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草書《臈白帖》
作者:米芾 書體:草書 2017-02-19 15:39:28
標(biāo)簽:米芾,草書,臈白帖
米芾草書作品欣賞《臈白帖》 紙本,縱30.5厘米;橫23.7厘米。
哲宗元佑七年(1092),四十二歲的米芾知雍丘縣。蘇軾曾于元佑四年六月,往揚(yáng)州訪米芾,觀米芾藏帖。七年九月又至雍丘朝夕交流書法。因雍丘距京較近,米芾也曾拜訪蘇軾。這幾年米芾書法在技法上已趨于成熟,對自己的作品也更加自信。
釋文:臈白十五斤謹(jǐn)上納,知彼無故以致此后過時(shí)矣,門中康勝。芾頓首再拜。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薛紹彭《昨日帖》 紙本 草書 26.9×29.5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昨日得米老書。云欲來早率吾人過天寧素飯。
- 【釋文】芾頓首啟。衰老人所棄,蒙□節(jié),翌日欲拜謝,慮大君子訝其情文,欽向欽向!晴和,起居何如?想□檢已了。來日欲屈華節(jié),同彥勉家庖早飯,
- 《司馬溫公神道碑》,是蘇軾五十三歲所作。李苦禪大師跋以評之“蘇楷書當(dāng)以此帖為第一。” 司馬溫公即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shí)
- 杜衍《題懷素自敘帖后》,行楷書?,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狂僧草圣繼張顛,卷后兼題大歷年??芭c儒門為到寶,武功
- 《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楊凝式書。紙本,草書??v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卷前簽題“楊凝式書神仙起居法墨跡”,帖后
- 楷書《謝賜御書詩表》 1053年 卷 紙本 29.3cm X241.5cm 日本東京臺東區(qū)立書道博物館藏宋仁宗帝曾
- 【釋文】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轍。徒成下品。張顛俗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shí)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
- 【釋文】望之頓首再拜。向過婺源,山川草木,大勝饒信間。明日越芙蓉嶺,到新安,江山氣象,反不如屬縣。老兄前守霅川,而來蒞此邦,想更覺寂寞,
- 韓繹 《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牘,行書.紙本,30.2x5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繹頓首再拜 留守司徒侍中 繹瞻懷館下
- 趙佶《怪石詩帖》紙本 楷書 34.4×42.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殊狀難名各蔽虧。高低崒屼鬪巍巍。直疑伏獸身將動。常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