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字偉人,陜西韓城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03 01:16:53
王杰(1725-1805),字偉人,陜西韓城人。乾隆二十六年,成進士,殿試進呈卷列第三。高宗熟視字體如素識,以昔為尹繼善繕疏,曾邀宸賞,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及引見,風度凝然,上益喜。又以陜?nèi)巳氡境儆嗄隉o大魁者,時值西陲戡定,魁選適得西人,御制詩以紀其事。尋直南書房,屢司文柄,五遷至內(nèi)閣學士。三十九年,授刑部侍郎,調(diào)吏部,擢左都御史。四十八年,丁母憂,即家擢兵部尚書。服闋,還朝。五十一年,命為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次年,拜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杰在樞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嘗不委曲陳奏和珅勢方赫事多擅決同列隱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輒力爭上知之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杰每議政畢,默然獨坐。一日,和珅執(zhí)其手戲曰:“何柔荑乃爾!”杰正色曰:“王杰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珅赧然。洎仁宗親政,杰為首輔,遇事持大體,竭誠進諫,上優(yōu)禮之。七年,固請致仕,晉太子太傅。八年春,瀕行上疏,略謂:“各省虧空之弊,起于乾隆四十年以后,州縣營求饋送,以國帑為夤緣,上司受其挾制,彌補無期。至嘉慶四年以后,大吏知尚廉節(jié),州縣仍形拮據(jù),由于苦樂不均,賢否不分,宜求整飭之法。又,舊制,驛丞專司驛站,無可誅求。自裁歸州縣,濫支苛派,官民俱病。宜先清驛站,以杜虧空。今當軍務告竣,朝廷勤求治理,無大于此二者。請睿裁獨斷,以挽積重之勢?!彼郧兄袝r弊,上嘉納之。陛辭日,賜高宗御用玉鳩杖、御制詩二章,以寵其行,有云:“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睍r論謂足盡其生平。既歸,歲時頒賞不絕,每有陳奏,上輒親批答,語如家人。
節(jié)選自《清史稿?王杰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杰在樞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嘗不委曲/陳奏和珅/勢方赫/事多擅決同列/隱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輒力爭/上知之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
B.杰在樞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嘗不委曲/陳奏和珅/勢方赫/事多擅決/同列隱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輒力爭/上知之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
C.杰在樞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嘗不委曲陳奏/和珅勢方赫/事多擅決同列/隱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輒力爭/上知之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
D.杰在樞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嘗不委曲陳奏/和珅勢方赫/事多擅決/同列隱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輒力爭/上知之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qū)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B.上書房: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書房”,道光年間奉旨改為“上書房”。
C.軍機大臣:正式稱謂是“軍機處大臣上行走”,俗稱“大軍機”。分設滿、漢員,由滿漢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總督等官員奉特旨充當,均為兼差。其數(shù)無定額,任期無限止。
D.丁憂:就是中國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道德禮儀制度。根據(jù)儒家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杰在乾隆二十六年考中進士,殿試考卷呈送給皇帝時他名列第三,因乾隆皇帝認識他,遂將他的名次提為第一。這樣,王杰就成為陜西自清朝開國以來第一位新科狀元。
B.王杰多次升職。乾隆三十九年,任刑部侍郎后又轉(zhuǎn)調(diào)吏部,擢升左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回鄉(xiāng)守孝期間提升為兵部尚書;乾隆五十一年,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
C.王杰在朝身擔要職十余年,為官清正,敢于直言。是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一名難得的廉潔之士,特別是在與奸貪之臣和珅的斗爭中表現(xiàn)了他剛正不阿的品格,經(jīng)常與和珅在朝中爭得面紅耳赤。
D.王杰的話切中時弊,皇上高興地接受了他的意見。王杰每次上書,皇帝都親自批奏回答,語氣就像對家里人一樣?!爸钡酪簧砹⒗葟R,清風兩袖返韓城?!碑敃r人都認為,這句詩足以概括王杰一生的成就。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尋直南書房,屢司文柄,五遷至內(nèi)閣學士。
(2)所言切中時弊,上嘉納之。陛辭日,賜高宗御用玉鳩杖、御制詩二章,以寵其行。
參考答案
10.D.
11.B. (“上書房是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的地方”錯誤,上書房是清朝皇子皇孫上學讀書的地方)
12.A. (A項錯在“乾隆皇帝認識他”,原文內(nèi)容是“高宗熟視字體如素識”,意思是“乾隆皇帝仔細看了他的字跡,就覺得好像是平日里很熟悉的人(寫的)”,后文還有“及引見,風度凝然,上益喜”,意思是“等到新科進士晉見皇帝時,(看到)王杰風度穩(wěn)重端莊,皇帝更是高興”,說明乾隆皇帝以前不認識王杰)
13.(1)不久,王杰開始到南書房當值,并且屢次掌管科舉事務。后經(jīng)五次升遷,官至內(nèi)閣學士。(關(guān)鍵詞:“尋”“直”“司”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王杰所說的切中時弊,皇上高興地接受了他的意見。向皇上辭行時,皇上賜給他先皇用過的御用玉鳩杖和皇上親自寫的詩,以使他的行為顯得榮耀。(關(guān)鍵詞:“納”“陛辭日”“寵”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王杰,字偉人,陜西韓城人。乾隆二十六年,王杰中進士。殿試考卷呈送給皇帝時他名列第三。乾隆皇帝仔細看了他的字跡,就覺得好像是平日里很熟悉的人(寫的),因他過去給尹繼善謄寫奏章,皇帝邀請過他進宮游玩,就向人詢問他的人品,于是將王杰的名次提為第一。等到新科進士晉見皇帝時,(看到)王杰風度穩(wěn)重端莊,皇帝更是高興。又因為陜西自清朝開國以來從未出過狀元,這一年西部邊境的戰(zhàn)爭又取得了勝利,而新科狀元又恰是陜西人,于是乾隆皇帝就作了一首詩紀念這件事。不久,王杰開始到南書房當值,并且屢次掌管科舉事務。后經(jīng)五次升遷,官至內(nèi)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轉(zhuǎn)調(diào)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母親病逝,王杰回鄉(xiāng)守孝。剛到家,就接到提升他為兵部尚書的任命。守孝期滿,王杰回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王杰在中央十幾年,遇到有爭議的事情不管贊成還是反對,沒有不委婉地向皇帝報告的。當時和珅權(quán)勢顯赫,遇到事情經(jīng)常擅自決定,同僚大都克制忍耐不發(fā)表意見,而王杰碰到不同意的事情,就一定要盡力爭辯?;实酆芰私馔踅埽瞳|雖然討厭他,但是不能把他排擠出朝廷。王杰每每議政完畢后,都會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一天,和珅握著他的手開玩笑說:“你的手多柔軟細膩啊?!蓖踅苷詤柹溃骸拔彝踅艿氖蛛m然柔細,只是不能要錢啊?!焙瞳|羞得面紅耳赤。自從嘉慶帝親政以來,王杰出任首輔大臣,遇事能夠識大體顧大局,向皇帝進諫總是不遺余力,皇帝對他優(yōu)待尊敬。嘉慶七年,王杰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升任太子太子太傅。嘉慶八年的春天,王杰上疏給皇上,奏疏中說:“各地國庫虧空的弊端,是從乾隆四十年以后開始的,各州各縣都在想方設法送禮,把國庫里的錢財都用來拉攏關(guān)系巴結(jié)上司。他們的上級因此被抓住弱點受其控制,想要彌補(國庫的)虧空,遙遙無期。后任的高級官員知道崇尚廉潔的操守,可是下屬有的州縣的境況仍然還很窘迫。由于各地的苦樂不很平均,他們中的好壞也分辨不清,應該尋求整頓的方法。按過去的體制,驛丞是專門管理驛站的,沒有什么可以征索的財物。自從決定歸屬各州縣里之后,毫無限制的開銷,苛刻的攤派,使各級官員和百姓都困苦不堪。應該先清理整頓驛站,以便杜絕國庫的虧損?,F(xiàn)在正是軍中諸事務完畢的時候,朝廷盡力尋求治理的辦法,再沒有比這兩個更大的了。請(皇上您)考慮自行決斷,以便扭轉(zhuǎn)長期形成的不良局面”。王杰所說的切中時弊,皇上高興地接受了他的意見。向皇上辭行時,皇上賜給他先皇用過的御用玉鳩杖和皇上親自寫的詩,以使他的行為顯得榮耀,其中有這樣的詩句,“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碑敃r人都認為,這句詩足以概括王杰一生的成就。回鄉(xiāng)后,皇帝每年按時給他的賞賜不斷,王杰每次上書,皇帝都親自批奏回答,語氣就像對家里人一樣。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成化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中官欲出領抽分廠,恪等疏爭。中官怒,請即遣恪等,將摭其罪,無所得乃已。出為湖廣左參議,遷河
- 項脊軒志歸有光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 *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 高中文言文翻譯答題的指導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高考試題中
- 經(jīng)典文言文辭職信經(jīng)典文言文辭職信辭呈*總:蒙降天緣,惠與恩助,榮入**,已近一載!并承蒙*總相攜,委以重任,期間栽培教誨,感懷無盡!任職期間
- 《宋史·張岊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宋史·張岊傳》原文及翻譯宋史原文:張岊①,字子云,府州府谷人,有膽略,善騎射。天圣中,西夏觀察使阿遇有子來
- 《宋史許驤傳》的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許驤,字允升,世家薊州。祖信,父唐,世以財雄邊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將擾邊,白其父曰:“今國政廢弛,狄
- 讀書要三到翻譯文言文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農(nóng)歷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縣城水南鄭義齋館舍(今南溪書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時右眼角長有
- 劉義慶《世說新語》原文:漢元帝宮人①既多,乃令畫工圖之,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貨賂。王明君姿容甚麗,志不茍求,工遂毀為其狀。后
- 駱統(tǒng)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也。父俊,官至陳相,為袁術(shù)所害。統(tǒng)母改適,為華歆小妻,統(tǒng)時八歲,遂與親客歸會稽。其母送之,拜辭上車,面而不顧,其母泣涕
- 河間游僧的文言文翻譯《河間游僧》是清代紀昀寫的一篇散文,主要講述一個河間的游僧在市集中賣藥的'故事。下面就是小整理的河間游僧的文言文
- 蘇轍原文:臣聞事有若緩而其變甚急者,天下之勢是也。天下之人,幼而習之,長而成之,相咻而成風,相比而成俗,縱橫顛倒,紛紛而不知以自定。當此之時
- 新唐書原文:韓思復,字紹出,京兆長安人。祖?zhèn)?,貞觀中歷左衛(wèi)率,封長山縣男。思復少孤,年十歲,母為語父亡狀,感咽幾絕,故倫特愛之,嘗曰:“此兒
- 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
- 劉弘傳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劉弘,沛國相人也。起家太子門大夫,累遷寧朔將軍、監(jiān)幽州諸軍事,甚有威惠,寇盜屏跡,為幽朔所
- 楊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紹興間賜名存中,代州崞縣人。存中魁梧沈鷙,少警敏,力能絕人??徽Z人曰:“大丈夫當以武功取富貴,焉用俯首為腐儒哉!
- 文言文閱讀理解《齊桓公得寧戚》齊桓公得寧戚寧戚欲干齊桓公,窮困無以進,于是為商旅,賃車以適齊,暮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賃車者,
- 明史原文: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萬歷二十五年舉鄉(xiāng)試第一,又七年成進士。由庶吉士歷贊善。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shù)。遂遍習兵機
- 初三文言文虛詞復習資料-者者①結(jié)構(gòu)助詞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結(jié)構(gòu)助詞,的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③指人、物、事、時、地等。"
- 吳奎原文:府君諱闕,字舜舉,世著籍彭城之滕縣。君少舉進士,以父任太廟齋郎,不樂仕宦。學通古今,重意氣然諾,西方之英才名士從之游。君雖隱居,常
- 王積薪聞棋唐·李肇②王積薪棋術(shù)功成,自謂③天下無敵④。將游京師⑤,宿于逆旅⑥。既⑦滅燭,聞主人媼隔壁呼其婦⑧曰:“良宵難遣⑨,可棋一局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