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行書《卜商讀書帖》
作者:歐陽詢 書體:行書 2019-04-03 18:13:41
標簽:歐陽詢,行書,卜商讀書帖
歐陽詢行書《卜商讀書帖》頁,唐,紙本,冊頁,縱25.7cm,橫16.5cm,行楷書,6行53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卜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爲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
這段文字見于《尚書大傳》,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言論一則,應是歐陽詢當年著述手稿。收入他所編輯的《藝文類聚》卷五五《雜文部·讀書》之中,與史籍相較,帖中個別字有出入。
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時衛(wèi)國人。他師事孔子,師生間常有議論問答,極富哲理。
此帖為雙鉤廓填本,墨氣鮮潤。從書法上看,筆法嚴謹又不失生動氣韻,點畫的起止處強化方切硬折。歐陽詢晚年將北碑用筆特點融于二王書風,而兼容南北正是“歐體”獨到之處。此為歐陽詢的行楷代表作之一。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歸安岐所有,后來成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輯入《法書大觀》冊中。
宋周密《云煙過眼錄》,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等書著錄。(撰稿人:華寧)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歐陽詢書法,可方便查詢。


歐陽詢書法欣賞:
- 歐陽詢《夢奠帖》
- 歐陽詢《皇甫君碑》
- 歐陽詢《張翰帖》
- 歐陽詢楷書《千字文》
- 歐陽詢·姚辯墓志
- 歐陽詢《 千字文》
- 歐陽詢行書《定武本蘭亭》宋拓本
- 歐陽詢《卜商讀書帖》
- 歐陽詢·虞恭公碑
- 歐陽詢小楷《九歌》
猜你喜歡:
- 《伊闕佛龕碑》亦稱“三龕記”“龍門三龕碑”“伊闕佛龕之碑”,唐貞觀十五年十一月(641)刻于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內。碑文記述唐太宗第四
-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書于大歷七年(772年)。拓本。行書,序文。35.6×16.5厘米。凡22行,計159 字。浙江省博物館
-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滿”詩文壺 高19厘米 口徑9.2厘米 底徑10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
- 張旭的《草書心經》最早見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經》碑目下寫明張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間知府孫仁從百塔寺移來的《草書心經》,《關中金石文
- 自署立于大歷十四年(779年)。楷書,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環(huán) 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
- 《唐人月儀帖》黃麻紙本墨跡,無款,傳唐人書,又名《唐人二十月友朋相聞書》。鈐有“御府寶繪”“內殿珍玩”“群玉中秘”“明昌御覽”“王氏禹卿”“
- 唐代僧大雅等集晉王羲之行書碑刻。開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長安。此碑又名《吳文碑》徐思忠等刻字,因此碑尚存下半截,故又名《興福寺半截碑》
- 行書——青釉褐彩“劍缺那(哪) 長10.4厘米 寬8.7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殘片應是瓜棱壺的流下部分。釉下褐彩書
- 褚遂良《倪寬贊》,楷書 24.6x170.1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赌邔捹潯穫鳛樘拼宜炝伎瑫ㄌ!妒汅拧份d:帖高七寸七分,橫五
- 李邕《盧正道碑》墨拓 193×97cm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東林寺碑》 自署立於唐天寶元年(七四二)二月八日。行書,二十五行,行五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