關廷福要逃跑,(到時候)自己獨自承擔全部罪責。于是,他急忙喊關廷福過來跟自己飲酒。關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頭把門扛緊(以防他輕易跑掉),關廷福笑著說:“我替您打抱不平,殺死了人,罪責由我承擔,假如獨自跑了,不是男子漢?!?/p>
周家果然將霍氏告到官府,(訴狀中)沒有提到關廷福。縣官審理兩家的官司,關廷福從人群中走出來說:“sha6*人的是我關廷福,周家人強橫霍氏弱小,我一時路見不平,提起斧頭殺了那個人,大丈夫自己殺了人自己承擔,怎么會將罪責轉嫁給無罪之人?霍氏沒有罪?!笨h官佩服他膽氣豪壯并且同情他,(暗中)將自己的意圖告訴他,讓他將主謀推給霍氏。關廷福不改變供詞??h官沒辦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審查案件,郡府都懷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經(jīng)歷了十多次審理,(關廷福)始終不改變供詞,最后死在監(jiān)獄中。
關廷福目不識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義任俠,然而他見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氣概。當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點兒損害,(就將損害)推卸給別人,以原諒自己的過錯,更何況(處在)生死關頭呢!他們是人們所說的讀天下書的人??!鄉(xiāng)人們說:“(關廷福只是個)囚犯罷了,哪里值得稱道?”我說:“士大夫慷慨就義,(人們)就稱贊他為忠臣,為義士。而關廷福仗義而死,只說他是一個囚犯罷了。關廷福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氣概??!”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嵩山賦》文言文天下之中兮,嵩山當之無愧。周公測日兮,登封設置日晷。位居中岳兮,湯湯洛水溯回。北依黃河兮,蜿蜒曲折浪滾。南接穎水兮,波平浪靜
- 歸有光原文:①太湖,東南巨浸也。廣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濤之間以百數(shù),而重涯別塢,幽谷曲隈,無非仙靈之所棲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悅;水或束隘迫狹,
- 研究生寫文言文翹課論翹課論晨課皆翹,非課不佳,師不善,弊在熬夜。熬夜而力虧,翹課之道也?;蛟唬撼空n盡翹,率熬夜耶?曰:不熬者以熬者累,蓋失良
- 湖州刺史廳壁記(唐)顧況江表大郡,吳興為一。夏屬揚州,秦屬會稽,漢屬吳郡。吳為吳興郡,其野星紀①,其藪具區(qū)②,其貢橘柚纖縞茶纻,其英靈所誕,
- 設漁者對智伯 柳宗元智氏既滅范、中行,志益大,合韓、魏圍趙,水晉陽。智伯瑤乘舟以臨
- 夔有一足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于聲。堯曰:'
- 南史原文:伏暅,字玄耀.曼容之子也。幼傳父業(yè),能言玄理,與樂安任防、彭城劉曼俱知名。仕齊位東陽郡丞、鄞令。時曼容已致仕,故頻以外職處,令得養(yǎng)
- 后漢書原文:江革字次翁,齊國臨淄人也。少失父,獨與母居。遭天下亂,盜賊并起,革負母逃難,備經(jīng)阻險,常采拾以為養(yǎng)。數(shù)遇賊,或劫欲將去,革輒涕泣
- 陳汝成,字華學,浙江鄞縣人。少隨父錫嘏講學證人社,黃宗羲曰:“此程門之楊迪,朱門之蔡沈也?!笨滴跞辏瑫嚨谝?,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福
-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jīng)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jié)。內(nèi)諫爭于王,外責傅相,引經(jīng)義,陳禍福,至
- 張孟傳文言文練習題答案及譯文張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廣平推官。稍遷漢中同知。入為順天治中,累進尚寶丞。高拱以內(nèi)閣兼吏部,
- 戰(zhàn)國策原文: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div>李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師。四歲能作徑尺書,景帝召試之,甚喜,抱置膝上,賜果鈔。后兩召講《尚書》大義,稱旨,命入京學。天順八年,年歸有光原文:府君姓歸氏,諱椿,字天秀。大父諱仁,父諱祚,母徐氏。嘉靖十五年初八日卒,年七十一。 按,歸氏出春秋胡子,后滅于楚,其子唐才子傳原文:方干,字雄飛,桐廬人。勸有清才,散拙無營務。大中中,舉進士不第,隱居鏡湖中。湖北有茅齋,湖西有松島。每風清月明,攜稚子鄰叟,輕王頒,字景彥,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衛(wèi)將軍。父僧辯,太尉。頒少俶儻,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頒質于荊州,遇元帝為周師所陷,頒因入關。聞其孔嚴字彭祖,少仕州郡,歷司徒掾、尚書殿中郎。殷浩臨揚州,請為別駕。遷尚書左丞。時朝廷崇樹浩,以抗擬桓溫,溫深以不平。浩又引接荒人,謀立功于閫《奇零草》的文言文余自舞象②,輒好為詩歌。先大夫慮廢經(jīng)史,屢以為戒,遂輟筆不談,然猶時時竊為之。及登第后,與四方賢豪交益廣,往來贈答,歲久盈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準備,就會發(fā)現(xiàn),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少年行修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文言文,完成1~4題。瘐質,字行修,少而明敏。八歲誦梁世祖《玄覽》等十賦,拜童子郎。開皇元年,除奉朝請,歷鄢陵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