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作者:米芾 書體:行書 2019-02-20 16:22:57
標簽: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北宋 米芾《梁簡文帝梅花賦》,全卷,拓本,27x1080,書于宋元豐七年(1084年)。
《梅花賦》是南朝梁簡文帝創(chuàng)作,他喜好詩賦,文學的造詣也是極高的,米芾寫此作的時候正值34歲,有代筆的爭論。他官階不高,為人清高,因此有很多時間去學習書法和鉆研書畫,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
釋文:
梁簡文帝梅花賦臣 米芾 奉敕敬書于績熙殿
層城之宮,靈苑之中;奇木萬品,庶草千叢。光分影雜,條繁干通;寒圭變節(jié),冬灰徙筒。并皆枯悴,色落摧風。年歸氣新,搖蕓動塵;梅花特早,偏能識春?;虺嘘柖l(fā)金,乍雜雪而披銀。吐艷四照之林,舒榮五衢之路;既玉綴而珠離,且冰懸而雹布。葉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漂半落而飛空,香隨風而遠度。掛靡靡之游絲,雜霏霏之晨霧;爭樓上之落粉,奪機中之織素。乍開華而傍峪,含影而臨池。向玉階而結采,拂網戶而低枝。于是重閨佳麗,貌婉心嫻,憐早花之驚節(jié),訝春光之遣寒。袂衣始薄,羅袖初單。折此芳花,舉茲輕袖;或插鬟而問人,或殘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大空,嫌金鈿之轉舊。顧影丹墀,弄此嬌姿;洞開春牖,四卷羅帷。東風吹梅畏落盡,賤妾為此斂娥眉?;ㄉ窒啾?,恒愁恐失時。
元豐七年冬十月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蔡京《跋宋徽宗唐十八學士圖卷》絹本 縱2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唐太宗得杜如晦房元齡等十八人。佐
- 蔡襄像,清人繪蔡襄學識淵博,書藝深湛,又精于茶道,德性端厚亦為世人所敬,其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并列,合稱“宋四家”。蔡氏行楷書渾
- 孫抃《名藩帖》 紙本楷書 29.6×28.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抃啟。伏承得請名藩。治裝上道。猥煩寵翰。益認懃誠。感戀併
- 【釋文】匠頓首復,伯興承務賢親坐下。首夏清和,伏惟神明贊相,尊候萬福,再會未期,伏幾相時保重。謹復啟,不宣。升頓首上伯興承務賢親坐下。
- 【釋文】允文適造見尋辱訪別樂處既久數千里分攜可量此心愴惻也蜀墨二種久所秘愛春秋篡例武侯將菀二書文與可石竹大圖軸皆蜀善本連二麥光牖鹿角膠霜
- 蘇軾小楷欣賞《養(yǎng)生論》拓本,出自萬歷31年董其昌編輯《戲滿堂法帖》。紹圣二年四月八日書,蘇軾時年60歲?!娥B(yǎng)生論》原文:世或有謂
- 【釋文】在渚中數觀大石刻未嘗不逡巡其下想望顏采及至廬峰見諸禪客道公所得高妙臨機止辨一笑此三昧為難及者佛印云王字作玉此理如何余留它日相見公
- 范純粹 尺牘《故人帖》 30.1×43.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純粹啟 久不見故人 每以依
- 薛紹彭《昨日帖》 紙本 草書 26.9×29.5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昨日得米老書。云欲來早率吾人過天寧素飯。
- 趙佶《筍石詩帖》紙本 34.8×19.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筍石:穹崇固不欹,出檐囗囗擬高暈。幾囗 * 臺外,曾礙行云左右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