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楷《王略帖贊》
作者:米芾 書體:行楷 2017-02-18 10:47:11
標簽:米芾,行楷,王略帖贊
米芾王略帖贊 (《破羌帖跋贊》) 行楷書 縱22.9厘米 橫48.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右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王羲之書八十一字贊。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頡歷籀化大荒。煙華澹秾動彷徉,一噫萬古稱天章。鸞夸虬舉鵠序行,洞天九九通寥陽。茫茫十二小劫長,璽完神訶命芾藏。
癸未歲太常玉堂手裝。
左司郎中黃誥。
隋珠荊玉爛生光,際天蟠地射八荒。嗟我一見猶激昂,而況好古真元章。不買金釵十二行,以彼易此歸華陽。天公六丁氣焰長,雷電取去宜深藏。
職方郎中劉涇。至人代天發(fā)幽光,手生蒼華秀蕪荒。萬夫蛇蚓謝軒昂,斷是龍被五色章。大珠自點玉著行,印跋翕受交混茫。公其敬識神理長,不畀正眼非歸藏。
承議郎薛紹彭。寶晉不空來夜光,滄浪一濯聊治荒。至寶無價誰低昂,懷充押尾開元章。楷字不見褚影行,永和歲月今茫茫。傳至太平隨世長,金題玉躞重珍藏。
劉涇。金十五萬一色光,平生好奇非破荒。神明頓還貌昂昂,冠佩肅給系寶章。曉趨大庭動鹓行,但笑不與見者忙。北窗卷舒化日長,何必絕人洗而藏。
紹彭。晉大司馬至洛陽,威略已著摧破羌。聲馳江左傳國光,右軍筆陣爭堂堂。妙用作意驅俊鋩,驚鴻乍起游龍翔。仁祖無奕烏衣郎,掛名篇末流遺芳。開元散落王涯藏,聯(lián)翩飛動茂密行。料簡鑒賞盛有唐,傳授視此真印章。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 米芾·新恩帖
- 米芾《拜中岳命作》
- 米芾《公議帖》
-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 米芾《彥和帖》
- 米芾行書《離騷經(jīng)》
- 米芾《紫金研帖》
- 米芾行書《杜少陵題王宰山水圖歌卷》
- 米芾·行書三札卷
- 米芾行書《道味帖》
猜你喜歡:
- 陸游《長夏帖》,紙本,行書,縱30.9厘米,橫30.1厘米。清宮舊藏。 陸游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
- 【釋文】晉范室子續(xù)其家世,自虞、夏、商、周,迄晉之主盟,保姓受名,以為不朽。而魯穆公難之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謂
- 【釋文】右漢西嶽華山廟碑。文字尚完可讀。其述自漢以來云。高祖初興。改秦淫祀。太宗承循。各詔有司。其山川在諸侯者。以時祠之
- 【釋文】昨風起西北,萬艘皆乘便。今風轉而東,我舟十五縴。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賤。舡工怒鬭語,夫坐視而怨。添槹亦復車,
- 米芾《政事帖》(又稱春和帖) 紙本 行書 縱30.5厘米 橫40.8厘米 [釋文]芾頓首再拜。春和,政事之暇,起
- 蘇軾《江上帖》又稱《邂逅帖》,9行,58字。為蘇軾行至金陵寫給世交杜孟堅的書信,散淡,俊逸,剛正,高潔,乃東坡傳世墨寶之絕響。今藏臺北故
- 黃庭堅《寒山子龐居士詩帖》 (高清版)《寒山子龐居士詩帖》是黃庭堅晚年杰作,落筆奇?zhèn)?,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筆筆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飛
- 南宋徽籍著名書法家精通詩書的賢明宰相程元鳳?,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程元鳳《識語》楷書帖和《呈提舉郎中札子》行書帖,一直被視作歷代著名碑帖。
- 葛洪跋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楷書,無落款,據(jù)釋文應該是葛洪、程垓、趙崇龢之一書,縱33.8厘米。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釋文
- 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zhàn),作《赤壁賦》,表達對宇宙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