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15 15:43:33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也。察幼有至性,事親以孝聞。六歲,誦書萬余言。弱不好弄,博弈雜戲,初不經(jīng)心。勤苦厲精,以夜繼日。年十二,便能屬文。父上升府僧垣,二宮禮遇優(yōu)厚,每得供賜,皆回給察兄弟,為游學(xué)之資,察并用聚蓄圖書,由是聞見日博。年十三,梁簡文帝時在東宮,盛修文義,即引于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及筒文嗣位,尤加禮接。
值梁室喪亂,于金陵隨二親還鄉(xiāng)里。在亂離之間,篤學(xué)不廢。永定初,拜始興王府功曹參軍,尋補嘉德殿學(xué)士。吏部尚書徐陵時領(lǐng)著作,復(fù)引為史佐,及陵讓官致仕等表,并請察制焉,陵見嘆曰:“吾弗逮也?!?nbsp; 江左耆舊先在關(guān)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臻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 察每言論制述,咸為諸人宗重。儲君深加禮異,情越群僚,宮內(nèi)所須方幅手筆,皆付察立草,恒蒙賞激。
吏部尚書蔡徵移中書令,后主方擇其人,尚書令江總等咸共薦察,敕答曰:“姚察非唯學(xué)藝優(yōu)博,亦是操行清修,典選難才,今得之矣?!蹦松窆P草詔,讀以示察,察辭讓甚切。
察自居顯要,甚勵清潔,且廩錫以外,一不交通。嘗有私門生不敢厚餉,止送南布一端,花束一匹。察謂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束,此物于吾無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煩爾?!贝巳诉d請,猶冀受納,察厲色驅(qū)出。
察性至孝,有人倫鑒識。沖虛謙遜,不以所長矜人。終日恬靜,唯以書記為樂,于墳籍無所不睹。每有制述,多用新奇,人所未見;咸重富博。且專志著書,白首不倦,手自抄撰,無時暫輟。徐陵名高一代,每見察制述,尤所推重。嘗謂子儉曰:“姚學(xué)士德學(xué)無前,汝可師之也?!鄙袝罱偱c察尤篤厚善,每有制作分必先以簡察,然后施用。
(節(jié)選自《陳書·姚察列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3分)
A.徐陵時領(lǐng)著作 領(lǐng):負(fù)責(zé)
B.恒蒙賞激 蒙:受到
C.不以所長矜人 矜:夸耀;
D.必先以簡察 簡:簡要
6。下列句子中,表明姚察有才而受到敬重的—組是(3分)
①即引于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 ②在亂離之間,篤學(xué)不廢。
③臻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④尚書令江總等咸共薦察。
⑤沖虛謙遜,不以所長矜人。 ⑥必先以簡察,然后施用。
A.①②④ B.②③⑧ C.①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3分)
A.姚察小時候就很有悟性,但對下棋一類的游戲很不在意,而是夜以繼日地刻苦攻讀,聞見日博
B.姚察在梁簡文帝時,曾參加宣猷堂的論辯,由于才華卓異,所以當(dāng)時的知識分子都很佩服他。
C.姚察為官清廉,生活樸素。平時除了官家的俸祿,拒收任何人的禮物。學(xué)生送的一點物品也被嚴(yán)辭拒絕。
D.姚察為人謙遜,有才而不張揚,只把讀書作文當(dāng)作樂事,學(xué)識廣博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表述。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o(10分)
(1)察每言論制述,咸為諸人宗重。
(2)乃神筆草詔,讀以示察,察辭讓甚切。
(3)專志著書,白首不倦,手自抄撰,無時暫輟。
參考答案:
5.D(簡,審閱)(3分)
6.C(3分)
7.B(梁簡文帝此時還在東宮)
8.(”姚察每次談?wù)撝鞣矫娴膯栴},都被眾人信奉推重。(言論、宗重、被動句各1分)(3分)
(2)于是親筆擬寫了詔書,宣讀后又把詔書給姚察看,姚察辭讓得非常真切。(每句1分).(3分)
(3)專心致志著書立說,到老也不倦怠,親自抄寫文稿,沒有一刻短暫的停息。(每句1分)(4分)
附參考譯文:
姚察;字伯審,是吳興武康人。姚察幼時就有很高的悟性,事奉雙親因為孝順而出名.六歲,誦讀的書文已有一萬多字。年少時不喜歡游戲玩耍,對下棋或其它的游戲,從來不經(jīng)意。勤奮刻苦精神振奮,夜以繼日地讀書學(xué)習(xí)。十二歲時就能寫作文章了。父親是上開府的僧垣,皇上和太子禮待他都很優(yōu)厚,他每次得到賞賜,都帶回來分給姚察及其兄弟,作為他們游學(xué)的資費,姚察一起把它用來購書藏書,因此所見所聞一天比一天的廣博。十三歲那年,梁簡文帝當(dāng)時還是太子,大力提倡研究文章學(xué)問,就讓姚察到宣猷堂聽演講并參
加論辯,被儒生們所稱道。等到梁簡文帝繼位,更是以超越常禮的禮節(jié)對待拂姚察。
后來遇上梁朝滅亡天下大亂,姚察從金陵隨父母回老家。在戰(zhàn)亂分離期間,姚察豎持學(xué)習(xí)毫不荒廢。永定初年,被任命為始興王府功曹參軍,不久又增補為嘉德殿學(xué)士。吏部尚書徐陵當(dāng)時負(fù)責(zé)撰述之事,又引薦姚察做了史佐,連徐陵辭官退休一類的奏表,都一起請姚察來撰寫。徐陵看了姚察所寫的文字嘆息道:“我不如他啊。”江東那些原先在關(guān)外的年高有聲望的人,都對姚察十分欽佩。沛地的劉臻暗中到姚察的府上詢問有關(guān)《漢書》的十幾條存疑之事,姚察全為他作了剖解分析,并且都有根有據(jù)。事后劉臻對他的親戚朋友說:“聞名天下的人確實不是徒有虛名的人?!币Σ烀看握?wù)撝鞣矫娴膯栴},都被眾人信奉推重。太子不同一般更重地禮待他,感情超過了那些同僚,宮內(nèi)所必須的文書稿件,都交給姚察起草,姚察經(jīng)常受到贊賞鼓勵。
吏部尚書蔡微調(diào)任中書令,后主正要選擇接替的人,尚書令江總等人一起推薦姚察,皇上答復(fù)說:“姚察不只是學(xué)問好水平高,操守品行也好。是選拔任用難得的人才,現(xiàn)在算是得到了?!庇谑怯H筆擬寫了詔書,宣讀后又把詔書給姚察看,姚察辭讓得非常真切。
姚察自從身居顯貴之位,就很注重清廉,而且除了官方所給的糧食和賞賜之外,別的一概不交往。曾經(jīng)有一個弟子不敢送厚禮,只送了一丈南布和+匹花絹給姚察,姚察對他說:“我所穿著的只是麻布和蒲編,你送來的這些東西對我沒用。既然想相互真誠交往,希望不勞煩你給我送禮物?!边@位弟子恭敬地請求,還是希望先生能收下,姚察擺下臉來把他趕了出去。
姚察的本性極為孝順,又有人倫之德和鑒察之力。非常謙虛,從不以自己的所長向人炫耀。平日心神安適,只把讀書作文當(dāng)作樂事,對古書沒有不看的。每當(dāng)有了著述,多用觀點新奇的材料,是別人所未見過的,全都講求豐實廣博。而且專心致志著書立說,到老也不倦怠,并且動手自己抄寫文稿,沒有一刻短暫的停息。徐陵的名望高過一代人,每次見到姚察的文章,都尤為推崇。他曾經(jīng)對自己的兒子徐儉說:“姚學(xué)士德行學(xué)問超過前人,你可以以他為師?!鄙袝罱偱c姚察尤其要好,每次有文章寫出來,必定先拿來給姚察閱看,這樣之后才去施用。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文學(xué)幫助人們理解這個時代,從而讓他們看清時代的本質(zhì),更加渴望一種符合人性的生活。通過文學(xué)來讓小學(xué)生了解世界,是一個不錯的
- 陳公弼傳蘇軾公諱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進士第。始為長沙縣。浮屠有海印國師者,交通權(quán)貴人,肆為奸利,人莫敢正視。公捕置諸法,一縣大聳。去為雩都
- 諸葛亮出師表文言文賞析我記得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其實讀了沒有什么感覺,覺得《出師表》就是一篇抒情文章,其實不然,《出師表》
- 《漢書》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孫寶字子嚴(yán),潁川鄢陵人也。以明經(jīng)為郡吏。御史大夫張忠辟寶為屬,欲令授子經(jīng),更為除舍,設(shè)儲偫①。寶自劾去,忠固還之,心
- 郭秀才東粵士人郭某,暮自友人歸,入山迷路,竄榛莽中。約更許,聞山頭笑語,急趨之,見十余人藉地飲。望見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
- 司馬遷原文: 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書鞅少好刑名之學(xué),事魏相公叔座為
- 鄭伯克段于鄢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
- 錄異記異水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錄異記》是一部中國古代神仙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錄異記異水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驹摹课粑樽玉憷壑G吳王
-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畝,有雄桀之姿。援旗北邁,義在勤王,掃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墜。于時內(nèi)難未弭,外鄰勍①敵,然志度弘遠(yuǎn),懷抱豁
-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博學(xué),通《春秋》,工文辭。武后時,畏禍不敢與事,隱嵩山修浮圖法,屢詔不應(yīng)。中宗復(fù)位,平一居母喪,迫召為起居
- 治學(xué)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我們需要學(xué)習(xí)的,這個時候,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治學(xué)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哦!治學(xué)文言文翻譯治學(xué)(東漢)徐幹昔之君子成
- 晉書原文:傅玄疏曰:天下群司猥多,不可不審得其人也。典謨曰“無曠庶官”,言職之不可久廢也。諸有疾病滿百日不差,宜今去職,優(yōu)其禮秩而寵存之,既
- 文言文的閱讀試題王用汲,字明受,晉江人。為諸生時,郡被倭,客兵橫市中。會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狀。知府曰:“此何與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
- 廉希憲事略廉希憲,字善甫,畏兀(今作“ * 爾”)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適其父孝懿公廉訪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兒必大吾門,吾聞古者以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斬顏良,誅文丑建安五年,曹公①東征,禽②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白馬③,羽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紹諸將
- 隋書原文:瘐質(zhì),字行修,少而明敏。八歲誦梁世祖《玄覽》等十賦,拜童子郎。開皇元年,除奉朝請,歷鄢陵令,遷隴州司馬。大業(yè)初,授太史令。立言忠鯁
- 姚鼐原文:鼐再拜,謹(jǐn)上覃溪先生幾下。昨相見承教,勉以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書,勸掖益至,非相愛深,欲增進所不逮,曷為若此?鼐誠感荷不敢忘。雖然
- 葉義問,字審言,嚴(yán)州壽昌人。建炎初,登進士第。調(diào)臨安府司理參軍。范宗尹為相,義問與沈長卿等疏其奸。為饒州教授,攝郡。歲旱,以便宜發(fā)官倉賑民,
- 原文:劉安世字器之,魏人.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xué)于司馬光,咨盡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誠,且令自不妄語始.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
- 舊唐書原文:棄宗弄贊,吐蕃之贊普也。吐蕃,本漢西羌之地,其種落莫知所出也,或云以禿發(fā)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吐蕃世無文字,刻木結(jié)繩為約,其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