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畫像》西泠印社編 1914年
2018-04-01 09:37:02
標(biāo)簽:印人畫像,西泠印社
民國三年(1914),西泠印社創(chuàng)社元老之一吳隱集自丁敬、高鳳翰至趙之謙、釋達(dá)受等二十八印人畫像勒石,共十六石,嵌于仰賢亭左右兩壁。前有首任社長吳昌碩題字,吳隱作序,各像均有題辭或傳,末附朱景彝跋。今像石已毀,賴此拓本傳世,此本為民國時期拓本。
此吳隱于西泠同人處征集浙派先賢遺像,撫勤貞石,刻置西泠之印賢亭,以志模范。自丁敬、高鳳翰、金冬心、鄭板橋起,至徐三庚、趙之謙、釋僧六舟止,凡二十八人,一人一像,像后刻小傳,皆據(jù)名家手書上石。工始于民國甲寅,至辛酉蕺事,歷八年。卷首有吳隱題記約六百字,為研究西泠印社之重要史料。
位列高墻的這二十八位印人依次是:
丁敬、高風(fēng)翰、金農(nóng)、鄭板橋、汪啟淑、桂馥、張燕昌、鄧石如、蔣仁、黃鉞、巴慰祖、黃易、奚岡、尹秉綬、陳豫鐘、文鼎、陳鴻壽、張廷濟、包世臣、屠倬、趙之琛、楊澥、吳讓之、吳咨、錢松、徐三庚、趙之謙、釋達(dá)受。
接著,吳石潛作序——先賢二十八印人石刻前序,進一步表達(dá)了“印學(xué)家之西泠謂即文學(xué)家之同城陽湖、理學(xué)家之鵝湖鹿洞可也,而可以雕蟲小技薄之耶?”
從而反襯出了西泠印社之始,創(chuàng)建者們模勒貞石,以志模范的重要性和必要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吳隱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乾隆《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第六冊,共41圖,完整版目錄:宋太宗---敕蔡行宋高宗---千字文 洛神賦
- 此《新詩造紙書畫譜》通過二十四幀繪畫和二十四幀釋文從蔡侯宅第開始,記錄了造紙工藝的全過程。其中釋文部分引用了許多名人的詩文,如李
- 來楚生《行書非窮當(dāng)孤七言聯(lián)》,紙本,行書,尺寸:134×32cm×2,1946年書,黃偉平藏。釋文:非窮愁無以著書,當(dāng)孤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