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孟冬季﹒異寶》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1 11:38:00
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shù)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zé)o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機①??砷L有者,其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以不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伍員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比ム嵍S,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yīng),東南向而唾。伍員再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于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闭扇瞬豢鲜茉唬骸扒G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擔(dān),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伍員適于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重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奚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寶也,愿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為寶?!惫仕螄L者曰:“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br/>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摶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見《呂氏春秋﹒孟冬季﹒異寶》
【注】①機:吉兇之兆。②伍員,字子婿,春秋時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殺害,后奔吳,佐吳王闔閭伐楚。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我死,王則封汝 則:如果
B.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詐
C.見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撐
D. 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 摶:捏成團
【答案】A
【解析】“則”是“就”的意思。
9.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以不受為寶”的一組是
①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 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
⑤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 ①③⑥
【答案】C.
【解析】①是說古人對寶物的認識與今人是有區(qū)別的;⑥是說人們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東西就越珍貴。(④是說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即天地“以不受為寶”。)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兒子“無受利地”,其子遵從父親之意,請求王封給“名甚惡”的不利之地“寢之丘”,最終得以長久地擁有這片封地。
B.伍子胥從楚國逃亡到吳國的途中,一打漁老人不受高官厚祿的誘惑,幫助他渡過了長江。伍子胥將千金之劍獻給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國農(nóng)夫獻上的寶玉;賢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 本文以歷史事實、生活實例等為論據(jù),夾敘夾議,從正反兩面論證了“所寶者異”的道理。
【答案】D
【解析】本文為古代議論文,所以“夾敘夾議”這種說法不當(dāng)。選文第1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寶者異也”的見解,并用孫叔敖的例子進行論證。第4段的評論“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是對作者觀點的升華。第2、3三兩段分別用江上丈人和子罕的事例來證明作者見解的正確。
12.把文言閱讀材料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3分)
(2)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3分)
答案:
①知道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dāng)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②名字不可能讓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讓人看見,難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嗎?
【參考譯文】
古代的人不是沒有寶物,只是他們看作寶物的東西與今人不同。 孫叔敖病了,臨死的時候告誡他的兒子說:“大王多次賜給我土地,我都沒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會賜給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饒的土地。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寢丘,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懼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災(zāi)祥。所以,能夠長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這塊土地了?!睂O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賜給他的兒子,但是孫叔敖的兒子謝絕了,請求賜給寢丘,所以這塊土地至今沒有被他人占有。孫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dāng)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伍員逃亡,楚國緊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遙望鄭國說:“這個國家,地?zé)犭U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國君是個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謀劃大事。”伍員離開鄭國,到了許國,拜見許公并詢問自己宜去的國家。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員拜了兩次,接受賜教說:“我知道該去的國家了?!庇谑峭鶇菄M發(fā)。路過楚國,到了長江岸邊,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魚,于是走過去請求老人送他過江。老人把他送過江去。伍員說老人的姓名,老人卻不肯告訴他。伍員解下自己的寶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我愿意把它送給您?!崩先瞬豢辖邮埽f:“按照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授予執(zhí)圭爵位,享受萬石俸祿,賜給黃金千鎰。從前伍子胥從這里經(jīng)過,我尚且不捉他去領(lǐng)賞,如今我接受你的價值千金的寶劍做什么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去尋找老人,卻無法找到了。此后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說:“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極點了,養(yǎng)育萬物多到極點了,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人世間,做了有利于別人的事,卻毫無所求,名字無法得知,身影無法得見,達到這種境界的恐怕只有江邊的老人吧!
宋國的一位農(nóng)夫在耕田時得到了一塊玉,獻給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農(nóng)夫請求說:“這是我這個鄉(xiāng)下人的寶貝,希望相國賞我個臉,收下它吧?!弊雍闭f:“您把玉當(dāng)成寶,我把不接受它作為寶?!彼运螄械滦械娜苏f:“子罕不是沒有寶,而是他認為的寶與眾不同啊?!?br/>假如現(xiàn)在把百金和黃米飯團擺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黃米飯團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擺在鄙陋無知的人面前,鄙陋無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關(guān)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擺在賢人面前,賢人一定聽取至理名言了。他們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東本就越珍貴;他們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東西就越粗陋.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宋史原文:孫道夫,字太沖,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貢辟雍。時禁元祐學(xué),坐收蘇氏文除籍。再貢,入優(yōu)等。張浚薦于高宗,召對,道夫奏:“愿修德以回天意,
- 名篇名句(1)我們經(jīng)常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表達過去不可挽
- 魯莊公與齊戰(zhàn)于長勺,兩軍相望,此為何時!而以“聽訟用情”對曹劌之問戰(zhàn),何其迂闊而遠于事情耶!彼曹劌遽以一戰(zhàn)許之,意者劌亦迂儒曲士之流歟?觀其
- 文言文閱讀題:于慎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題于慎行,字無螈,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xiāng)。御史欲即鹿嗚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
- 陳寵字昭公,少為州郡吏,辟司徒鮑昱府。是時三府掾?qū)賹I薪挥?,以不肯視事為高,寵常非之,獨勤心?wù)物,數(shù)為昱陳當(dāng)世便宜。昱高其能,轉(zhuǎn)為辭草,掌天
- 章學(xué)誠原文:師說 章學(xué)誠韓退之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庇衷唬骸皫煵槐刭t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薄暗乐?,師之所在也
- 晉獻公假途滅虢【原文】晉獻公欲伐虢①,荀息曰②:“君何不以屈產(chǎn)之乘③、垂棘之璧④而假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
- 皇甫誕字玄慮,安定烏氏人也。祖和,魏膠州刺史。父璠,周隋州刺史。誕少剛毅,有器局。周畢王引為倉曹參軍。高祖受禪,為兵部侍郎。數(shù)年,出為魯州長
- 舊唐書原文:曹確,字剛中,河南人。父景伯,貞元十九年進士擢第,又登制科。確,開成 二年登進士第,歷聘籓府。入朝為侍御史,以工部員外
- 耶律履字履道,遼東丹王突欲七世孫也。父聿魯,早亡。聿魯之族兄興平軍節(jié)度使德元無子,以履為后。及長,博學(xué)多藝,善屬文。初舉進士,惡搜檢煩瑣,去
- 劉基烏蜂原文:杞離謂熊蟄父曰:“子亦知有烏蜂乎?黃蜂殫其力以為蜜,烏蜂不能為蜜,而惟食蜜,故將墐戶,其王使視蓄而計課,必盡逐其烏蜂,其不去者
- 中考語文《仲尼相魯》文言文練習(xí)題仲尼相魯,景公患之。謂晏子①曰:“鄰國有圣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
- 姚鼐原文:故資政大夫,內(nèi)閣大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桐城張公者,贈光祿大夫諱士維之曾孫,贈光祿大夫諱秉彝之孫,而太傅大學(xué)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詔
- 禮記原文: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②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童子曰“華而睆③,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
- 淺談文言文 詞類活用的類型在古代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并臨時作乙類詞用,這種現(xiàn)象
-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 《本草綱目·草部·漏盧》文言文釋名亦名野蘭、莢蒿、鬼油麻。氣味(根、苗)咸、寒、無毒。主治腹內(nèi)蛔蟲。用漏盧為末,每取一匙,和餅子肉湯同服。小
- 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也。初為縣吏,后察孝廉,州辟從事,隨孫堅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馬,從討長沙、零、桂等三郡賊周朝、蘇馬等,有功,堅表治行都
- 稼穡艱難 【原文】 古人欲知稼穡①之艱難,斯②蓋③貴④谷務(wù)本⑤之道也
- 吳湊,章敬皇后弟也。湊才敏銳,而謙畏自將,帝數(shù)顧訪,尤見委信。是時,令狐彰、田神功等繼沒,其下乘喪挾兵,輒偃蹇搖亂。湊持節(jié)至汴、滑,委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