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行書《家侄帖》
作者:褚遂良 書體:行書 2018-09-07 09:39:26
標(biāo)簽:褚遂良,行書,家侄帖
褚遂良行書《家侄帖》,肅府本淳化閣刻本。
釋文:
家侄至,承法師道體安居,深以為慰耳。復(fù)聞久棄塵滓,與彌勒同龕,一食清齋,六時禪誦,得果已來,將無退轉(zhuǎn)也。奉別倏爾逾卅載,即日蒙恩,遂良須盡白,即日遂良須鬢盡白。兼復(fù)近歲之間,嬰茲草土,燕雀之志,觸緒生悲。且以即日,蒙恩驅(qū)使,盡生報國;涂路近止,無由束帶;西眺于邑,悲罔更深。因侄還州,慘塞不次。
孤子褚遂良頓首和南
褚遂良的書法,初學(xué)虞世南,晚年取法鐘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嘆息無人可以論書。魏征稱贊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蔽赫髡J(rèn)為,他對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認(rèn)王字真?zhèn)蔚哪芰Α?div id="vmw2zw4" class="pagelist">
1
2 下一頁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褚遂良書法,可方便查詢。


褚遂良書法欣賞:
- 褚遂良《房玄齡碑》
-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
- 褚遂良《伊闕佛龕碑》
- 褚遂良·倪寬贊
- 褚遂良《小字陰符經(jīng)》
- 褚遂良《臨王獻(xiàn)之飛鳥帖》
-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
- 褚遂良《倪寬贊》
- 褚遂良摹《王羲之小楷樂毅論》
- 褚遂良摹《蘭亭序》明陳鑒本
猜你喜歡:
- 褚遂良《倪寬贊》,楷書 24.6x170.1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赌邔捹潯穫鳛樘拼宜炝伎瑫ㄌ??!妒汅拧份d:帖高七寸七分,橫五
- 褚遂良《枯樹賦》墨拓 行書 貞觀四年(630)褚遂良《枯樹賦》,僅有刻本傳世??铑}貞觀四年書。 共三十九行,計四
- 《王居士磚塔銘》也叫《王公磚塔銘》唐顯慶三年(658)十月月二十六日入窆,明萬歷年間出土。上官靈芝撰,敬客正書。此碑以秀雅見稱于明清諸論書家
- 道教經(jīng)典《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 紙本,卷軸。25.5 x 243 cm 敦煌。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page
-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紙本,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后漢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年)七月書。 書風(fēng)體貌受顏真卿行書影響比較大,筆力沉練
- 【釋文】卜商讀書畢,見孔子??鬃訂栄?,何爲(wèi)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
- 李邕《端州石室記》 原石 李邕《端州石室記》 崇恩藏本 《端州石室記》唐代正書碑刻,李北海(李邕)書
- 《干祿字書》由唐人顏元孫撰,后為其侄顏真卿書寫刻石,廣為流傳。這部書是唐代正字學(xué)的一項成果,對于研究近代漢字有重要參考價值。顏真
- 《云麾將軍碑》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wèi)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稱《李思訓(xùn)碑》,碑文記載李思訓(xùn)系出唐代宗室
- 青釉褐彩“嶺上平看月”詩文碗 高4.5 口徑14.4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坦腹,通體施青釉,釉色稍泛黃,碗心釉下褐彩書寫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