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晉紙?zhí)?/h1>
作者:米芾 書體:行草 2015-05-31 18:47:31
標(biāo)簽:米芾,晉紙?zhí)?/span>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張栻《嚴(yán)陵帖》,紙本,冊頁,縱33.3cm,橫60cm釋文:栻自來嚴(yán)陵,與令婿伯恭遊從。每聞起居狀,及論議□詳,
- 宋代趙構(gòu)草書長卷《洛神賦》絹本,縱27.9cm,橫398cm,遼寧省博物院藏。洛神賦為曹植的一篇名作?!堵迳褓x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壽殿
- 蘇軾《啜茶帖》 書于1080年(元豐三年) 行書,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曾編入《蘇氏一門十一帖》。內(nèi)容是通音問,談啜茶,說起居,落
- 【釋文】正夫頓首又啟 遠(yuǎn)辱手翰 得聞佳履 殊用慰感 正夫乍至都下 公私擾怵 敘布草略 惟亮幸甚 他冀珍嗇 以需褒除褒除 正夫頓首劉正
- 趙佶《題李白上陽臺帖》紙本 縱28.5cm 跋28.5 x 38.1 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陽臺帖》是李白傳世的
-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宋人袁立儒、范成大題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谿翁續(xù)得山谷題前定錄等八詩。小黠大癡螳捕蟬二篇居其
- 《羅池廟碑》即《羅池廟迎享送神詩碑》,或稱《羅池銘辭》、《荔子丹碑》等,以蘇軾的真跡刻石而成,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正
- 【釋文】故三司副使吏部陳公 軾不及見其人,然少時所 識,一時名卿盛士多推 尊之,爾來前輩凋喪 略盡能稱誦 公者漸不復(fù)見,
- 《齊州長清真相院舍利塔銘》,蘇軾書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齊州長清真相院住持釋法泰、王持鐫刻鐫刻。青石質(zhì),縱橫皆六十一厘米,厚十二厘
- 【釋文】芾烝徒如禁旅嚴(yán)肅,過州郡,兩人并行。寂無聲,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張都大、鮑提倉、呂提舉、壕寨左藏,皆以為諸邑第一功夫。想聞左右,若
評論
發(fā)表評論