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30 08:58:37
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儀, 治人之da6*法;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 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 乎!予讀馮道《長樂老敘》,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 也。
予于五代得全節(jié)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學古自名,,而享人之 祿、任人之國者多矣,然使忠義之節(jié),獨出于武夫戰(zhàn)卒,豈于儒者果無其人哉?豈非高節(jié) 之士惡時之亂,薄其世而不肯出歟?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歟?孔予以謂:“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o"豈虛言也哉!
予嘗得五代時小說一篇,載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甚人而 不得見也。凝家青、齊之間,為虢州司戶參軍,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李氏 攜其子,負其遺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攜一子而疑之,不許其 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長慟日:“我為婦人,不能守 節(jié),而此手為人執(zhí)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路人見者環(huán)聚而嗟之, 或為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尹聞之,白其事于朝,官為賜藥封瘡,厚恤李氏,而笞其主 人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
(選自《新五代史·馮道傳·序》)
8.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維:法度
B.薄其世而不肯出歟 ?。浩冉?br/> C.凝家青、齊之間 家:安家
D.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 宜:應(yīng)當
9.下列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學古自名 B.豈于儒者果無其人哉
夫晉,何厭之有 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C.以疾卒于官 D.路人見者環(huán)聚而嗟之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0.把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歟? (4分)
(2)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其人而不得見也。(4分)
11.請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說的目的。(3分)
參考答案
8.B(薄:鄙?。?br/>9.B(介詞,在。 A.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C.連詞,因為 \介詞,用; D.連詞,表修飾 \ 連詞,表轉(zhuǎn)折)
10.(8分)
(1)或者是統(tǒng)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顧念,因而沒有人能夠招引他們出來嗎?
(4分。畫線處各1分,大意1分)
(2)憑一個婦人尚且能這樣,就可推知世上本來曾有這樣的人而沒有被發(fā)現(xiàn)。
(4分。畫線處各1分,大意1分)
11.(3分)
在對比中諷刺 馮道以及當時社會上寡廉鮮恥的讀書人。 (3分。畫線處各1分)
參考譯文
傳曰: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個重要法度;這四個法度沒有確立,國家就會滅亡。管仲善于立論真是好?。《Y、儀(義)是統(tǒng)治人民的根本法則,廉、恥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節(jié)操。大凡無廉潔之德,人們就沒什么不索取的;無羞恥之心,就沒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到了這種地步,那么災(zāi)禍、逆亂、失敗、滅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卻無所不取、無所不為,那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我讀馮道的《長樂老敘》,見他自述不講禮義廉恥反以為榮,真可說是毫無廉恥的人了,那么天下國家的命運也就由此可知了。
我在五代史中發(fā)現(xiàn)了三位保全節(jié)操的士人,十五位為國事而死的臣子,卻深感奇怪:那些身穿儒服的士人,以學古自稱,而且有很多人享受俸祿,在國家任職,但忠義的節(jié)操,只是出自于武夫士兵,難道在儒士中果真就沒有這樣的人嗎?莫非是節(jié)操高尚的士人憎惡時勢的濁亂,鄙薄這樣的世道而不肯出來?或者是統(tǒng)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顧念,因而沒有人能夠招引他們出來嗎?孔子認為:“十戶人家的城邑,也必定有忠信之人存在?!彪y道是沒有根據(jù)的空話嗎!
我曾經(jīng)讀到五代時的一篇小說,記載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情。憑一個婦人尚且能這樣,就可推知世上本來曾有這樣的人而沒能被發(fā)現(xiàn)。王凝住在青州、齊州之間,擔任虢州司戶參軍,因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來貧寒,一個兒子還年幼,李氏帶著孩子,背著王凝的遺骸回老家。向東經(jīng)過開封時,在旅舍停下,店主見這個婦人獨自帶著一個孩子因而懷疑她,不準她留宿。李氏眼看天色已晚,不愿離去,店主就拉著她的胳膊讓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說:“我是個婦人,難道不能守節(jié),而讓這只手臂被人拉扯嗎?不能因這只手臂而一并沾污了我的身子!”就拿來斧頭砍斷了那條胳膊??吹酱耸碌倪^路人都圍聚在一起為她感嘆,有的情緒激動,有的悲泣落淚。開封尹獲知這事后,向朝廷報告,官府為她賜藥治傷,優(yōu)厚地周濟李氏,而鞭打了那個旅舍主人。唉,不珍愛自身的名節(jié)而忍辱偷生的士人,聽說李氏的風范后應(yīng)當稍微知道羞愧了吧!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彭陽王勰,字彥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啟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學,不舍晝夜,博綜經(jīng)史,雅好屬文
- 文言文教學看法文言文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文言文實際就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課程
- 《孔子家語本姓解》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孔子之先,宋之後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紂之庶兄,以圻內(nèi)諸侯入為王卿士.微國名,子爵.初武王克殷,封紂之子武
- 程頤上谷郡君家傳程頤原文: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縣人,行第二。世河東大姓。祖暠,當五代之亂,以武勇聞。父道濟,始以儒學中科第,為潤州丹徒縣令
-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課標對初中文言文閱讀的規(guī)定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在這里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
- 郭衍,字彥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驍武,善騎射。周陳王純引為左右,累遷大都督。時齊氏未平,衍奉詔于天水募人,以鎮(zhèn)東境,得樂徙千余家,屯于陜
- 隋書原文:郭衍,字彥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驍武,善騎射。周陳王純引為左右,累遷大都督。時齊氏未平,衍奉詔于天水募人,以鎮(zhèn)東境,得樂徙千余
- 論語 十二章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文言文閱讀。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
- 《后赤壁賦》,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賦》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賦》的繼續(xù)。作者在文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 白居易原文: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伯父墓表 蘇轍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穎悟,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天圣元年,始就鄉(xiāng)試。明年
- 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下面和小編一起來
- 文言文謝弘微傳節(jié)選題目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
- 高中文言文期末復(fù)習考點-晉書·賀循傳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也。族高祖純,博學有重名,漢安帝時為侍中,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循少嬰家難,流放
- 中考文言文閱讀專題模擬訓練(一)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中考文言文閱讀專題模擬訓練。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
- 文言文斷句解題技巧讀文段:文言文斷句,傳統(tǒng)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時教學中,我們就重視文言文的誦讀,目的就在于
- 十一年,高后誅淮陰侯(韓信),(黥)布因心恐。陰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請就醫(yī),醫(yī)家與中大夫賁赫對門,姬數(shù)如醫(yī)家,賁赫自以為
- 高一語文文言文攻略之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
- 文言文《學弈》練習設(shè)計一、寫出下列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弈:通國:善:誨:援:俱:弗若:然:二、寫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
-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獨取畜羊百余,田宅財物盡與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頭。而弟盡破其產(chǎn),式輒復(fù)分與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