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雖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賢者”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shí)間:2022-05-02 18:38:18
國雖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賢者,其車足以乘天下之賢者,其財(cái)足以禮天下之賢者。 與天下之賢者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雖未能王,其以為安也,不亦易乎!此趙宣盂之所以免也,孟嘗君之所以卻荊兵也。古之大立功名與安國免身者,其道無他,其必此之由也??笆坎豢梢则滍?。
昔趙宣孟之絳,見骫① 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宣孟止車,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視。宣孟問之曰:“女何為而餓若是?”對曰:“臣宦于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毙吓c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問其故,對曰:“臣有老母,將以遺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與女?!蹦藦?fù)賜之脯二束,與錢百,而遂去之。處二年,晉靈公欲殺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飲而出。靈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殺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輿!吾請為君反死?!毙显唬骸岸麨檎l?”反走對曰:“何以名為?臣骫桑下之餓人也?!边€斗而死。宣孟遂活。此《書》之所謂“德幾無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猶活其身,而況德萬人乎?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濟(jì)濟(jì)多士,文王以寧?!比酥骱梢圆粍?wù)哀士?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博則無所遁矣。
孟嘗君于薛,荊人攻之。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謂淳于髡曰:“荊人攻薛,夫子弗為憂,吾無以復(fù)侍矣?!贝居邝赵唬骸熬绰劽??!敝劣邶R,畢報(bào),王曰:“何見于荊?”對曰:“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蓖踉?;“何謂也?”對曰:“薛不量其力,而為齊先王立清廟。荊固而攻薛,薛清廟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荊亦甚固?!饼R王知顏色,曰:“嘻!先君之廟在焉?!奔才e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說者,陳其勢,言其方,見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豈用強(qiáng)力哉?強(qiáng)力則鄙矣。說之不聽也,任不獨(dú)在所說,亦在說者。
(選自《呂氏春秋·報(bào)更》,有刪減)
【注】①骫(wěi):彎曲。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賢者食:供養(yǎng)
B.羞行乞而憎自取羞:使……羞
C.濟(jì)濟(jì)多士,文王以寧寧:安寧
D.故善說者,陳其勢,言其方陳:陳述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宣孟曰:“而名為誰?”/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先君之廟在焉/ 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速禍焉
D.若自在危厄之中/王曰:“若是其甚與?&rdquo
11.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B.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C.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D.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國家即使小,只要用錢財(cái)對待天下的賢士,國家就會安定,百姓也會免除災(zāi)禍。
B.在去絳的路上,趙宣孟遇到一個(gè)餓倒的人,趙宣孟不僅給了他食物充饑,還又給他肉干和錢財(cái)。
C.孟嘗君對淳于髡以禮相待,后來在淳于髡的勸說下,齊國出兵保全了薛。
D.齊國出兵的原因,不僅是為了救薛國,更是為了保護(hù)在薛國的齊先王宗廟。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反走對曰:“何以名為?臣戳桑下之餓人也。”還斗而死。宣孟遂活。(5分)
(2)說之不聽也,任不獨(dú)在所說,亦在說者。(5分)
參考答案
9. B(羞:以……為羞)
10. D(動詞,像,好像。A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代詞,我。B代詞,你的;連詞,表遞進(jìn)。 C代詞,那里;語氣詞,可譯為“啊”)
11. C(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12. A(“錢財(cái)”之說不全面,文中無“ 百姓也會免除災(zāi)禍”之說)
13.(1)(他)反/轉(zhuǎn)身快跑回答說:“為什么問名字/問名字干什么呢?我是彎曲的桑樹下餓倒的那個(gè)人?!彼祷厣砣ヅc兵士搏斗而死。趙宣孟于是得以活命。(重點(diǎn)詞語:反、走、何以、斗、遂)
(2)勸說而不被聽從,責(zé)任不單單/只在被勸說的人,也在勸說者自己。(重點(diǎn)詞語:說、聽、任、所說、說者)
參考譯文:
國家即使小,它的糧食也足以供養(yǎng)天下的賢士,它的車輛也足以乘載天下的賢士,它的錢財(cái)也足以禮遇天下的賢士。與天下的賢士為伍/成為一類人,這是周文王稱王天下的原因?,F(xiàn)在雖然不能稱王,用它來安定國家,還是容易做到的。與賢士為伍,這是趙宣孟(趙盾)免于被殺、孟嘗君使楚軍退卻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國家、免除自身災(zāi)難的人,沒有別的途徑,必定是遵循這個(gè)準(zhǔn)則。賢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態(tài)使他受到屈辱。
從前,趙宣孟將要到薊 jì國都絳jiàng邑去,看見一棵彎曲的桑樹下,有一個(gè)餓倒躺在那里起不來的人,宣孟停下車,讓人給他食物吃,他咽下兩口后,能睜開眼看了。趙宣孟對他說,“你為什么餓到這種地步?”他回答說:“我在絳給人做仆隸,回家的路上斷了糧,以去乞討為羞,又厭惡私自拿取別人的食物,所以才餓到這種地步。”宣孟給了他兩塊干肉,他拜著接受了卻不敢吃。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親,我想把這些干肉留給她。 ”趙宣孟說:“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給你。”于是又贈給他兩捆干肉和一百枚錢,就離開了。過了二年,晉靈公想殺死趙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趙宣孟到來。靈公于是請趙宣孟飲酒,趙宣孟知道了靈公的意圖,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靈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趕快追上去殺死他。有一個(gè)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趙宣孟跟前,說:“喂,您快上車逃走,我愿為您回去拼命。”趙宣孟說:“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說;“問名字干什么?我是彎曲的桑樹下餓倒的那個(gè)人?!彼祷厣砣ヅc靈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趙宣孟于是得以活命。這就是《尚書》上所說的“恩德再微也無所謂小”的意思??!趙宣孟對一個(gè)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況對萬人施恩德呢!所以《詩經(jīng)》上說:“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人才濟(jì)濟(jì),文王因此安康?!本髟趺纯梢圆恢铝τ趷蹜z賢士呢?賢士是很難了解到的,只有廣泛地尋求才可以,廣泛地尋找,就不會失掉了。
孟嘗君在薛的時(shí)候,楚國人攻打薛。淳于髡為齊國出使到楚國去,返回的時(shí)候,經(jīng)過薛。孟嘗君讓人以禮相待并親自到郊外送他,對他說:“楚國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為此擔(dān)憂,我將沒有辦法再侍奉您了?!贝居邝照f;“我遵命了?!钡搅她R國,稟報(bào)完畢,齊王說:“到楚國見到了什么?”淳于髡回答說:“楚國很貪婪,薛也不自量力?!饼R王說;“說的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不自量力,給齊先王立了宗廟。楚國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廟必定危險(xiǎn)。所以說薛不自量力,楚國也太貪婪?!饼R王變了臉色,說,“哎呀!先王的宗廟在那里呢!”于是趕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所以善于勸說的人,陳述形勢,講述主張,看到別人危急,就像自己處于危難之中,這樣,哪里用得著極力勸說呢!極力勸說就鄙陋了。勸說而不被聽從,責(zé)任不單單在被勸說的人,也在勸說者自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富人之子文言文及翻譯《富人之子》出自《艾子雜說》 諷刺了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以下是“富人之子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div>富人之子文言文翻譯《富人之子》出自《艾子雜說》 諷刺了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以下是“富人之子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div>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應(yīng)考策略縱觀近年來中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文言文閱讀題具有以下特點(diǎn):一、所選語段多以課內(nèi)的基本篇目為閱讀材料;課外閱讀多選淺顯易游丹霞記文言文翻譯廣東丹霞山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景區(qū)內(nèi)丹霞地貌發(fā)育典型、類型齊全、造型豐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左傳成公成公十四年》文言文原文和翻譯【經(jīng)】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衛(wèi)孫林父自晉歸于衛(wèi)。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鄭公子喜帥師伐許。九月吊古戰(zhàn)場文的文言文及翻譯導(dǎo)語:《吊古戰(zhàn)場文》選自《全唐文》,是唐代詩人李華寫的一篇駢賦。文中描述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景象,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給執(zhí)竿入城文言文的道理執(zhí)竿入城是一則笑話,這則笑話告訴人們一個(gè)道理:思維要靈活,不要片面與固執(zhí)。下面是關(guān)于執(zhí)竿入城文言文的道理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中考文言文《張良奇遇》練習(xí)答案及譯文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張良奇遇》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永之氓善游文言文翻譯《永之氓》講述了一個(gè)游水逃生的人腰纏萬貫,溺水而死的故事。說明了要善于取舍,在金錢與生命之間,生命更重要,因此不能因一件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也。少為郡吏,守剡長??h吏斯從輕俠為奸,齊欲治之,主簿諫曰:“從,縣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饼R聞大怒,立張岱原文:丁卯四月,余讀書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絕頂,看落照。一友日:“少需之,俟月出去。勝期難再得,縱遇虎,亦命也。有虎亦有道,夜則下山徐中丞諱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徐中丞諱士林,山東文登人,父農(nóng)也,公幼聞鄰兒讀書聲,樂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兒置村塾中。”許之。遂中康熙癸張洎,滁州全椒人。洎少有俊才,博通墳典。江南舉進(jìn)士,解褐上元尉。李琛長子弘冀卒,有司謚武宣。洎議以為世子之禮,但當(dāng)問安視膳,不宜以“武”為稱文言文翻譯《塞翁失馬》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蔡茂字子禮,河內(nèi)懷人也。哀、平間以儒學(xué)顯,征試博士,對策陳災(zāi)異,以高等擢拜議郎,遷侍中。遇王莽居攝,以病自免,不仕莽朝。會天下擾亂,茂素與竇傅介子,北地人也,因從軍為官。先是龜茲、樓蘭皆嘗殺漢使者。元鳳中,介子以駿馬監(jiān)求使大宛,因詔令責(zé)樓蘭、龜茲國。介子至樓蘭,責(zé)其王教匈奴遮殺漢重陽節(jié),為農(nóng)歷九月九日?!兑捉?jīng)》中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著名詩詞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練習(xí)題及答案一、余幼時(shí)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jì)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jiān),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望江南》(梳洗罷) 晚唐 溫庭筠1、詞中寫思婦晚妝初罷即登樓望江,等待征人歸來的詞句是:2、詞中通過眼中所見,烘托出一種空曠無書蒲永升畫后蘇軾古今畫水,多作平遠(yuǎn)細(xì)皺,其善者不過能為波頭起伏,使人至以手捫之,謂有洼隆,以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與印板水紙爭工拙于毫厘間耳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