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小楷黃帝陰符經(jīng)
作者:歐陽詢 書體:小楷 2016-01-26 12:46:16
標(biāo)簽:歐陽詢,小楷,黃帝陰符經(jīng)
選自《契蘭堂帖》
黃帝陰符經(jīng)。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jī)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fā)殺機(jī),斗轉(zhuǎn)星移;地發(fā)殺機(jī),龍蛇起陸;人發(fā)殺機(jī),天地反覆;天人合發(fā),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dòng)靜?;鹕谀?,禍發(fā)必 克,奸生于國,時(shí)動(dòng)必潰;知之修練,謂之圣人。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shí),百骸理;動(dòng)其機(jī),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數(shù),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jī)也,天下莫不能見,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機(jī)在目。天之無恩而恩生,迅雷烈風(fēng),莫不蠢然。至樂性余,至靜則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時(shí)物文理哲。黃帝陰符經(jīng)。貞觀六年四月廿七日率更令歐陽詢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hào):詞典網(wǎng),回復(fù):歐陽詢書法,可方便查詢。


歐陽詢書法欣賞:
- 歐陽詢《張翰帖》
- 歐陽詢行書《卜商讀書帖》
- 歐陽詢《皇甫君碑》
- 歐陽詢《 千字文》
- 歐陽詢·虞恭公碑
- 歐陽詢小楷《心經(jīng)》
- 歐陽詢書法結(jié)字36法
- 歐陽詢楷書《郭云墓志》
- 歐陽詢楷書《化度寺碑》宋拓全本
-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
猜你喜歡:
- 《信行禪師碑》,唐李貞撰文,薛稷書,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僅有清何紹基舊藏剪裱本,冊尾殘缺,存一千八百余字。碑帖書法挺
- 【釋文】鹡鸰頌,俯同魏光乘作。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為方伯,歲一朝見。雖載崇藩屏,而有睽談笑,是以輟牧人而各守京職。每聽政之后,
- 貞觀十二年(638),李世民視同師長的大書法家虞世南逝世,這使李世民感到特別的傷心。太宗曾嘆息:“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魏徵適
- 柳公權(quán)《大唐迴元觀鐘樓銘》 124×60cm 西安市和平門外出土《大唐迴元觀鐘樓銘》,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門外。令狐楚撰
-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滿”詩文壺 高19厘米 口徑9.2厘米 底徑10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
- 顏真卿《鄒游帖》拓本。行書,信札。35.6×15.5厘米。凡8行,計(jì)45字。約書于乾元二年(759年)。浙江省博物館藏南宋留元?jiǎng)偂吨伊x堂
- 顏真卿《蔡明遠(yuǎn)帖》或稱《報(bào)蔡明遠(yuǎn)帖》、《與蔡明遠(yuǎn)書》,行書信札。35.6×16.5厘米。凡22行,計(jì)138字。書于乾元二年( 759 )。浙
- 唐代張從申書法《李玄靜碑》,行楷,二玄社原色法帖選46。《李玄靖碑》雄渾壯美,高古蒼勁,氣勢追人,具有篆隸筆意。用筆平正遒婉,圓
- 唐摹《蘭亭序》,黃絹本,尺寸24.5×65cm,湖南省博物館藏。附錄:唐摹《蘭亭序》黃絹本考 現(xiàn)
- 《蘇慈墓志》即《蘇孝慈墓志》,孝慈乃蘇慈之字。隋文帝仁壽三年(603)立石,此志計(jì)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于光緒十四年(1888)在陜西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