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建州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書 2017-02-19 15:44:15
標簽:米芾,行書,建州帖
米芾《行書建州帖》
米芾《行書建州帖》,又稱《送陳覺民詩》。凡十五行,共一四一字,寫于元符二年(1099)六月。
【釋文】 □□□□□數(shù)惡詩上呈送陳建州覺民
七年烏帽抗黃塵,晝錦歸來世又新。
若過武夷山下看,人間不太敝精神。
□ 頭何慕久京華,靜洗黃塵眼界花。
萬寶精神在風月,好詩追取不須賒。
陳詩首唱云:
汨汨塵埃閱歲華,青山相見認空花。
清淮風月元無價,慿仗詩翁為我賒。
又一篇云:
長淮千古自流東,六月城頭日日風。
天際玉潢無出處,夜山圍在月明中。
絕唱,近為之刻而不復和。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詩》紙本行書 27.6×38.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扁舟不為鱸魚
- 尺牘《思詠帖》1051年 紙本 縱29.7厘米 橫39.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襄得足下書,極思詠之懷
- 章友直跋閻立本《步輦圖》,是迄今流傳最早的篆書書法作品的墨跡,是章友直為唐《步輦圖》寫的跋語。他的篆書結(jié)構(gòu)勻稱,筆劃勻圓婉轉(zhuǎn)瘦勁
- 【釋文】芾頓首。早拜見。值雨。 草草。不知軸議何 者為如法??蓳Q更告 批及。今且馳納。芾皇(惶)恐頓首。 伯充防御臺坐。
- 范成大《雪後帖》紙本 31.9×51.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范成大《雪後帖》,墨跡,紙本,草書,信札一
- 黃庭堅《致無咎通判學士帖》(《南康帖》) 紙本行書 30.8×6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無咎通判學士
- 張即之《書李衎墓志銘》卷 楷書 29.3×604.5cm 淳祐五年(1245)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宋兩廣總幹李公墓誌銘。太中大夫集
- 張即之《疇昔帖》紙本行草書 27.1×31cm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北山堂捐贈) 釋文:即之疇昔之夜,款侍勝
- 蘇轍《懷素自敘帖題跋》,臺北故宮博物館藏。蘇轍的書法不多見,此跋也疑為后人所偽托,從此跋可以看得出受到其兄蘇軾和黃魯直的影響,下筆沉著,
- 蘇軾《致季常尺牘》,又名《一夜帖》,行書,30.3 X 48.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蘇軾《致季常尺牘》,又名《一夜帖》,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