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寄魏泰詩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書 2016-09-22 12:47:47
標簽:米芾,行書,寄魏泰詩帖
米芾《寄魏泰詩帖》(即《與魏泰唱和詩帖》疑為摹本 ) 紙本 行書 縱26厘米 橫102.5厘米 香港王氏藏
米芾《與魏泰唱和詩帖》,紙本行書手札,書于宋紹圣四年(1097),是年米芾47歲。詩帖為縱26厘米,橫102.5厘米,共24行、168字。在米芾的傳世作品中,此札雖不能稱其為代表作,但卻是比較別致的一帖,筆者對其較為偏愛而常置案頭把玩。余雖愚鈍不敏,然把玩既久也便有了些許感受,不揣淺陋,就教于方家同好。
釋文:
寄米元章。魏泰。
綠野風回草偃波,方塘疏雨凈傾荷。
幾年蕭寺書紅葉, 一日山陰換白鵝。
湘浦昔同要月醉,泂湖還憶扣舷歌。
緇衣化盡故山去,白發(fā)相思一陪多。
次韻。米芾。
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懷楚制荷。
舊憐俊氣閑羈馬,老厭奴書不玩鵝。
真逸豈因明主棄,圣時長和野民歌。
一自扣舷驚夏統(tǒng),洛川云物至今多。
泰,襄陽人,能詩,名振江漢,不仕宦。昨入都久留,回山之日,芾始及都門,故人不及見。寄此詩,乃和。故與王平甫并為詩豪。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 米芾行書《褚遂良摹蘭亭序跋贊》
- 米芾《伯充帖》
- 米芾行草《樂兄帖》
- 米芾《韓馬帖》
- 米芾行書《政事帖》
- 米芾·向太后挽詞帖
- 米芾大字行書《研山銘》
- 米芾行書《海月都師帖》
- 米芾《彥和帖》
- 米芾·德忱帖
猜你喜歡:
- 《寒山子龐居士詩帖》是黃庭堅晚年杰作,落筆奇?zhèn)?,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筆筆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飛動之勢。結體舒展大度,氣宇軒昂,其個性
- 黃庭堅《齊君帖》 紙本行書 27.8×48.5cm 崇寧三年(1104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故-書-000133-00003)
- 韓元吉行書《題北齊校書圖》,縱29.3厘米,書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釋文:齊髙校讐誰作圖,一時紬書亦名
- 【釋文】之儀再拜啟:自汴堤瞻近,遽復累年。一曾于書海上,不辱報,勿勿不敢嗣音。而舊德相求,庶幾未在棄黜,故役投滿,謂得還遂見□右。又爾維
- 韓繹 《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牘,行書.紙本,30.2x5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繹頓首再拜 留守司徒侍中 繹瞻懷館下
- 【釋文】友仁皇恐頓首再拜,宗丞學士至性坐右。即日伏惟節(jié)抑順變序之遷,動止持福,不勝馳情之深。自承廬同封塋次,既未經(jīng)百日,義不敢遣人上問。
- 黃庭堅《糟姜帖》(又稱《承惠帖》) 紙本行書 28.9×37.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故-書-000235-00010)
- 張孝祥《柴溝帖》 紙本 行書 縱33.5厘米 橫38.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帖凡七行,三十八字
- 張即之《疇昔帖》紙本行草書 27.1×31cm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北山堂捐贈) 釋文:即之疇昔之夜,款侍勝
- 程元鳳《呈提舉郎中札子》釋文:(鈐封楷書:札子拜呈提舉洪金紫光祿大夫右丞相兼樞密使 程元鳳謹封旁有辭楮局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