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楷書《金剛經(jīng)》拓本
作者:柳公權 書體:楷書 2016-07-04 06:51:42
柳公權《金剛經(jīng)》唐拓,法國巴黎博物院藏
《金剛經(jīng)》刻于唐長慶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為右街僧錄準公書。原石早佚,1908年在敦煌石窟發(fā)現(xiàn)唐拓孤本,一字未損,極為稀罕,現(xiàn)藏法國巴黎博物院。上海有正書局、文明書局、中華書局、文物出版社均有影印本行世。
杜甫認為"書貴瘦硬方通神",這代表了當時的一種審美理念,在唐代書法中當以歐陽詢、柳公權為其代表。歐陽詢沿襲北碑之法,以瘦硬筆法來體現(xiàn)一種方正峻利、強悍曠邁之勢,然而又不乏南朝儒雅之姿及風韻之秀,故其瘦硬之書仍有骨硬肉豐,剛而不狠的特點。到了中唐,其審美趣味已趨向豐腴之態(tài),以肥為美,故有顏書行世,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程度都會開始向相反方向發(fā)展。柳公權即是一例,他力圖避免顏書的過于豐滿茂密,以瘦勁出之,變內(nèi)蘊為外拓,追求一種筆到力到,清癯精勁的藝術情調(diào)。
《金剛經(jīng)》為柳公權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筆靈巧勁健,雖多有與“顏書”同法之處,但明顯地摒棄了“蠶頭雁尾”的用筆之法,而多融入魏晉及初唐楷意,并摻之以北碑的骨力洞達,故初觀此碑似覺平常,頗有劍拔弩張之勢,然細察之則一招一式頗富變化,方勁整飭中寓清靈通秀之氣,其一點二畫,一如刀斫般齊整,干脆利落,節(jié)奏明快,極富動感。故而人們將“柳體”的特征概括為:精于點畫、謹于間架、法度森嚴而富宙堂氣象。于此碑可見一斑。
宋董逌《廣川書跋》:“此經(jīng)本出于西明寺。柳自謂備有鐘、王、歐、虞、陸(柬之)之體。今才其書,誠為絕藝萬可貴也?!弊缘弥橐缬谘员?。
后世學顏者多于學柳者,為何?明代項穆《書法雅言》中說:“柳誠懸骨鯁氣剛,耿介特立,然嚴厲不溫和矣?!绷珯鄷ㄒ蝗缙淙?,剛正不阿,風骨錚錚,故常人畏其嚴厲。然卻末窺視到其嚴中寓情的一面,不可不謂是種遺憾。柳書三昧我們盡可從《柳公權金剛經(jīng)》中體味之。(作者:胡傳海)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柳公權書法,可方便查詢。


柳公權書法欣賞:
- 柳公權行書《嘗瓜帖》
- 柳公權行書《辱問帖》
- 清拓《蘭亭八柱帖》柳公權書蘭亭詩
- 柳公權小楷《太上老君常清凈經(jīng)》
- 柳公權行書《奉榮帖》
- 柳公權·跋王獻之《送梨帖》
- 柳公權楷書《神策軍碑》
- 柳公權楷書《陸士衡演連珠》
- 柳公權行書《蘭亭詩》卷
- 柳公權楷書《復東林寺碑》
猜你喜歡:
- 《伊闕佛龕碑》,唐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書。唐貞觀十五年立??瑫?。此碑為摩崖刻石。其結體雄渾秀逸兼而有之,筆力挺勁,端莊奇?zhèn)?,氣韻廣嚴博大,與其
- 【釋文】鄭長官致問極真,而其三人恒不蕩蕩,將如何?故承後時有所異責。虞世南《鄭長官帖》,拓本,行草書,25.7×43厘米?!洞净w帖
- 這部草書佛經(jīng)長卷長約3丈,共248行,2663字,堪稱長篇巨制。據(jù)記載,北宋時,曾為大覺禪師所得。上世紀20年代,曾為江蘇無錫的周濂、浦永
- 《張黑女墓志》全稱《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有稱《張玄墓志》。張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名諱,故清人通俗稱《張黑女墓志》。
- 柳公權《劉沔神道碑》 楷書 大中2年(848) 12月全稱:“唐故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致仕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司徒劉公神
- 《干祿字書》由唐人顏元孫撰,后為其侄顏真卿書寫刻石,廣為流傳。這部書是唐代正字學的一項成果,對于研究近代漢字有重要參考價值。顏真
- 選自《契蘭堂帖》黃帝陰符經(jīng)。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
- 【釋文】鉉今有私誠。特茲拜托。為先有袪承人劉氏。其骨肉元在貴藩醴陵門里居住。所有劉氏先已嫁事。得衡州茶陵縣大戶張八郎。見在本處居住。今有
- 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傳),紙本,楷書,尺寸:22×47.4 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臣獻之頓首言。今月十二日辰
- 貞觀十二年(638),李世民視同師長的大書法家虞世南逝世,這使李世民感到特別的傷心。太宗曾嘆息:“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魏徵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